三大类岩石的描述与定名
酸性岩四种类型。
岩石类型
超基性岩类
基性岩类
中性岩类
酸性岩类
SiO2含量
主要矿物
喷出 岩
浅成 岩
深成 岩
岩流、岩被、 斑状或隐晶质 结构,气孔、 杏仁、流纹构
造
斑状、细粒或 隐晶质结构
全晶质、粗粒 或似斑状结构
<45% 橄榄石、辉石
科马提岩
少见 橄榄岩、辉石
岩
45%~52%
52%~65%
>65%
拉长石、辉 石、少量角
沉积岩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按照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其 中原生色又可划分为继承色和自生色。
继承色与碎屑成分的颜色有关,如富含浅肉红色长石 的砂岩呈浅肉红色,富含暗色岩屑的砂岩呈暗灰色等。
自生色主要是受碎屑岩中的自生矿物颜色影响,如铁 质胶结的碎屑岩呈褐红色,富含海绿石的砂岩呈绿色 等。
3、碎屑岩的成分及百分含量
– 根据碎屑岩的粒度,应尽可能地鉴定矿物碎屑的成分并分别估计 百分含量。粗碎屑岩应尽可能地鉴定碎屑成分并分别估计百分含 量。在粒度比较细的碎屑岩中,粗略地估计以某种矿物碎屑为主 就可以。而在中碎屑岩中,除分别估计矿物碎屑外,对于岩屑能 区分是硅质岩屑还是非硅质岩屑。
碎屑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闪石
中长石、角闪石、 黑云母
钾长石、钠长 石、石英、黑
云母
玄武岩 安山岩(粗面岩) 流纹岩
辉绿岩 辉长岩
闪长玢岩 闪长岩
花岗斑岩 花岗岩
火成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手标本描述内容及程序如下:
1、颜色及色率。 2、岩石结构的综合描述和命名,根据结晶程度、 自形程度、相对粒度和绝对粒度等方面的性质加以 综合命名。 3、岩石构造命名及其特征简述(对较特殊的构造 要详细描述其特征)。 4、岩石的矿物成分特点及其百分含量:包括矿物 学特证,矿物的外部结构特点。 5、次生变化及其它; 6、正确定名。
主要包括:
侵入岩:块状构造、斑杂构造、带状构造、球状构造、流动构造。 喷出岩:流纹构造、绳状构造、枕状构造、柱状节理构造、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块状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绳状构造
火成岩类型及矿物成分分类
SiO2是火成岩中含量最多、变化范围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氧化物。根据 火成岩中含量的不同,可将火成岩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
参与定名。
碎屑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中碎屑岩(砂岩)描述实例
标本1 产地: 北京昌平 时代: 震旦系龙山组。 手标本观察:灰绿色,碎屑粒度以0.2mm左右为主,细粒砂状结
构,分选及圆度均好。 碎屑物质含量>90%,以石英为主,石英略带浅红色,可能由于表
面染有氧化铁簿膜。胶结物为硅质和海绿石质,含量约10%。可 见微交错层理,由海绿石富集的薄层状而显示出来。 岩石命名:灰绿色细粒海绿石质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长 石砂岩、岩屑
杂砂岩
粉砂岩、铁质 泥岩、页岩、
粉砂岩、钙质 粉砂质泥岩、
粉砂岩
铁质泥岩
砾岩:巨砾岩(>256mm)、粗砾岩(256mm~64mm)、中砾岩 (64~4mmmm)、细砾岩(4mm~2mm),其中按照砾石的圆度可分为 砾岩和角砾岩。
砂岩:根据粒度,可将砂岩分为极粗砂岩(2mm~1mm)、粗粒砂岩 (1mm~0.5mm)、中粒砂岩(0.5mm~0.25mm)、细粒砂岩 (0.25mm~0.125mm)和极细砂岩(0.125mm~0.063mm)。
100~90 90~75 75~50
岩石名称
石灰岩 含白云石石灰岩
白云质石灰岩
白云岩 含石灰岩白云岩
石灰质白云岩
岩类 石灰岩
泥岩
根据方解石和黏土含量划分
方解石/%
黏土/%
100~90 90~75 75~50
0~10 10~25 25~50
0~10 10~25 25~50
100~90 90~75 75~50
对于喷出岩,若有斑晶,可大致确定基本名称;在基本名称前可加 上颜色或构造作为修饰语,如气孔状玄武岩、灰绿色安山岩;火山岩的 准确定名须在镜下或经岩石化学分析详细研究。
火成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手标本号:No. 01 产地:张家口 岩石为黑绿色, 色率100,半自形中粒等粒结 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橄榄石为主,辉石次 之。 橄榄石:95%,浅黄绿色为主,少量颗粒呈橄榄 绿色、浅褐黄、褐绿色、绿黑色,粒状,2-3mm 为主,晶面玻璃光泽,透明;无解理,贝壳状断 口明显。 辉石:5%,褐黑色,短柱状~粒状,1~2mm 为主,可见解理,解理面上玻璃光泽。 岩石新鲜,无次生变化。 命名:中粒辉石橄榄岩
三、变质岩
变质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27.5%,它在地面的分布 范围较小,也不均匀。
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沉积岩或先形成的变质岩经过变 质作用而形成的,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来岩石的矿物 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了改变。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在变 质岩和岩浆岩中均可作为主要造岩矿物。
—
0.58
3.00
火成岩(65%花岗 岩+35%玄武岩)
2.65 1.60 12.90 49.29 20.40 7.76 4.6 — — — — — 0.88
陆源碎屑岩分类
岩石类型 粒径/mm
砾岩 >2
砂岩 0.063~2
粉砂岩 0.004~0.063
泥岩 <0.004
常见类型
石英砾岩、 复成分砾岩
2、成分及分类
– 碳酸盐岩中的常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据二者的相对含 量,可对碳酸盐岩进行成分分类,分类时按三级命名法进行。
3、碳酸盐中结构成分
– 若碳酸盐岩(主要是石灰岩)中出现各种颗粒组分,则其观察和 描述的内容相对较复杂,但基本内容和描述格式同砂岩的观察相 近似。
– 描述内容主要包括颗粒组分和填隙物等
• 隐晶质结构:显微显晶质和显微隐晶质。
矿物的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
矿物的自形程度:
自形结构、半自形结构、他形结构。
矿物颗粒之间相互关系:
条纹结构、蠕虫结构、文象结构、反应边结构等。
火成岩构造
火成岩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 他组分间的排列方式、充填方式所构成的岩石特征。
岩石名称
石灰岩 含泥石灰岩
泥质灰岩
泥岩 含灰泥岩 灰质泥岩
碎屑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碎屑岩手标本观察的基本内容
1、颜色
– 描述颜色时要说明是何种颜色,注意色调的深浅浓度。观察继承 色、自生色(或称为原生色)应在新鲜、干燥的断面上进行。
2、碎屑岩的结构
– 结构包括碎屑颗粒的粒度、磨圆度、球度、分选性以及颗粒之间、 颗粒与填隙物之间的关系。其中,粒度是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据 粒度的分类是碎屑岩的基本分类。
变质岩中具有某些特征性矿物,这些矿物只能由 变质作用形成,包括红柱石、蓝晶石、石榴子石、 滑石、透闪石、蓝闪石、透辉石、阳起石、蛇纹 石、石墨等。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系列 富铝系列 硅铝质系列
钙镁质系列
碎屑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标本2: 产地:未知 时代:未知 描述:灰白色,中砂状结构,碎屑物质以斜长石为主,含部分石 英颗粒。略显水平层理,沿层面有少量白云母碎片,钙质胶结。 岩石命名:灰白色中粒含云母石英长石砂岩
碳酸盐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碳酸盐岩手标本观察的基本内容 1、颜色
– 碳酸盐岩的颜色的自生色为主,可具多种色调,观察时以干燥、 新鲜的断面为主,颜色可提供一定的成因信息。
• 碎屑颗粒结构:粒度、分选性、磨圆度 • 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基质,其中胶结物结构有非晶质、隐晶
质和显晶质。
粒屑结构:常见与内源沉积岩中,颗粒类型有内碎屑、 生物碎屑、鲕粒、豆粒、核形石
泥状结构:粒径小于0.004mm的颗粒组成,常见于泥质 岩及细粒内源沉积岩中。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构造指由于成分、结构、颜色的不均一而 引起的宏观特征。
橄榄石 普通角闪石
普通辉石 长石 石英
云母+绿泥石 氧化铁矿物
玉髓 黏土矿物 碳酸盐矿物
石膏 炭质 其他
沉积岩
利思与米德(1915) 克里宁(1948)
—
—
—
—
—
—
15.57
7.50
34.80
31.50
20.40
19.00
4.10
3.00
—
9.00
9.22
7.50
13.63
20.50
0.97
—
0.73
岩石的颜色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暗色矿物含量,暗色矿物含量多则颜色深。 (2)组成岩石的矿物晶体的粒度,粒度越细则颜色较深。
火成岩结构
结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矿物颗粒大小:
矿物的绝对大小:
• 显晶质结构:粗粒结构(>5mm)、中粒结构(5mm~2mm)、细粒结 构(2mm~0.2mm)和微粒结构(<0.2mm)。
岩石的分类、描述与定名
沉积岩Biblioteka 火成岩变质岩一、沉积岩
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7.9%,它主要分布在地 壳表层,在地表出露的三大类岩石中,其面积占75%。
沉积岩是陆地或水体底部堆积的松散碎屑物质,包括 砾石、砂、粉砂、泥、生物残骸等。
根据其物质来源,可将沉积岩分为陆源碎屑岩、内源 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三类。
物理成因构造 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交错层理 递变层理 韵律层理 层面构造
冲刷 波痕 变形 同生变形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