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08年4月新闻学概论试题(同名23638)

全国2008年4月新闻学概论试题(同名23638)


C.党报思想
D.社会主义报刊思想
2.新闻学的母体是( C )
A. 叙事学
B.文学
C.政治学
D.社会学
3.“烽火报警”这种信息传播,属于(

A. 纯粹的新闻传播
B.毫无新闻性的一般信息传播
C.历史信息与情报信息的混同传播
D.新闻信息与情报信息的混同传播
4.“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B )

A. 光明日报
B.工人日报
C.人民日报
D.大公报
27. 明确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是(

A. 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8. 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最主要的监督对象是(

A. 权力组织
B.民间团体
C.行业机构
D.社会成员
29. 将批评看作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的革命导师是(

A. 马克思
全国 2008 年 4 月新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633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马克思早期的新闻思想被概括为( A. 人民报刊思想
A) B.无产阶级报刊思想
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 ,这一论述的提出者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5. 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把“拿笔杆子”看作是(

A. 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
B.宣传政策的主要方法
C.传播知识的主要方法
D.普及文化的主要方法
26.1956 年发表社论,认为党报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的报纸是(
B.由点到点传播
C.双向传播
D.多向传播
8.新闻选择的三个环节一是搜寻,二是比较,三是(
B)
A. 承认
B.确认
C.考察
D.公布
9.对“新闻手段”较为贴切的简要概括是( A. 用事实说话
) B.用新近事实说话
C.用新闻评论说话
D.用新闻报道说话
10. 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时间标志是( A. 手抄新闻的问世
C.反对商业化
D.完全政治化
20.出现于 19 世纪 20 年代的无产组成部分
B.附属部分
C.对立物
D.合作者
21.主张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的是(

A. 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2. 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一般要求是(

A. 具体真实
B.现象真实
C.具体事实和概括性事实都真实
D.本质真实
23. 提出记者“不仅要宣传党的政策,还要根据群众的实际去考察政策是不是正确,有没有缺点”的是(

A. 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陆定一
24. “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30. 恩格斯认为,新闻职业的弱点是(

D.社会经济形态
14. 弥尔顿新闻自由思想的要害是(
D)
A. 主张观点的公开市场
B.坚持自我修正原则
C.强调新闻媒介的自律
D.反对政府的干预
15.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是(
D)
A. 美国 C.法国
B.德国 D.英国
16. 最终支配新闻传播的方向和规模的是(
C)
A. 宏观管理者 C.新闻资产所有者
A. 徐宝璜
B.范长江
C.陆定一
D.甘惜分
5.20 世纪初,第一个将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引入我国的是(
A)
A. 徐宝璜
B.戈公振
C.邵飘萍
D.范长江
6.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A. 主观标准
B.客观标准
C.业务标准
D.政治标准
7.新闻传播模式一类是单向传播,另一类是(

A. 由点到面传播
B.专业传播者 D.新闻接受者
17. 我国目前审理新闻官司的主要依据是(
D)
A. 宪法 C.新闻法
B.案例法 D.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
18.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经营目标是(

A. 赢得最高利润
B.满足市场需求
C.满足社会需求
D.满足受众需求
19.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运作是(

A. 部分商业化
B.彻底商业化
C) B.印刷新闻纸的问世
C.印刷书的问世
D.电子新闻的问世
11.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传媒是(
D)
A. 广播
B.电视
C.手机
D.互联网
12. 提高新闻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
A)
A. 技术进步
B.政治民主
C.文化繁荣
D.教育发达
13. 决定新闻事业性质和体制的因素是(
D)
A. 生产力
B.文化水平
C.技术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