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63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提出“人民报刊思想”是在( A ) 12-279A.主编《莱茵报》时期B.创办《新莱茵报》时期C.指导《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D.改造《前进报》时期2.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戈公振所著( C ) 1-6A.《中国新闻史》B.《中国报刊史》C.《中国报学史》D.《中国报业史》3.《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是( A ) 1-3A.施拉姆B.施拉姆等四人C.里普曼D.约斯特4.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2-33A.信息是信息,新闻是新闻,二者毫不相干B.信息就是新闻,新闻就是信息,二者毫无差别C.信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D.新闻是信息大家庭中的特殊成员5.新闻传播行为的三个要素是( C ) 4-68A.新闻—新闻报导者—新闻接受者B.事实—新闻媒体—新闻接受者C.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D.新闻—新闻报道者—新闻媒体6.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新性指的是新闻事件的( C ) 3-60A.发生时间B.报道时间C.发生与报道的时差D.延续时间7.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二是( A ) 4--81A.政策法规B.思想标准C.文学标准D.艺术标准8.新闻手段的核心内容是( A ) 4-87A.新闻传播基本规律B.新闻选择方法C.新闻价值判断D.新闻策划效果9.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信息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 C ) 5-95A.多版出版物B.印刷新闻纸C.散页出版物D.文化出版物10.新闻事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6-110A.上层建筑B.媒介手段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11.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权利保证是( C ) 5-106A.生产力B.生产关系C.政治民主D.技术进步12.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将出版自由作为公民基本权利规定下来的文件是( B ) 7-139A.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B.法国人权宣言C.世界人权宣言D.德国新闻法13.指出“…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直到19世纪成为全世界一个伟大口号”的是( D )7-139 A.拿破仑B.弥尔顿C.马克思D.列宁14.新闻控制的目标是( C ) 7-149A.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统一B.新闻传播与新闻管理的统一C.新闻自由与行为规范的统一D.社会责任与新闻自由的统一15.法西斯主义新闻事业和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是( C ) 8-157A.相融的B.相同的C.对立的D.相近的16.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新闻改革开始进行( A ) 8-167A.运行机制的改革B.管理体制的改革C.领导体制的改革D.作风文风的改革17.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事业的( D ) 8-170A.基本内容B.基本要求C.基本路线D.基本方针18.1958年提出报纸“五大作用”的我党领导人是( A ) 11-261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周恩来19.1957年提出“要政治家办报”这一主张的是( A )10-237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20.对“报纸应当绝对放弃政治”这一提法进行尖锐批评的革命导师是( B ) 10-210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2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是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 A ) 10-223A.思想路线上的表现B.政治路线上的表现C.组织路线上的表现D.群众路线上的表现22.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事实的( C ) 11-246A.新鲜性B.趣味性C.指向性D.重要性23.错误舆论按其程度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片面舆论、极端舆论和( A ) 11-266A.反动舆论B.荒谬舆论C.低俗舆论D.邪恶舆论24.新闻事业引导社会舆论所使用的基本手段是( C ) 6-118A.坚持特定政治立场B.宣传国家政策C.报道和评价新近事实D.刊登理论文章25.将读者来信称作政治“晴雨表”的是( B ) 12-289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26.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把“拿笔杆子”看作是( A ) 11-253 A.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B.宣传政策的主要方法C.传播知识的主要方法D.普及文化的主要方法27.列宁指出,党的报刊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人群众,反对崇拜( A ) 1-10 A.自发性B.盲目性C.分散性D.权威性28.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是( C ) 13-309A.媒介的监督B.政府的监督C.人民的监督D.社会的监督29.恩格斯认为新闻事业的最大弱点是( A ) 14-348A.浮光掠影B.内容庞杂C.涉及范围太广D.追求时尚30.“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项要求是( B ) 14-355A.为社会主义服务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坚持正确舆论导向D.维护新闻真实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构成新闻价值的诸要素是( ABCDE ) 3-53A.时新性B.接近性C.显著性D.重要性E.趣味性32.报纸相对于广播、电视的主要优点是( BCDE ) 5-93A.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强B.载体质地稳定C.便于选择和保存D.宜于表达深刻的内容E.善于进行连续报道33.制约新闻事业发展规模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条件是( ABD ) 5-106A.文化发达程度B.政治民主程度C.广告发展水平D.技术进步程度E.国家规模大小34.新闻媒介表达舆论的功能和作用包括( ADE ) 11-265A.反映和代表舆论B.管理和控制舆论C.服从和服务舆论D.扩散和放大舆论E.影响和引导舆论35.加大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是指( AB ) 12-285/286A.及时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B.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C.形式生动活泼体裁多样化D.风格鲜明泼辣具有个性化E.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讴歌他们的创造业绩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简述理论新闻学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一、理论新闻学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1-14新闻理论处于新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学科地位。
科学的新闻理论的形成,是新闻学自成体系的主要标志。
二、理论新闻学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的作用:1-16/171、有效提高政治洞察力和历史洞察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胜任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神圣使命。
2、深刻理解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全面熟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自觉地按新闻规律办事,既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能从根本上增强业务能力。
3、正确指导新闻策划,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为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近20•余年间,我国的新闻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改革正在深化。
37.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是什么?5-90/91答:第一,有了专业化的传播机构和专门化的从业人员,传播新闻成了一种固定的职业。
第二,形成了具有新闻需求的受众群,也就是有了广阔的新闻市场、手抄新闻和新闻书以及后来的周刊和日报,都因为有人看、有人买、有人订阅,方才产生、维持和发展。
第三,非手工操作的传播工具。
古代新闻传播的传播工具,都是人工操作的。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8-166答:(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的民族特色。
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含义。
39.历史新时期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必要性是什么?12-292答:第一,它有助于加强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第二,它有助于吸引党员和群众关心和重视党的新闻事业。
第三,它有助于保持新闻事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四,它有助于加强新闻事业同实际的联系。
40.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14-361-365答:一、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位的修养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把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根本的思想修养三、树立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四、开阔眼界,勤于学习,强化创新意识,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新闻信息的特性。
2-34-36答:第一,新鲜: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
第二,真实:记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
第三,及时又公开的传播。
42.试析“西方媒体自由批评政府”的现象。
7-146答:第一,这种揭露往往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产物:在政党斗争的背后,又隐藏着垄断财团的争斗。
比如美国媒体对“水门事件”的揭露,就是东部老财团和西部新财团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斗争。
尼克松是西部财团的代表,东部财团对他不满,于是属于东部财团的《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首先发难,加上《新闻》周刊和广播电视网的配合,把“水门事件”炒得沸沸扬扬,直到迫使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
如果不是财团之间斗争白热化,美国媒体绝不可能给总统动真格儿的。
第二,新闻传媒批评政府,也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一种策略。
政府和传媒同属一个主人,都是资本家阶级的工具。
媒体对政府的批评,只能是“小骂大帮忙”,最终目的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防止因为丑闻和腐败导致其统治秩序的崩溃和整个社会的混乱。
第三,传媒可以对政府官员进行一定程度的批评,但不能否定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
这是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底线。
在西方国家,允许新闻传媒揭露政要的丑闻,但不允许攻击所有制等根本制度,一般也不允许公开批评政府的国防和外交政策、在这些方面,新闻传媒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政府后面效劳。
这说明,在号称新闻最自由的西方发达国家,其主流媒体的自由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