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运用物理、化学、数学和生物方法揭示和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科学,是现代合理农业的理论基础。

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察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重要植物生理指标的基本测定方法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部分:(1)细胞结构与功能,它是各种生理活动与代谢过程的组织基础;(2)功能与代谢生理,主要包括光合、呼吸、水分、矿质、运输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各种功能、机理与环境条件的影响;(3)生长发育,它是各种功能与代谢活动的综合反应,包括生长、分化、发育与成熟、休眠、衰老(包括器官脱落)及其调控;(4)逆境生理,包括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反应、抗逆性等。

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植物生理学的整体。

绪论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对象、内容、产生和发展及对农业做出的贡献、发展趋势。

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

第1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重点了解植物细胞(生物膜、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基本概念1. 粘性(viscosity)2. 弹性(elasticity)。

3. 液晶态(liquid crystalline state)4. 伸展蛋白(extensin)。

5. 胞间连丝(plasmodesma)6.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2章植物的水分代谢主要了解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及蒸腾的基本原理,维持植物水分平衡的重要性。

(一)基本内容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作用2.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及其动力4.植物水分平衡(二)重点1.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2.水分吸收和散失的动力及调控(气孔运动的机理)3.植物水分平衡(三)基本概念1.水势(water potential)2.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3.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4.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与水分平衡(water balance)5.自由水(free water)与束缚水(bound water)6.共质体(symplast)与质外体(apoplast)7.主动吸水(active absorption of water)与被动吸水(passive absorption of water)8.水孔蛋白(aquaporin)9.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

10.蒸腾效率(transpiratton ratio)与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11.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12.永久萎蔫系数(permanent wilting coefficient)13.根压(root pressure)14.小孔律(law of small pores)15.SPAC(Soil-plant-atmosphere-continuum)第3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主要了解植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矿质元素的重要生理功能及缺素诊断,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利用特点及吸收机理。

(一)基本内容1.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必需元素及其研究方法2.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典型缺素症诊断3.根系吸收矿质的特点及运输4.细胞吸收矿质的机理5.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二)重点1. N、P、K、Ca及Fe、B、Zn的重要生理功能及典型缺素症2. 根系吸收矿质的特点3.细胞吸收矿质的机理(四)基本概念1. 灰分(ash)和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2. 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3. 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4.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5. 膜转运蛋白(fransport protein)6. 载体(carrier)9. ATPase (ATP phosphorhydrolase) 10. 致电泵(eletrogenic pump)。

11. H+-ATP酶12.共转运(cotransport)。

13. 离子的选择吸收(selective absorption) 14.生理酸性盐(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15.生理碱性盐(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 16生理中性盐(physiologically nutral salt)17.单盐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 18.离子拮抗(ion antagonism)19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 20 离子交换(ion exchange)。

21.质外体(apoplast)22表观自由空间(apparent free space,AFS)。

23 叶面营养(foliar nutrition) 24.最高生产效率期。

第4章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了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机理、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特征以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作物光能利用率。

(一)基本内容1.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2. 叶绿体色素的光学性质与生物合成3. 光合作用的机理4 .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途径及其特点6.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7.植物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植物对光能的利用(二)重点光合作用的机理(三)基本概念1.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2.碳素同化(carbon assimilation)3.作用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er pigment)4.聚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5.光合单位(photosythetic unit)6.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

7.水氧化钟(water oxidizing clock)8.原初反应(primany reaction)9.红降现象(red drop)与爱默生效应(Emerson effect)10.PSI(photosystem I)与PSII(photosystem II)11.量子产额(quantum yield)12.Rubisco(RuBP carboxylase/oxygenase)13.荧光现象(fluorescence)14.作用中心(reaction centre)15.光合链(photosynthetic chain)16.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17.C3径(C3 pathway)与C3植物(C3 plant)18.C4径(C4 pathway)和C4植物(C4 plant)19.CAM途径(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athway)CAM植物(AM plant)20.生物产量(biolgical yield)与经济产量(economic yield)21.叶子散阻力(leaf diffusion resistance)与叶子导度(leaf conductance)22.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23.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24.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25.叶面积系数(leaf area indx LAI)26.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或光合生产率(photosythetic production rate)27表观光合速率(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净光合速率(net phosynthetic rate)28.光补偿点(1ight compensation point)与光饱和点(1ight saturation point)29.CO2补偿点(CO2 compensation point)与CO2饱和点(CO2 saturation point)。

30.光能利用率(efficiency of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第5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了解呼吸作用及其多条路线的生理意义,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为作物栽培和农产品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基础。

(一)基本内容1.高等植物呼吸作用的类型及其生理意义2.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4.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作物栽培农产品贮藏)2.呼吸作用的多样性及其意义(二)重点1.呼吸代谢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2.EMP、TCAC、PPP途径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其生理意义3.抗氰呼吸及其意义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其与作物采后贮藏的关系(三)基本概念1.呼吸作用(respiration)2.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3.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4.EMP途径(EMP pathway)5.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C)6.PPP(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7.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8.呼吸链(respiration chain)9.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10.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11.能荷调节(regulation of energy charge)12.抗氰呼吸(Cyanide resistat repiration)13.呼吸商(respiration quotient RQ)14.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15.P/O比16.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dase)17.末端氧化酶(terminal oxidase)18.安全含水量(safety water content)19.无氧呼吸消失点(anaerobic respiration extinetion point)第6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分配及细胞信号转导主要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分配规律及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和分子机理,调控源流库关系以提高作物产量质量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内容1.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方向、速度、形式和机理2.有机物质的分配方向和规律3.影响有机物质运输分配的环境因素4.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二)重点1.实验证明有机物质运输途径和方向2.有机物质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内容及其评价3.源库理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4.植物把环境刺激信号转导为胞内反应的途径5.Ca2+在细胞中的分布特点、钙信使作用标准及分子基础(三)基本概念1.代谢源(metabolic,Source)2.代谢库(metabolic, Sink)3.流(transportation)4.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5.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6.比集运量(specific mass transfer,SMT)7有机物质运输速度(transport velocity)和有机物运输速率(transport rate)8.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 和韧皮部卸出(phloem unloading)9. 生长中心(growing center)10.就近供应11.同侧运输12.细胞信息系统(cell message system)13.环境刺激—细胞反应偶联信息系统14.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15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16.GTP结合调节蛋白(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s) 17 CDPK18.钙调素(Calmodulin,CaM) 19.SE-CC20.肌醇磷脂信号系统(inositol phospholinid inositide signal system)第7章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主要了解五大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中的分布、运输、生物合成、主要生理功能和作用机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重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