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生物化学技术课程习题册答案专业:检验技术层次:专升本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技术: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在生命活动中化学物质的代谢、调节控制等的实验方法。
2.盐溶:蛋白质、酶及其它们与其它物质的复合体在离子强度低的盐溶液中,其溶解度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此现象称为“盐溶”。
3.盐析:当溶液中盐浓度不断上升,达到一定程度,蛋白质等的溶解度反而逐渐减小,并先后从溶液中析出,称为“盐析”。
4.透析:利用溶液组分能否通过半透膜并由引起膜两边溶液的化学势能不同,而达到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
5.超滤(反向渗透):利用压力或离心力,迫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膜上。
6.凝胶层析法(Gel Chromatography):利用各种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上受到阻滞程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二、单选题1.凝胶层析不可应用于:( B )A. 脱盐B. 一步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物质C. 高分子溶液的浓缩D. 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 E.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2.核酸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其最大吸收值是在波长:( C )A.206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4nm3.对260nm波长的紫外有强吸收主要是因为( E )A.核糖的环式结构 B.脱氧核糖的环式结构C.嘌呤的双环结构 D.嘧啶的单环结构 E. 嘌呤和嘧啶环中的共轭双键4.蛋白质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其最大吸收值是在波长:( D )A.206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4nm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因为蛋白质在紫外区有个最大吸收峰,其峰值波长是:D A.220nm B.245nm C.260nm D.280nm E.340nm6.用吸收光谱法测量双链DNA的含量为:( A )A.C(ug/ml)=A260×50×稀释倍数B.C(ug/ml)=A260×40×稀释倍数C.C(ug/ml)=A260×30×稀释倍数D.C(ug/ml)=A260×20×稀释倍数E.C(ug/ml)=A260×10×稀释倍数7.用吸收光谱法测量单链DNA的含量为:( B )A.C(ug/ml)=A260×50×稀释倍数B.C(ug/ml)=A260×40×稀释倍数C.C(ug/ml)=A260×30×稀释倍数D.C(ug/ml)=A260×20×稀释倍数E.C(ug/ml)=A260×10×稀释倍数8.用吸收光谱法测量RNA的含量为:( B )A.C(ug/ml)=A260×50×稀释倍数B.C(ug/ml)=A260×40×稀释倍数C.C(ug/ml)=A260×30×稀释倍数D.C(ug/ml)=A260×20×稀释倍数E.C(ug/ml)=A260×10×稀释倍数9.以下哪一个比值说明DNA纯度较高:( C )A.A260/A280=1.4B.A260/A280=1.6C.A260/A280=1.8D.A260/A280=2.0E.A260/A280=2.210.以下哪一个比值说明RNA纯度较高:( D )A.A260/A280=1.4B.A260/A280=1.6C.A260/A280=1.8D.A260/A280=2.0E.A260/A280=2.211.某人提取DNA后,将DNA溶液稀释20倍,然后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为A260nm=0.44,A280nm=0.25,比色皿光径1cm,该DNA样品的浓度为:(D )A. 250μg/mlB.264μg/mlC.352μg/mlD.440μg/mlE.220μg/ml12.以下哪一种方法不属于物理破碎细胞法:( C )A.组织匀浆法 B.组织捣碎法 C.有机溶剂法 D.超声波法 E.反复冻融法13.以下哪一种方法适用于破碎细菌:( D )A.组织匀浆法 B.组织捣碎法 C.有机溶剂法 D.超声波法 E.反复冻融法14.盐析时最常用的盐是:( C )A.硫酸钾 B.硫酸钠 C.硫酸铵 D.硫酸镁 E.氯化钠15.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有:( C )A.不连续PAGE、琼脂糖凝胶电泳、醋纤薄膜电泳B.IEF、聚酰胺薄膜双向层析、凝胶过滤C.超滤、SDS-PAGE、凝胶过滤D.超速离心、透析、超滤E.SDS-PAGE、PAGE、IEF16.以下哪一种方法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不同来分离:( D )A.离子交换层析B.聚酰胺薄膜双向层析C.亲和层析D.凝胶层析E.薄层层析17.以下哪一种方法根据蛋白质的带电性质差异来分离:( A )A.离子交换层析B.聚酰胺薄膜双向层析C.亲和层析D.凝胶层析E.薄层层析18.要分离血浆蛋白取得某一单独组分,下列方法不能使用:(C )A.色谱法B.电泳法C.染料结合法D.盐析法E.层析法三、问答题1.什么是生物化学技术?答:生物化学技术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在生命活动中化学物质的代谢、调节控制等的实验方法。
2.生物大分子的一般制备需要哪些步骤?答:选择材料和预处理;组织细胞的破碎及细胞器的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浓缩、干燥和保存。
3.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有哪些?答:物理方法:匀浆器;研钵;高速组织捣碎器;超声波;渗透压法;反复冻融法等。
化学方法:有机溶剂(破坏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
酶法:自溶法(蛋白酶、酯酶);酶解法(溶菌酶破坏微生物细胞壁的 -1,4-糖苷键)。
4.请归纳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方法,并简述方法原理。
答:根据蛋白质溶解度不同:盐溶、盐析;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透析和超滤、凝胶层析;根据蛋白质带电性不同:电泳、离子交换层析;根据蛋白质配体特异性:亲和层析;根据蛋白质分子密度不同:离心技术。
5.生物化学技术的特点有哪些?答:条件温和;实验条件与机体内环境尽量符合。
6.什么是盐溶和盐析?答:蛋白质、酶及其它们与其它物质的复合体在离子强度低的盐溶液中,其溶解度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此现象称为“盐溶”。
当溶液中盐浓度不断上升,达到一定程度,蛋白质等的溶解度反而逐渐减小,并先后从溶液中析出,称为“盐析”。
7.什么是透析和超滤?答:透析:利用溶液组分能否通过半透膜并由引起膜两边溶液的化学势能不同,而达到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
超滤(反向渗透):利用压力或离心力,迫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膜上。
分光光度法原理一、名词解释1.光谱技术:根据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辐射能(散射)的特征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测定简便、快速、不破坏试样等优点。
2.发射光谱分析法:根据物质受到热能或电能等物质激发所发射的特征光谱线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3.吸收光谱分析法:根据溶液能吸收由光源发出的某些波长光后所形成的光谱,利用这种光谱鉴定物质的性质和含量的一种方法。
4.散射光谱分析法:测定光线通过溶液混悬颗粒后光吸收或光散射程度的一类定量方法。
5.吸光系数: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
二、单选题1.现测得某物质的透光度为10%,则其吸光度A为:(D )A.0.01B.0.1C.0.1D.1E.22.现测得某物质的透光率为1%,则其吸光度A为:( E )A. 0.001B.0.01C. 0.2D.1E.23.波长200~400nm的电磁波为:(C )A.红外光B.可见光C.紫外光D.无线电波E.远红外4.波长400~760nm的电磁波为:(B )A.红外光B.可见光C.紫外光D.无线电波E.远红外5.下面关于吸光度(A)与透光度(T)的关系的叙述哪条是正确的?( D )A.吸光度是透光度的倒数 B。
吸光度是透光度的对数 C.吸光度是透光度平方的对数D。
吸光度是透光度倒数的对数 E.吸光度是(1-T)的负对数6.用同一个有色溶液,在同一波长处,分别使用光程为2mm、4mm、6mm、8mm的比色皿在同一台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吸光度,问所测结果将会是:( C )A.用各种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相同 B。
它们的吸光度与光程呈对数关系C.它们的吸光度依次分别为:x、2x、3x、4xD.它们的吸光度依次分别为:x、x/2、x/3、x/4 E。
它们的吸光度之间没有一定规律7.调节分光光度计上狭缝的大小对单色光纯度的影响是:( C )A.狭缝愈大光纯度愈大 B。
狭缝愈小光纯度愈小 C。
狭缝愈小光纯度愈大D.狭缝的大小不影响光的纯度E。
狭缝大小与光纯度成正比8.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 D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C.红外光谱和荧光分析法D.原子吸收光谱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E.原子吸收光谱和透射比浊法9.辐射能作用于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后, 粒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能, 并从低能态(基态)跃迁至高能态(激发态), 这种现象称为( C )A.折射 B.发射 C.吸收 D.散射 E.透射10.在检查一病人血红蛋白溶液时,在630nm波长处,出现一吸收峰,这表明该病人血液中何种血红蛋白增高?(C )A.氧合血红蛋白B.脱氧血红蛋白C.高铁血红蛋白D.羰氧血红蛋白E.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三、问答题1.什么是物质的吸光光谱?答: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下激发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不同物质对同一波长的单色光可有不同的吸光系数),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是物质的特征曲线。
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pH、浓度、温度等)具有一定形状的吸收光谱曲线,可用于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分析2.光吸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是什么?答:光的吸收和发射时分子或原子是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只有当照射光的能量与被照射物质粒子的基态和激发态能量差相当时才能发生吸收或发射.因此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不同物质电子跃迁时所需的能量差不同,其电子只能吸收与其相同的能量差并跃迁至一定能级,所以物质对光的吸收是选择性吸收。
Lamber–Beer定律是说明吸光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的强弱与该物质的浓度和厚度间关系的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3.吸光度和吸光系数两者有何关系?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
在给定条件(单色光波长、溶剂、温度)下,吸光系数是物质的特征性常数,只与该物质分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跃迁几率有关,是定性的依据,其值愈大测定灵敏度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