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一、名词解释1、pI: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用符号pI表示。
2、层析:按照在移动相和固定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3、透析: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4、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在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SDS-PAGE只是按照分子的大小,而不是根据分子所带的电荷大小分离的。
5、蛋白质变性: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济以及一些变性济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6、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性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的现象。
7、Tm 值:核酸分子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增量一半时的溶解温度。
8、同工酶:能催发相同的反应类型但其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酶。
9、Km值: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是酶的特征物理学常数之一。
近似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
10、DNA变性:DNA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
11、退火:既DNA由单链复性、变成双链结构的过程。
来源相同的DNA单链经退火后完全恢复双链结构的过程,同源DNA之间`DNA和RNA之间,退火后形成杂交分子。
12、增色效应:当双螺旋DNA熔解(解链)时,260nm 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1、A;2、C;3、B;4、A;5、A;6、B;7、B;8、C;9、D;10、A;11、A;12、D;13、A;1、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哪一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A、双缩脲反应B、凯氏定氮C、紫外吸收D、羧肽酶法2、下列哪组反应是错误的?()A、葡萄糖——Molish反应B、胆固醇——Libermann-Burchard反应C、色氨酸——坂口(Sakaguchi)反应D、氨基酸——茚三酮反应3、Sanger试剂是()A、苯异硫氰酸B、2,4-二硝基氟苯C、丹磺酰氯D、 -巯基乙醇4、肽键在下列哪个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A、215nmB、260nmC、280nmD、340nm5、下列蛋白质组分中,哪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A、色氨酸的吲哚基B、酪氨酸的酚环C、苯丙氨酸的苯环D、半胱氨酸的硫原子6、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的净电荷的不同B、分子大小不同C、分子极性不同D、溶解度不同7、蛋白质用硫酸铵沉淀后,可选用透析法除去硫酸铵。
硫酸铵是否从透析袋中除净,你选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检查?()A、茚三酮试剂B、奈氏试剂C、双缩脲试剂D、Folin-酚试剂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一级结构改变B、亚基解聚C、空间构象破坏D、辅基脱落9、用生牛奶或生蛋清解救重金属盐中毒是依据蛋白质具有()A、胶体性B、粘性C、变性作用D、沉淀作用10、有关变性的错误描述为()A、蛋白质变性后,其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改变B、蛋白质变性后,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改变C、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可以引起蛋白质变性D、变性蛋白质粘度增加,易被酶水解,易沉淀11、双链DNA热变性后()A、黏度下降B、沉降系数下降C、浮力密度下降D、紫外吸收下降12、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A、天冬氨酸B、脯氨酸C、赖氨酸D、丝氨酸13、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基团既可以作为H+的受体,也可以作为H+的供体?()A、His的咪唑基B、Arg的胍基C、Cys的巯基D、Trp的吲哚基三、填空1、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色物质,而其他氨基酸与茚三酮产生()色的物质。
2、通常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的()、()、()三种氨基酸的共轭双键有紫外吸收能力。
3、移液枪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枪的使用寿命,并严禁吸取()。
4、使用离心机时,如有噪音或机身振动时,应立即(),并且离心管须对称放入套管中,防止机身振动,若只有一支样品管,则另外一支要用()代替。
5、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主要有()、()、()。
6、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使它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分开的方法有()和()等。
7、核酸在260nm附近有强吸收,这是由于()。
8、双键DNA热变性后,或在pH2以下,或在pH12(),同样条件下,单键DNA的以上时,其OD260()。
OD2609、硝酸纤维素膜可结合()链核酸。
将RNA变性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进行杂交,称()印迹法。
10、常用二苯胺法测定()含量,用苔黑酚法测定()含量。
11、变性DNA的复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
12、温度对酶活力影响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
13、维生素C是()酶的辅酶,另外还具有()作用。
14、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或检定中,()的准确度是衡量仪器工作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所测数据的可信性及科学性。
()的误差越大,测试结果的可信性越差,从而影响到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四、问答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的原理。
答:核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都具有共轭双键系统,能吸收紫外光,RNA和DNA的紫外吸收峰在260nm波长处。
一般在260nm波长下,每1ml含1µg RNA溶液的光吸收值为0.022~0.024,每1m1含1µg DNA溶液的光吸收值约为0.020,故测定未知浓度RNA或DNA溶液在260nm的光吸收值即可计算出其中核酸的含量。
此法操作简便,迅速。
若样品内混杂有大量的核苷酸或蛋白质等能吸收紫外光的物质,则测光误差较大,故应设法事先除去。
2、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答:沉淀可以是由蛋白质变性从而产生沉淀,也可以是由于盐析。
蛋白质变性是指光照,热,有机溶济以及一些变性剂(如重金属盐)的作用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得蛋白质丧失活性,该过程不可逆。
盐析是指向蛋白质的溶液中加入轻金属盐,使得蛋白质沉淀析出,这是由于加入盐降低了蛋白质得溶解度而析出,该过程可逆,加水蛋白质又会溶解。
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3、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答:牛奶含有半乳糖、蛋白质、脂肪成分。
蛋白质中的酪蛋白通过等电点沉淀,再通过离心而获得,糖类小分子由于处于清夜中而分离,沉淀物中所含有的脂肪通过有机溶剂抽提而去除,最终得到纯白色、晶状酪蛋白。
方法:取新鲜牛乳,用酸碱调PH到酪蛋白的等电点沉淀析出酪蛋白,然后洗涤,醇醚吸水至干燥得粉末称重,计算提取率。
步骤:保温→调PH→沉淀→离心→洗涤→干燥→称量4、试述凝胶成像系统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1)紫外凝胶照相时要防止EB污染仪器,在紫外透射灯样品台上垫上蓝色和白色胶片,开关凝胶成像系统前面板那、操作GeneSnap软件之时都不可以戴手套。
白光透射光源放置在紫外透射光源上面时要把蓝色和白色胶片取出。
2)注意开机顺序,先开凝胶成像系统,再打开电脑进入GeneSnap软件。
3)在使用紫外光源照相的过程中,不可以打开凝胶成像系统前面板。
5、若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和核苷酸等杂质,如何排除干扰?答:用去垢剂(如SDS,十二烷基磺酸钠)使蛋白质变性,RNA通过RNase消化清除。
6、体液血糖测定有哪些方法?答:测定血糖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静脉血浆葡萄糖(VPG),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CBG)和静脉全血葡萄糖(VBG)。
7、DNA在电场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哪些因素?答:1)DNA的分子大小及构型:?8 ^不同构型DNA的移动速度次序为:供价闭环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cccDNA)>直线DNA>开环的双链环状DNA。
2)琼脂糖浓度:一个给定大小的线状DNA分子,其迁移速度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中各不相同。
DNA电泳迁移率的对数与凝胶浓度成线性关系。
凝胶浓度的选择取决于DNA分子的大小。
3)DNA分子的构象:当DNA分子处于不同构象时,它在电场中移动距离不仅和分子量有关,还和它本身构象有关。
相同分子量的线状、开环和超螺旋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移动速度是不一样的,超螺旋DNA移动最快,而线状双链DNA移动最慢。
" 4)电源电压:琼脂糖凝胶分离大分子DNA实验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低电压下,分离效果较好。
5) 嵌入染料的存在:荧光染料溴化乙啶用于检测琼脂糖凝胶中的DNA,染料会嵌入到堆积的碱基对之间并拉长线状和带缺口的环状DNA,使其刚性更强,还会使线状DNA迁移率降低15%。
6)离子强度影响:电泳缓冲液的组成及其离子强度影响DNA的电泳迁移率。
8、琼脂糖凝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1)缓冲液的使用要正确,长时间高压电泳时,常更新缓冲液或在两槽间进行缓冲液的循环是可取的。
2)琼脂糖的影响。
3)凝胶中所加缓冲液应与电泳槽中的相一致。
4)样品加入量的多少。
5)电泳系统的变化会影响DNA的迁移,加入DNA标准参照物进行判定是必要的。
6)DNA样品中的盐浓度也影响DNA的迁移率。
7)DNA迁移率取决于琼脂糖凝胶的浓度、迁移分子的形状及大小。
9、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是什么?答: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染料,在游离状态下溶液呈棕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
蛋白质含量在0~1000μg范围内,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下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比色法进行定量分析。
考马斯亮蓝G-250法(Bradford法)是比色法与色素法相结合的复合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是一种较好的蛋白质常用分析方法。
10、何谓Rf值?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Rf为氨基酸的比移值。
影响纸层析迁移率Rf值的主要因素:1、样品本身的性质和结构;2、溶剂的性质;3、PH值;4、温度;5、滤纸性质。
11、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一般方法?答: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透析及超滤法;丙酮沉淀、盐析及免疫沉淀;电泳;层析;超速离心。
12、如何正确选择核酸电泳指示剂?答:核酸电泳常用的指示剂有溴酚兰和二甲苯青及银染色。
溴酚兰在碱性液体中呈紫兰色,在0.6%、1%、1.4%和2%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溴酚兰的迁移率分别与1Kb、0.6Kb、0.2Kb和0.15Kb的双链线性DNA片段大致相同.二甲苯青的水溶液呈兰色,它在1%和1.4%琼脂糖中电泳时,其迁移速率分别与2Kb和1.6Kb的双链线性DNA大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