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八 学科: 物理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 姓名:
1
1.4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教学目的:
1.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学会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
3.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一、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哪些仪器?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
2设计实验:参照教材或如右图所示。
3、实验步骤:1.2.3.4.5参照课本23页
4、分别计算下半段路程S 3和时间t 3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3
年级:八学科:物理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姓名:
分析与论证:比较 v2 v3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
6、结论: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7、注意:测量小车通过的路曾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或车尾)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或车尾),不可以从斜面的顶端量到斜面的底端或从车头量到车尾。
五、知识点归纳: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2.实验测得斜面全长是S,小车在全程的运动的时间是t;上半段的长是S1,运动的时间是t1。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下半段路程是,运动的时间是,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
3.实验证明:小车在斜面的段平均速度最大,运动最;在斜面段平均速度最小,运动最。
结果表明: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和
有关。
课后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