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共14题共1()0分)1. (4.0分)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后而的横线上。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 ao yao輩挟____ 塞领____________ 塞点摘箜(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ιng ning宝静__ 安__________________ 宝死不屈息事宝人.(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ue jiao鹿 ______ 虫色 ___________ 坦逐 ___________ 鱼落2・(4分)选字组词。
(1)训驯(2)秦奏(3)抗杭(4)堤提_________ 服_________ 乐_________ 州_________ 岸_________ 斥______ 腔违_________ 示教 _________演 _________战醒_________ 养_________ 朝苏______河_________3. (3.0分)选词填空。
(1〉淸楚淸新淸澈①雨后的空气十分 ________ O②驾驶员能够 _________ 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③湖水 _______ 见底,一群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2)仍然竞然显然①对于昨天发生的事情,他_________ 并不在意。
②他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 _________ 不肯住手。
③没想到我们的想法 ________ 不谋而合4.(4分)词语搭配。
_________ 敬意 ___________ 的状态 ___________ 地闪躲 ______________ 豌豆_________ 翅膀 ___________ 的夜晚 ___________ 地摇晃 ______________ 烈火5.(3分)下列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埋于东海(填塞)B-诸儿竞走取之(争着迫过去)C.只绫身在此山中(因为)D.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6.(7.0分)按要求写句子。
(1)读句子,用下划线词写句子。
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蟄拒绝了。
(2)仿写拟人句。
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这平台上就传来蟋蟀的叫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①小鸟在枝头上叫着。
②岸边的柳树在迎风飘动。
(3)仿照例子,补全句子。
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_________ 是 ________ O7.( 6.0分)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1)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稻(2)那个演哥哥的小朋友问我你会豁虎跳吗不会我只好照实说(3)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淸洁干燥很卫生(4)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8∙(4分)用关联词把"年年坚持植树造林"和"能使沙漠变成绿洲"连成两个不同的句子。
(1) ________ O(2) ________ O9.(4分)把下列划句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山不见人,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当作人杰,。
(3) _______________ 人非______ , 无惑?(4) 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暧,________ ,十月。
10.(5分)给下列句子排序。
()这时,由空中到水而,蝴蝶一只衔着一只的尾巴,连成长长的一串串,像悬在空中的由蝴蝶织成的帘帷。
()于是,地上、水上和满树满枝,尽是红的、黄的、白的、蓝的、紫的、黑的各种颜色的蝴蝶这便是"蝴蝶泉"的来历。
()每年春末夏初,成千上万只蝴蝶来到这里,绕池飞舞,形成所谓的“蝴蝶会()蝴蝶映到清碧如镜的水里,水里像是也飞舞着、游动着、倒挂着无数的蝴蟆。
()山下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有一眼泉一池淸可见底的泉水被一棵大树覆盖着儿乎像一座帐篷,树枝长长的,低拂着水而。
11.(5分)判断正误。
(用"正确""错误"表示)(1)"卵”是左右结构,第一笔为"丿",第四笔是"(2)"奥"字我不知道它的读音,应用音序査字法査字典。
(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发现,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的配合。
(4)《蟋蟀的住宅》一文,作者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当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12.(13.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潮(节选)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而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1)给下而画横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观:①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②看:③景象。
人们纷纷在观潮日一一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来盐官镇欣赏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线句中"自古以来"的意思是,说明了o(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加点的词。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 的情景,一方面写了 _____ ,另一方而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出了__________ 。
(5)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请你默写两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3. (13.0分)阅读理解。
月光下的童年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乘凉我也是在月光下长大的。
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声中入睡,我感到是那么吉祥和快乐。
幼时,我很爱捉虫。
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泄是蚊蠅了。
我悄悄走近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着黑色“大衣" 的炯⅛⅛在那里又蹦又跳。
我就小心地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⅛W1°中秋肖,是我感到最温馨(Xm)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还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和的月光在我眼中,月亮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美丽的月光(1)指岀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①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⅛⅛⅛f⅛那里又蹦又跳。
___________②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还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___________ (2)找出描写"我"捉⅛⅛岫的语句,用并找出动词写下来。
(3)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爱美丽的月光,因为。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句在文中起的作用。
14. ( 25分)作文。
题目:记一处自然景观提示:大自然是人类的故乡,是心灵的家园,大自然的一切总能撩拨人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那根弦,总能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提起笔,书写心灵与自然碰撞时的火花。
让我们通过自己的习作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吧!要注意把自己和所写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表达出真情实感,用上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能让语言更生动、优美。
(作文纸自备)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1) yao∙ yao; yao; yao(2)ning; ning: ning:r√ngjiao: jue; jue: jiao【考点】拼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1) yaoX yaoX yao> yao:(2)ning、ning、ning、ning:(3)jiao、jue、jue、jiao;【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査字典弄明白。
2.【答案】(1)驯I;训:训;驯(2)奏:秦;奏;秦(3)杭;抗:抗;杭(4)堤:提:提;堤【考点】字形,字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淸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⑴驯、训、训、驯:(2)奏、秦、奏、秦;(3)杭、抗、抗、杭:(4)堤、提、提、堤:【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淸字义,然后再组词。
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答案】(1)淸新:淸楚;淸澈(2)显然;仍然;竟然【考点】词形,词义,语言表达【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晴楚:淸晰;明白;有条理。
淸新:淸爽新鲜。
淸澈:淸净而明澈。
竟然:我真没想到。
仍然:仍旧,照样-表示某种情况持续不变;还。
显然:显而易见地。
故答案为:(1)淸新、淸楚、淸澈;(2)显然、仍然、竟然;【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4.【答案】表达:恍惚:不动声色:粒;扇动:奇妙:猛烈:团【考点】词形【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 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需词"、"修饰词语+地+动词"、"动词+名词"、“一+量词+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