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下体育与健康科学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2015年下体育与健康科学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题,每题25示,共70分)

1."负重耸肩"可以发展下列哪些肌肉的力量

A.胸大肌和胛提肌

B.斜方肌上部和菱形肌

C.肩胛下肌和胸小肌

D.斜方肌下部和菱形肌

1.【答案】B。解析:负重耸肩对于上部肌群来说主要是斜方肌上部和菱形肌在收缩,因此答案选B。

2.游泳时若水温过低,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其痛觉可沿下列哪一神经传导

A.股神经

B.腓总神经

C.胫神经

D.闭孔神经

2.【答案】 c。解析:颈神经是传导腓肠肌痉挛的神经。

3.下列哪一腺体,不属于于内分泌腺

A.肾上腺

B.汗腺

C.松果体

D.甲状腺

3.【答案】C。解析: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性腺均为内分泌腺,汗腺、唾液腺和胃腺均为外分泌腺,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4.儿童少年时期,经常进行超负荷训练容易导致

A.骨加快生长

B.骨密质增厚

C.骨过早骨化

D.骨小梁重新分配

4【答案】C。解析:依照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不宜过早地从事过多、过重的力量练习,避免过早骨化.

5.投掷铁饼时(以右手为例),完成向左转体的腹部肌肉是

A.左侧腹内斜肌与右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

B.左侧腹外斜肌与右侧腹内斜肌下固定收缩

C.左侧腹内斜肌与左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

D.右侧腹内斜肌与右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

5.【答案】B.解析:右手投掷铁饼,向左转体,左侧腹外斜肌发挥主要力量,右侧腹内斜肌进行带动收缩,配合向左转体。

6.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在积极收缩,但仍被拉长,其收缩形式是

A.缩短收缩

B.离心收缩

C.等长收缩

D.等动收缩

6.【答案】B。解析: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这种收缩称为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

7.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的感受器是

A.腱器官

B.肌梭

C.壶腹山脊

D.囊斑

7.【答案】 A。解析:腱梭或称腱器官,是位于肌腱、肌腹与肌腱连接处或腱鞘内的一种张力感受器,由包被在结结组织囊中的一些胶原纤维束与缠绕于胶原束之间的感觉神经末梢组成。

8在长跑运动中出现"第二次呼级",表明人体肌能水平已经达到

A进入工作状态

B.疲劳状态

C.恢复状态

D.相对稳定状态 8.【答案】 D.解析:“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这称为稳定状态。

9.健身走的主要能量供应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无氧酵解系统

9.【答案】C。解析:有氧氧化系统能够持续地长时间供能,是长时可耐力运动中占支配地位的能量系统. 当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氧的需要时,如长时间耐力运动,运动所嚣的ATP主要由该系统提供。

10.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严生大量酸性物质,血液中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物质是

A.磷酸

B.血红蛋白

C碳酸

D.磷酸氢钠

10.【答案】D.解析:乳酸属酸性物质,而破酸氢钠属碱性,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小苏打,二者发生中和反应,也就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变化。

11下肢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3000m跑

B.1500m跑

C.800m跑

D.I00m跑

11.【答案】D.解析:肌肉中快肌好维占优势是速度素霞嚣要的结悔基础,快肌纤维百分比越高,快肌纤维越粗,肌肉的收缩速度越快,产生的力量越大。

12.中长跑比赛开始后不久,运动员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

A过度紧张 B."极点"

C.假稳定状态

D.真稳定状态

12.【答案】B.解析: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征。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出现后,采取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等自我缓解措施,生理机能低下综合征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13.为了有效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在进行跳深练习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属于

A.离心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张收缩

D.超等长收缩

13【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考察考生对几种骨骼肌收缩形式的掌握程度。肌肉在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又称向心收缩);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且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收缩称为等动收缩。屈膝纵跳时,股四头肌先被拉长,做离心收缩,然后再做等张收缩。也被称为超等长收缩。

14.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力量运动疲劳与恢复的特点是

A.容易疲劳,不容易恢复

B.不容易疲劳,不容易恢复

C.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

D.不容易疲劳,容易恢复

14【答案】C。解析:青少年儿童参与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容易疲劳,但是恢复速度也快。

15.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前,对学生检查的重点应放在

A.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

B.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全身检查

D.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

15【答案】D。解析:赛前体格检查:检查的重点应该是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如测安静脉搏、血压、心脏听诊、X线胸透、关节检查和询问近期的伤病情况。必要时应做功能试验。如果发现慢性病和身体其他异常情况时,应作进一步特殊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液生化、尿常规、心电图及X线摄片。

16.某同学有轻度扁平足,功能检查良好,在体育健康分组是应将其安排在

A.基本组

B.准备组

C.保健组

D.医疗体育组

16【答案】A。解析:功能试验反应正常,常运动者应安置在基本组。

17.具有甜度低、口感好、渗透压低、胰岛素反应低以及无胃肠道反应等优点的糖果是

A.葡萄糖

B.果糖

C.多糖

D.低聚糖

17【答案】D。解析:由3~10个单糖组合而成的低聚麦芽糖具有独到之处,它渗透压低、甜度低、口感好、胰岛素反应低,有利于补充血糖,使大脑和肌肉在运动时不断吸收糖,从而提高耐力,延缓疲劳并加速运动后的恢复。

18.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损失导致前臂出血时,应及时指压

A.锁骨下动脉

B.肱动脉

C.尺动脉

D.桡动脉

18【答案】B。解析: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叠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19.《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是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评定青少年体育健康水平

A.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

B.身体形态,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

C.体育锻炼,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

D.体育意识,体育动机和体育兴趣

19【答案】B。解析: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强调,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形态、机能和素质。

20.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体育逐渐完成了“活动”向“课程”的转变,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的思想推动了这一转变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古茨穆茨

D.杜威

20【答案】D。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强调以活动为中心,后期强调把活动转变成体育课程。

21.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前,教师要求学生回顾,重复已经形成的动作技术和运动情景,这种训练属于

A.表象训练

B.模拟训练

C.认知训练

D.暗示训练

21【答案】A。解析:题干中描述,让学生进行回顾和重复以前的训练,更多的是利用学生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训练。

22.根据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对体育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调整的策略形式属于

A.练习策略

B.选择性注意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学习认知——调控策略

22【答案】D。解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给与学生及时评价和调控属于认知策略里调控策略。

23.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这种学习属于

A.合作学习

B.发现式学习

C.自主学习

D.探究学习

23【答案】A。解析: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同一个小组之内,对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题干符合合作学习的概念。

24.学生在学习任何技术动作时,都会经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符合

A.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的规律

B.体育运动乐趣规律

C.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D.运动负荷变化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