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灵主语

无灵主语

无灵主语无灵主语,一种英语语法结构。

英语里主语常用人称和非人称两种形式来表达。

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而汉语则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侧重“什么人怎么样了”。

英语中非人称作主语的句子主要有两种类型:1,从有无生命角度划分,主语可区分为有灵主语(animate) 和无灵主语(inanimate) 两类。

无灵名词作主语,常翻译成各种状语,译成“由于……因此”,“因为……所以”,“在……之后”等等。

非人称主语句采用“无灵主语”(inanimate subject),表示抽象概念、心理感觉、事物名称或时间地点等,但谓语却常常使用“有灵动词”(animate verb)表示人或社会团体的动作和行为,如:see,desert,find,bring,witness,give,escape,surround,kill,deprive,serve,send,know,tell,permit,invite,take,drive,prevent…from等,这类句子往往带有拟人化(personification)的修辞色彩。

举几个例子: E.g. 1 Past experience has taught us that we should not depend on others for everything. E.g. 2 His name slips my mind. E.g. 3 A good idea suddenly strikes me. (I suddenly have a good idea!) E.g. 4 A strange peace cam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She was peaceful when she was alone.) 2.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

E.g. 1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she was so dishonest.摘要: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角度出发,探讨了无灵主语句和有灵主语句的定义、无灵主语句的类型以及各种类型无灵主语的译法,旨在帮助中国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无灵主语句,提高其英语应用水平。

关键词:思维差异;无灵名词;有灵名词;无灵主语;有灵主语一、英汉思维差异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思维方式制约着语言结构。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语和英语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两种载体,分属不同的语系,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东方传统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主客一体”和“整体”;而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则强调“主客体分离”、“人物分立”和“个体”。

这两种哲学观在思维上体现为:习惯于主体性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往往从自我出发来理解、解释、描写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使语言表述带有主体性特征。

在汉语里由于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始终占统治地位,因此汉语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 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当人称不言自明时,就用“有人”、“人们”、“大家”等泛指人称,有灵主语总是占绝对优势;而习惯于客体思维方式的英美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使语言表述带有客体性特征,因此,在英语中人们往往关注“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作主语的通常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和最感兴趣的东西,人们无疑会用相应的无灵名词作句子的主语。

西方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导致英语表达中大量无灵句的出现。

英语多无灵主语句而汉语少有无灵主语句的现象反映了英汉思维方式上的较大差异。

许多语言学家针对这种差异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钱歌川先生(1972)在《英文疑详解》的第一篇就是“无生物主语”。

他说“我们说中文惯常用人或生物作主语,而英文则爱用无生物作主语”。

〔1〕认为无灵句是:“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 out of the p ic2 ture) ,躲在非人称语言之后( behind impersonal language)与读者进行交际。

”〔2〕对汉语的这种特点曾提出:“汉民族注重思维形态上的主体性, 认为任何行为都只可能是人这个主体完成的, ⋯⋯” 英汉思维差异的存在导致许多中国学生不易理解英语中普遍存在的无灵主语句。

本文从中西思维的差异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讨论无灵主语的定义、类型,以及英语无灵主语的汉译,以期帮助中国学生理解和运用无灵主语句,提高其英语水平。

二、无灵主语句和有灵主语句无灵主语句在英语中却普遍存在,而有灵主语句在汉语中是典型的,那么什么是无灵名词、有灵名词、无灵主语句和有灵主语句呢? 下面来讨论一下这几个术语的定义。

按有无生命来划分,有灵名词指带有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如animal, the man, a boy等) ;无灵名词是指无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如decision, ta2 ble, trip等) 。

相应地,无灵主语句是指无灵名词充当语法主语的句子;有灵主语句是指有灵名词充当语法主语的句子。

根据汉人的思维习惯,人或社会团体才有这类有意识、有意志的行为,非人类的、无生命的事物,一般只能有一些无意识的状态。

因此汉人认为有灵句由“有灵名词+有灵动词”构成,无灵句由“无灵名词+无灵动词”构成。

但是,英语中有很多用“无灵主语”+有灵动词“搭配的句式。

因此,理解和使用英语无灵句子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三、无灵主语句的类型英语中的无灵主语句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统计表明,英语中充当主语的无灵名词往往是表时间地点、身心状态或情感的名词、动词化名词以及非人称代词”it“等。

据此,我们对无灵主语句作如下分类:(一)具体事物作主语这类句子的主语通常是一些表示事物的名词,如watch, carpet, soil 等。

这类无灵主语句的谓语常常是一些有灵动词充当, 因而使句子具有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产生一种联想。

例如: (1)My watch says it is eleven。

我的手表显示是十一点。

(2)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 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3) L iquor talksmighty loud when it gets loose from the jug。

酒一出壶酒大言不惭。

(喻酒后话多。

) (4) The thirsty soil drank in the rain。

干涸的土壤饱吸着雨水。

从上面的例句中我们发现,作主语的分别是无灵名词watch, carpet, liquor, soil, 而充当谓语的却是有灵动词say, kill, talk, drink,这样的搭配给原来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生命特征,使语言表达栩栩如生。

(二)时间和地点名词作主语这种句型通常以时间或地点名词作主语,如Shanghai, China, 2008等。

谓语通常是see, witness, find, tell等有灵动词。

请看下列例句: (5) Shanghai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al events。

(在)上海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6) Tian AnMen Square witnessed the May 4 th Movement。

五四运动发生于天安门。

(7)A few moments brought them to a cottage door, at which the owner knocked。

又过了一会他们来到一所村舍门口,主人敲了敲门。

(8) The past 30 years saw the steady imp rovement in peop le’s living standard。

过去三十年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三)表身心状态和情感的名词作主语这种无灵主语句的主语通常是表示情感状态的抽象名词, 如sadness, lonliness, anxiety等。

作谓语的动词通常也是拟人化的有灵动词。

例如: (9)Anxiety tore her into pieces。

她焦虑不安,全身崩溃了。

(10) Excitement deprived me of all power of utterance。

我兴奋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11) His absence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 nearly caused an accident。

他心不在焉,差点儿出了车祸。

(12)A sense of the boys and girlsbehind me made me forget everything。

感觉身后全是男女生,我大脑一片空白。

(四)具有动词意味的名词作主语这种无灵名词通常是动词的名词形式(如sight, discovery, ar2 rival等) ,或者具有动词意味的名词( idea, thought等) 。

这类词通常与其它修饰词一起构成无灵主语句的主语,并且与其前后的修饰词构成逻辑上的主谓或动宾关系。

例如:“the p resident’s arrival”(“总统到达”,主谓关系) ,“the sight of the orphan”(“发明新药”,动宾关系)等。

看下面的例句: (13) The discovery of new species will lead to new drugs。

(人们)发现新物种后就可以研制新药。

(14)Understanding how H IV changes itself leads to a vaccine against it。

了解H IV如何改变自己, (人们)就能发明出一种对付它的疫苗。

( 15) The remembrance of these will add zest to his life。

他想起这些,便会增加生活的热情。

(16) Careful comparison of both will show you the difference。

仔细对照你就会发现它俩的区别。

(五)用非人称代词“it”作形式主语由于英语具有物称倾向,因而有许多以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的无灵主语句。

“it”的功能和语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作虚义词( unspecified word) ,作先行词(p reparatory word)和引导分裂句( cleft sentence)〔3〕。

“it”作形式主语泛指一切事物(情况)或发挥某种句法功能,使句子语法完整,或起强调作用,以增强语气〔4〕。

例如: (17) It is very kind of you to be so considerat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