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胡蜂养殖专业技术

胡蜂养殖专业技术

4、筑巢房中第一批职蜂羽化出来后,继续保持筑巢房内合适的温度、湿度、散射光、食物等条件,新职蜂负责取食喂养幼虫和筑新的蜂巢,蜂王专职产卵,随着时间的推移,筑巢房内的蜂巢不断扩大,筑巢房中有卵、幼虫、蛹、职蜂、蜂王等不同发育阶段的虫态,蛹不断羽化成为新的职蜂。这时可以在筑巢房中投放青蛙肉、牛肉、蜻蜓、蟋蟀、蝗虫等山区老百姓容易找到的含蛋白质类营养的食物和苷蔗、苹果等含糖、含维生素营养的食物。
建筑巢大棚和筑巢室的时间:每年的3月中旬左右。
六、雌雄蜂交配的相关技术
1、收集雌雄蜂的方式:穿防蜂服,带防蜂手套,在夜晚整窝收集,然后将整个蜂巢、王饼及部分职蜂放到交配大棚内,蜂巢中的蛹羽化的雌蜂、雄蜂在大棚中自由交配。
2、交配大棚中雌雄蜂的食物:给交配大棚中的雌蜂、雄蜂提供清水、蜂蜜水、苷蔗水、苹果、柿子等含糖、含维生素类食物和活蜻蜓、活蝗虫等昆虫类含蛋白质食物,都能满足交配大棚中蜂群的食物需要。
胡蜂养殖技术
———————————————————————————————— 作者:
———————————————————————————————— 日期:
人工养殖胡蜂科葫芦蜂培训资料
一、养殖胡蜂科葫芦蜂需要的相关用具
1、防土蜂服(消防队防化服、自制透气性防土蜂服);2、塑料薄膜、遮阳网、细铁纱网、竹竿、竹片、木板、倒吸式蜂笼;3、数码相机、恒温箱、冰柜、温度计、湿度计、电筒、灯泡;4、蜂蜜水、苹果、柿子、甘蔗水、蚂蚱、蟋蟀等食物;5、砍刀、锯子;6、交配大棚、越冬室、筑巢房、竹箩、树筒、山区老百姓家附近山林。
3、雌雄蜂交配的外因:雌、雄蜂积极交配的最主要外因条件是天气晴朗、阳光灿烂的中午时段,在此时段,雌、雄蜂争先恐后地在大棚中阳光直射一端发生交配行为,阴雨天基本不交配,透气性差、光照不足的大棚环境基本没有交配行为。
4、雌雄蜂交配的外因:雌雄蜂积极交配的最主要内因条件是大棚内的雌、雄蜂必需是进入婚飞状态的发情期的蜂群。
3、不要人为过多地查看、翻动越冬状态的蜂王,否则蜂王会批量死亡。
4、建在寒冷潮湿的山箐环境中的交配大棚,雌、雄蜂交配后,顺其自然进入越冬状态,然后顺其自然钻入大棚中的、蜂巢、土洞、树洞等缝隙中自然越冬,蜂王越冬的成活率更高。
八、蜂王筑巢、产卵、育职蜂的相关技术
1、越冬蜂王筑巢、产卵、育职蜂所需的温度、湿度、光、气、音响等因素:筑巢室内达到温度23—26度,湿度40%左右,散射光、透气、静音的条件,越冬蜂王就会在筑巢室中筑巢、产卵、育职蜂。
技术要求:雌雄蜂交配大棚整体要求通风透光,分两部分,一部分(端)要求全天被阳光直射,另一部分(端)全天避光背阴。
大棚材料:透明塑料薄膜、遮阳网、细铁纱网、纲架或者竹片、竹架。
大棚内仪器:干湿计、温度计、食物平台
建雌雄蜂交配大棚的时间:蜂群雌雄婚飞现象前。
2、蜂王越冬大棚:
地点:寒冷潮湿的山谷环境
规格:长8米,宽3米,高2米。
第五步:建筑巢大棚,将成功越冬的雌蜂(蜂王)移入筑巢大棚中,让蜂王在人工条件的筑巢大棚中筑第一饼巢、产第一批卵、育第一批职蜂。
第六步:当职蜂数量达30个左右时,将蜂王、职蜂、蜂巢移到野外山林中养殖。
五、各类大棚的地点、规格和技术要求
1、雌雄蜂交配大棚:
地点:有灌木、杂草、枯木、溪流的山谷环越冬的相关技术
1、蜂王成功越冬的内因是:批量移到蜂王越冬室内的蜂王必需是交配后进入越冬状态的蜂王,提前和拖后移蜂王,都会导致蜂王批量死亡。蜂王进入越冬状况的主要表现是不再取食,出现四处乱飞、乱爬、乱钻等本能地寻找越冬处所的行为。
2、蜂王越冬成功的外因条件是:越冬环境必需避光、静音、透气、40%左右的湿度、3—9度的恒定温度范围,否则蜂王会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刺激而死亡。
四、养殖胡蜂的技术路线
第一步:收集野生葫芦蜂,养殖到蜂群出现婚飞(串冬)行为时。
第二步:在蜂群出现婚飞行前建雌雄蜂交配大棚。
第三步:将出现婚飞行为的雌雄蜂放入交配大棚中,让雌雄蜂在交配大棚的人工环境中自由交配和人为辅助交配。
第四步:建蜂王越冬大棚,将交配彻底的雌蜂移入越冬大棚中,让雌蜂在人工条件的越冬大棚中批量越冬。
技术要求:整体通风避光、静音、温度23——26度,湿度40%左右。
大棚材料:透明塑料薄膜、遮阳网、细铁纱网、纲架或者竹片、竹架。
大棚内仪器:干湿计、温度计、筑巢室
筑巢室基本结构:用六块木板钉成长、宽、高40厘米左右的立方体,顶部木板下附一直径2厘米左右的可以取出的供蜂王筑巢悬挂蜂巢的树枝,正面有观察口和喂食孔。筑巢房内放置杉木树皮、泡丝栎树皮等筑巢用树皮。
技术要求:整体通风避光、静音、温度3——9度,湿度40%左右。
大棚材料:透明塑料薄膜、遮阳网、细铁纱网、纲架或者竹片、竹架。
大棚内仪器:干湿计、有虫孔等缝隙的枯树筒、土洞、蜂巢、食物平台
建蜂王越冬大棚的时间:雌雄蜂交配过程中。
3、筑巢大棚:
地点:通风透光、有一定湿度的山谷环境
规格:长8米,宽3米,高2米。
2、蜂王筑巢、产卵、育职蜂所需食物:越冬后刚恢复活动的蜂王和在筑巢室中筑巢、产卵、育职蜂的蜂王的食物是蜂蜜水、苹果、蚂蚱、蟋蟀等食物,每天喂食的最佳时间是中午,这个过程中食物不足,会出现不筑巢、不产卵等现象。
3、筑巢材料:越冬后恢复活动的蜂王筑巢的材料是杉木树皮、泡丝栎树皮等容易磨细粘合的树皮。蜂王筑巢不需要树浆,树浆主要是野生蜂王或者职蜂用来喂养初龄幼虫的食物。
5、在筑巢房中的职蜂数量达到30个左右时,将所有职蜂、蜂王、蜂饼和蜂房里的幼虫、蛹等移到野外森林茂密的地方实施野外环境养殖。
二、养殖葫芦蜂注意事项
1、体质过敏者禁止养殖胡蜂。
2、养殖胡蜂的人必须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具备防胡蜂攻击的服装。
3、千万不能让自己养殖的胡蜂攻击人或者动物。
三、葫芦蜂的主要生物学习性
1、野生葫芦蜂(黄脚)先在泥土中筑巢,然后再移到树枝上筑巢;2、以蜜蜂、蚂蚱、蟋蟀等含蛋白质的小昆虫和蜂蜜、花蜜等含糖的液体及苹果、梨、柿子等含糖和维生素的水果为食物;3、在德宏州11月中旬蜂群开始出现婚飞交配行为,随后进入越冬状况,第二年的3月底解除越冬状况,4月中旬开始筑巢、产卵、育职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