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与动态——TS艾略特与经典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与动态——TS艾略特与经典


一、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维度与创新:从艾略特 批评史说起 1、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 1)目标的缺失 2)理论的焦虑 3)学术资源的浪费 4)学术创新的缺乏 2、艾略特批评史:视角转变与研究创新 1)阐释艾略特作品内涵、发掘其创新性 F.R.Leavis: New Bearings in English Poetry,1932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与动 态——T.S.艾略特与经典
四川外语学院 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董洪川
2007.8 青岛
讲座者简介:
董洪川,1965年12月生,四川洪雅人,文学博士, 四川外语学院教授、科研处长、重庆市人文社科重 点研究基地/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 外文学院博士后,英国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访 问学者。主要从事英美现代诗歌和中英文学关系研 究,旁涉文学翻译与西方当代文论。先后在《外国 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 学》、《文艺报》、《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刊物发 表论文50多篇,在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出版《T.S.艾略特在中国》、《英美文学与比较文 学论稿》等专著、译著多种。曾三次获得重庆市政 府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文学经典形成: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3)文学经典讨论的意义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阅读的必然遭遇
重新确认文学经典的普遍意义与价值
探讨经典形成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由 关注少数、边缘人群的文学创作与阅读
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
3、外国文学研究创新:视角与路径
(一)认识范式的革新,创立新的理论体系;
(二)补充和修正已有的学术研究范式;
(三) 用新方法新理论重新释读经典;
(四)发现新材料或证据,颠覆与修正已有的结论;
(五)梳理、总结和反思现在已经取得的学术成果;
(六)译介国外的新东西 ,探讨外国语言、文化、 翻译、教学等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 (七)研究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中外比较研究以把握文 化发展规律和深入认识自我。
2)厘清艾略特与文学传统的关系 F. Kermode: The Romantic Image,1957
张剑:《T.S. 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1996
3)探求艾略特生平与创作的关系
ler: T.S. Eliot’s Personal Waste Land,1977
4)解读艾略特的政治立场 A. Julius: Eliot, Anti-Semitism and Literary Form,1995 5)研究艾略特的普遍意义
二、外国文学研究动态:文化研究与经典重构
1、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
新历史主义对现代派文学的重新解读
1)现代主义的文化发生学解释
2)现代主义的政治解读和性政治解读
2、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 1)一场持续的争论 2)文化研究的几个特点
3、文学传统的反思:经典问题
1)经典问题的起源
70年代以来的各种文化思潮如解构主义、女性主 义、后殖民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共同推动对传统价 值观的质疑与批判,而文学经典又被认为是传统价 值观的重要载体和表征,所以受到质疑。
S.Delany: Counter-Tradition,1; L.Kampfs& P. Lauter: Politics of Literature,1972; L. Fiedler& H. Baker: Opening Up the Canon,1981;
2)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
文化语境的变化与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