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告法规管理

广告法规管理

1.广告的含义和广告分类:含义: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扯蛋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广告分类:1.按广告内容和性质划分,分为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2.按媒体划分:分为电波媒体、平面媒体广告、户外媒体广告和新兴的网络媒体广告、手机广告等。

3.按使用策略和目的,分为开拓性广告、竞争性广告、劝导性广告。

维持性广告、提示性广告等。

2.广告的性质与作用:性质:自然属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征,社会属性: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的特征。

作用:1.传播市场信息,加速商品流通,推动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2.指导消费,创造并满足大众生活需要.2.有助于开展公平的市场竞争3.有助于开展公平的市场竞争4.沟通国际商情,促进对外贸易发展5.美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我过广告发展的特点:1.广告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广告业发展步入相对成熟时期2.广告行业结构不断调整,广告资源配置趋向合理3.有关广告监管涉及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广告监管力度加强,广告市场得到净化4.广告监督管理分类:广义:1.政府行政管理2.行业的自我规范3.企业自我管理4.公众社会监督5.司法部门的法律制裁。

侠义: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广告的监督管理5.广告法规的性质和作用:性质: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广告监督对广告科学性、真实性、艺术性的维护上,社会属性;t通过广告管理对广告思想性、政策性和名族性的维护,作用:1.规范广告活动,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

2.维护广告的真实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发挥广告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对广告进行道德规约,促进广告为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服务6广告法规管理内容和原则:内容:依据法律法规以及特定的职责和权限,对广告主体和广告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具体、特定的环节和方面,包括:1.广告业发展的规划2.广告市场的准入3.广告经营活动的规范4.广告发布标准的监管5.广告内容的审查管理6.公告发布的审批和备案7.虚假违法广告的查处。

原则:1.行政法治原则2.规范、协调、与服务相结合原则3.综合治理原则7.广告行政监管的特点:1.权威性2.法制化3.综合性4.强制性8.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职能:1.监督职能2.检察职能3.控制职能4.协调职能5.服务职能6.规划职能9.广告行业自律特点:1.自愿性:广告活动参加者的都是自愿行为2.广泛性:广告行业自律范围可以涉及广告活动的方方面面,其自律范围大大宽泛与法律法规调整的范围3.灵活性:具体方式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得到大多数的认可,就可以加以随之修改。

10.广告行业自律与广告行政监管的关系:1.广告行业自律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与政府监管相抵触,这是广告自律发挥的重要前提.2.两者的目的的统一性都是围绕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的目标而开展的3.广告行业的自律组织是行政和行业之间的中介,具有在广告行业与政府之间进行个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4.广告行业的自律与政府的广告监管之间的新型关系正在形成11广告社会监督特点:1.监督主体的最大广泛性2.监督途径和方式的多样性3.对行政司法等公共权利的依赖性12.消费者协会在广告社会监督方面的有关工作:1.受理、调查、理解消费者对虚假广告的投诉2.支持消费者就违法广告寻求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3.充分运用舆论监督的力量,通过媒体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违法广告进行曝光和批评4.开展消费调查和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对违法广告的辨别能力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告法规管理:一、广告法规越来越健全:1.我国广告法制建设随广告恢复和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发布,是1994年至今,是广告法制建设突飞猛进发展的新阶段。

二、广告法规的管理由国庆的分散状态转变为相对统一的状态,三、广告监管的自律体系形成,四、广告法规管理对广告业发展的指导、规划与促进作用增强14.广告主的概念与特征: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法人、其他经济或者个人。

特征:1.广告主是广告活动的意向的发布者2.广告主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和布局法人资格的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等3.广告主一般委托他人,指广告经营者,通过一定的广告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并向广告经营者支付广告费用 4.广告主也可以利用可能的条件和机会,不通过广告经营者,在自有媒体上进行自我宣传15广告主与广告业之间的关系:一、广告主在广告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广告主的发展状况影响广告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广告主在具体的广告活动中,作为委托方和出资人,具有对广告活动的决策。

二、广告业的发展对广告主的各行各业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广告业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贯穿于广告活动实施全过程的各个环节16.我国广告经营者的主要类型:1.综合型广告公司:具有为广告主提供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效果测定及设计、制作、代理等全面服务能力的广告公司2.广告设计、制作公司:专门从事影视、广播、霓虹灯、灯箱、路牌、印刷品、礼品等广告的设计制作的公司3.兼营广告的企业:具有发布媒介的兼营广告的企业4.兼营广告的媒介单位:利用电视、广播、杂志、场馆等媒体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报社等5.个体广告经营户: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进行核准登记,从事广告业经营者的个人6.外贸广告公司:具备设立综合型广告公司或设计、制作广告公司条件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及外商独资的广告公司17.我过广告经营者的发展状况:1.各类广告经营者主体持续快速发展,广告经营者的前景看好2.专业型广告公司异军突起,成长为我过广告业发展的中坚力量3.广告经营的竞争日益激烈,开放、公平、规范、有序的竞争秩序有待建立4.我过广告经营者发展呈现的不平衡性18.广告经营者的基本义务:1.办理广告经营者登记的义务2.订立书面合同的义务3.查验广告证明,核实广告内容的义务4.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的义务5.广告收费合理、公开、并向物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义务6.不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的义务19.广告媒介的主要类型:1.按照广告媒介的综合性划分,分为:大众传播媒介、户外媒介、促销广告媒介、网络媒介等2.按照传播介质的不同,分为:平面媒体、电波媒体、其他媒体3.按照受众数量和传播范围,分为:大众媒介、中众媒介、小众媒介4.按照媒介能够传达地区范围,分为:全国性媒介和地区性媒介5.按照广告与受众接触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媒介和短期媒介6.按照媒介信息传播诉诸受众的感觉不同,分为:视觉媒介,听觉媒介20.广告媒介选择的标准:1.媒介威信程度2.媒介的普及状况与普及的社会阶层3.媒介的被触收状况4.媒介的使用条件5.媒介相对广告费用6.媒介的效果21.申领《广告经营许可证》的范围和条件:范围:1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2.事业单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进行广告经营审批登记的单位。

条件:1.具有直接发布广告的媒介或手段2.设有专门的广告经营机构3.有广告经营设备和经营场所4.有广告专业人员和熟练广告法规的广告审查员22.申请办理、变更、注销《广告进行许可证》程序:申请:由申请者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呈报以下生前材料:1.《广告经营登记申请表》2.广告媒介证明3.广告经营者设备清单、经营场所证明4.广告经营机构负责及广告审查员证明文件5.单位法人登记证明,变更:1.《广告经营登记申请表》2.原《广告经营许可证》正本、副本3.与变更广告经营范围、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场所事项相关的证明文件。

注销:1.《广告经营者注销登记申请表》2.《广告经营许可证》正本、副本3.与注销《广告经营许可证》相关证明文件23.《广告经营许可证》的核准要求: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在《广告经营许可证》中按下列用语核定广告经营范围:1.广播电台:设计、制作广播广告,利用自有广播电台发布国内外广告2.电视台:设计、制作电视广告,利用自有电视台发布国内外广告3.报社:设计、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报纸发布国内外广告4.期刊杂志社: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组织发布广告5.兼营广告经营的其他单位:利用自有媒介发布广告,设计、制作24.《广告经营许可证》的管理要求和措施:1.广告经营单位应当在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核准的广告经营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未申请变更并经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批准,不得改变广告经营范围。

2.广告经营管理机关应当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并定期对管辖区内取得的《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广告经营单位进行广告经营资格检查。

3.广告经营单位在取得《广告经营许可证》后,情况发生变化不具备《办法》地七条规定条件,有未按《办法》规定办理《广告经营许可证》注销手续的,有发证机关撤回《广告经营许可证》4.广告经营单位应当将《广告经营许可证》正本置放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25.广告审查的几种形式和相关制度:1.广告审查机关的事前审查。

2.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事前审查3.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在广告发布后的监测和检查26.广告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问题:1.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广告自查存在的问题。

2.广告审查机关的事前审查存在的局限。

3.广告行业组织的事先咨询的局限。

4.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的时候审查和监测的不足。

发展方向:1.建立在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指导。

监督下共同组成的广告审查机构,该机构的独立行政部门。

2.选择特定的媒体作为广告发布审查的试点3.选择社会反映最为集中,而无相应审查出证规定的商品广告。

4.提高广告行政审查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5.以广告审查为主线,形成广告发布事前、事中、事后全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

27.广告通常事项的证明:1.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广告。

2.表明质量标准的广告。

3.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的广告。

4.表明专利权的商品广告。

5.表明注册商标的商品广告6.实施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广告28.推行广告代理制发展中的意义:1.适应了广告业中专业划分分工发展的需要。

2.强调了专业广告公司在广告经营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3.可以消除广告无整体计划、效益欠佳的种种弊端,帮助企业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广告费,收到较好的效果。

4.有利于我过广告业顺应加入WTO的形式,加快与国际广告业融合的进程。

29.我国广告代理制的基本内容:1.广告客户必须委托有广告代理权的广告公司代理广告业务,不得直接通过报社、广告播电台、电视台发布广告。

2.兼营广告业务的报社、广告播电台、电视台,必须通过相应的经营资格的广告公司代理,方可发布广告。

3.广告公司为广告客户代理广告业务,要为广告客户提供市场调查服务及广告活动全面策划方案、提供、落实媒介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