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养笔记总结10篇

幼儿园教养笔记总结10篇

幼儿园教养笔记总结10篇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供应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进展的机会和条件。

今日我为您共享了幼儿园教养笔记【10篇】,接下来大家一起看看吧!幼儿园教养笔记一:每次上课我提问问题时,孩子们特别踊跃,总是站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喊:“我!”“我!”“我!”有的孩子怕我不提问他,举着手跑到我跟前喊“我!”“我!”“我!”这样一来课堂秩序特别乱,这让我特别的苦恼。

可是,我想了许多方法,都没有获得很好的改善,幼儿还是说:“我!”“我!”“我!”,难以保证课堂秩序。

我想可能我的方法不对,于是,我就在每次提出问题时,表扬那些举手而嘴巴没有声音的小伴侣。

起先这个措施还是有用的,可慢慢的,幼儿又恢复到了老样子。

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有一次,我发觉孩子对于这种:“一二三”“坐端正”,“小伴侣,请做好”“老师老师我坐好”,这种一问一答的句子说的很好,很整齐。

于是我就想,在提问问题时也可以试试看。

我问孩子们:“我请谁”,幼儿回答:“你请我”。

渐渐的,我发觉这个方法越来越有用了,课堂秩序比以前好多了。

幼儿园教养笔记二:提高警惕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年龄小,平安意识很差,并且缺乏生活阅历,见了新奇事物敢于冒险,所以我们必需要提高警惕心,把握好幼儿平安这一关,要准时预防随时发生的危急。

依据几年来的管理阅历,我总结出必需做到三勤,即:口勤、眼勤、手勤。

口勤就是反复跟幼儿讲解,时刻提示,把平安事时刻挂在嘴边;眼勤就是把每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你的视线以内,才能杜绝一些危急事故的发生;手勤就是发觉身边有危急的东西,准时处理掉,不存在危急隐患。

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玩的快乐、踏实;家长们才能满足、放心;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当进行。

幼儿园教养笔记三:随机教育的重要性任奕冰小伴侣是一个特别聪慧的小男孩,但是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

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叽里呱啦说个不休,惹得其他小伴侣也跟着叫。

在课堂上,有时根本不听我的话。

这一天,我刚说:“小伴侣喝水。

”他便叫:“一组、二组别去。

”可是全班小伴侣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

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伴侣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请任奕冰来当小老师。

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仁奕冰大声喊:“一组去喝水。

”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

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很多。

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幼儿园教养笔记四: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常听到家长这样问孩子:“你们班哪个老师好?”孩子会立刻做出回答:“王老师好。

”“为什么?”“王老师每天对我笑。

”在孩子心目中,只要老师每天有笑脸,就是好老师,因笑而得这样高的评价,可见笑的份量。

只要对孩子投以微笑,他们就满意了,然而,要时时刻刻都面带笑容,这是很难做的。

幼儿园的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班几十个不懂事的孩子,俗话说:“小孩子是属鸡的,记吃不记打。

”刚刚承认了错误,一转瞬又犯错,真气人。

人生气时,脸色确定不好看。

孩子犯了错,应当进行正面的批判教育,讲明道理,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样做对。

可千万别忘了,在孩子承认了错误,并予以改正的同时,投以微笑。

这样,在孩子的眼里,你就是一个很好很可爱的老师。

幼小的孩子,思想单纯,对人或事物的评价也单纯,对老师的评价也是如此。

他们并不要求老师你有多少学问,多大能耐。

一般的说,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是最有本事的。

孩子对老师的评价的关键是态度上的问题。

有的老师教学工作还可以,就是得不到孩子的好评。

当老师的,成天板着个面孔,孩子们见了都觉得可怕。

孩子们都不愿接近你,自然你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不是个好老师。

就笑而言,孩子的这种要求并不高,也不难做到,在孩子入园离园时,热忱的接待孩子,平常活动中,进入孩子的角色,并对孩子们投以真诚的微笑,你就是孩子们喜爱的好老师。

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简单,有时心情不好,就很难做到。

可是孩子并不知道你此时的心情,所以越是心情不佳,就越要克制自己,努力做一个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幼儿园教养笔记五: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必不行少的物质。

因此培育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重视,共同协作。

所以在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喝水的问题,依据幼儿的实际状况不加以干扰,由于气候不同,幼儿的活动量大小不一样,饮食结构、身体状况不一样,虽然平常,在规定的时间让孩子喝水,但也未必能满意全部幼儿对水的需求,他们随时有渴的需求。

幼儿天性又活泼好动,留意力不集中,一玩起来什么都会忘了,所以在幼儿活动中、嬉戏中要提示幼儿随渴随喝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多喝水、喝好水随渴随喝的同时,必需教育幼儿在喝水的时候不能玩水,以免洒了在桌面上、地板上,要一口口地喝,不能急,不能说笑,避开呛着,,假如人多的时候,要求幼儿排好队,不能推让,学会相互谦让。

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只靠幼儿园是不够的,所以还得争取家长的协作,共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力量。

有的家长在幼儿园里叫孩子喝水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自己去拿杯子开水,而是家长一手包办,于是我走过去对孩子说:我们现在是中班小伴侣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当要自己做,是吗?然后孩子接过杯子自己喝。

因此和家长相互沟通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是有很大关心。

幼儿园教养笔记六: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爱抢占排头,喜爱插队。

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觉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转变这种现象,满意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方法。

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

孩子们兴奋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洁净”。

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兴奋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

”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

”“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意的表情。

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

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逝了。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当是半个心理学家。

”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熟悉。

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留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快速缩短老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意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幼儿园教养笔记七:一颗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赐予孩子学问的同时,还要赐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赐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伴侣之间的爱,老师对同学的爱等等。

在赐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欢乐与幸福,在这简洁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仿照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仿照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进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能够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进展。

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赐予孩子敬重、信任与鼓舞,还有我们的爱。

孩子与老师在一齐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能够学到许多的东西,除了学习学问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宏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

在我们赐予孩子爱时,孩子也赐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学问时,孩子也赐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赐予孩子欢乐时,孩子也赐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变的更快乐、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幼儿园教养笔记八:在幼儿园竞赛性嬉戏活动中,陈宸总是以“这个嬉戏没劲”为理由推诿,宁愿在旁边独坐也不情愿参加其中。

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内玩“丢手绢”嬉戏。

当小伴侣们相互丢了手绢又一圈一圈追赶时,坐在圆圈上的陈宸兴奋不已,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为奔跑的孩子加油呐喊。

正值我静静关注他投入嬉戏的状态时,他被丢到了手绢。

他二话不说,捡起手绢就跑——无比正常。

惋惜才离开椅子两步,他就捏着手绢站立在圈外不动了:“我不想玩这个嬉戏,这个嬉戏不好玩!”看着他,我的思绪飞速查找着引导他再次回归嬉戏的方法。

于是,我先安置好其他孩子连续嬉戏后,来到陈宸身边,静静地问:“你是不是怕做嬉戏时被别人追上?”“是的,我跑但是别人的。

”陈宸边解释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我。

听罢,我拉着他说:“走!老师帮你赢!”他用劲摆脱着:“我不想玩,我确定跑但是他们。

”“怎样会呢?你能够丢给我们班跑得最慢的小伴侣啊!你觉得谁是我们班跑得最慢的?”“高智芸没我跑得快!”“哎,要不你去试试!”陈宸鼓起士气开头了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丢手绢嬉戏,他果真丢给了高智芸,也果真没有被抓住。

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赢了以后的欢快。

嬉戏就这样连续进行着。

在短短几分钟里,小伴侣们好几次丢给了他,尝到了甜头的他,还是一次次地将手绢丢给了高智芸,结果也同样让人兴奋——他赢了!此时,我再次停下嬉戏,引导他思索:除了高智芸以外,还有谁跑得挺慢的?“吴音霏也跑得很慢!”可不是!高智芸每次拿到手绢后总是丢给吴音霏,并且赢得竞赛。

我再次鼓舞陈宸试一试,果真他赢了其次个小伴侣!这天是收获的一天,由于一个不合群的孩子最终真正融入到了我们的群众生活中。

在此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赢与输在嬉戏过程中是能够用才智解决的。

同时也了解到敢于与强者较量也是一种很过瘾的体验,期盼在今后的活动中陈宸能够更加专心英勇地参加每一项活动。

幼儿园教养笔记九:星期一那天早上,我在教室里整理着自己的东西,预备着下午的课程,就在这不经意间我听到了一个熟识的声音。

“每天回来了!”同班的老师说道。

我抬起头看到了好久没见的他变得胖了一点,也“稳重”了许多。

每天是班级里一个特别的幼儿,他的特殊在于一开头那最最显著的脖子,由于一根筋的肿大,导致他的小脑袋无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摆正地放在那里。

歪歪的脑袋给他造成了许多的障碍和麻烦。

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甚至还影响到了他的智力进展,中班的孩子大多都有5、6岁了,但是他的智力只有两岁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