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一、单选题1、首先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a)a、摩莱里《自然法典》b、得萨米《公有法典》c、赖特的《世界经济年鉴D》和金泽义雄的《经济法导论》2、下列关于经济法的定义比较科学的是(c)a、经济法是在经济运行中规范国家经济管理、指导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B.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经济法规的总称。

C.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D.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以下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观点是正确的:(d)A.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全面的;B.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各种经济关系c、经济法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其调整对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有区别的二、名词解释1.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事物形成的关系,简称物质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3.市场监管关系:国家在市场监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4、宏观调控关系: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5.经济法:经济法是国家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调节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讨论问题1、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否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p15第4段及p16第三段第二章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一、不定项选择题b、德国c、美国和法国2、下列哪些选项不是经济法的总称?(bcd)a、经济法律规范b、经济法律c、经济法规d、经济法律法规二、论述题1.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法的特征p31-32p35-361、“经济法”一词在学术上开始使用时,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哪个国家?(b)a、英国第三章经济法的地位一、不定项选择题1.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BCD)a、调整对象B、来源c、独立地位D和主体2、经济法与行政法调整的管理关系都是以(d)为特征的社会关系a、权力b、平等c、公平d、服从3.经济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原因在于:(二)经济法调整对象单一;B.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具体的;C.经济法的主体是特殊的;D.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是特殊的二、名词解释1.经济法地位:经济法地位是指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讨论问题1、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p39-402、论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p42-433、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p46第四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一、不定项选择题1.经济法概念的基本内容包括:A.国家依法协调国民经济运行b、防止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c、实现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d、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国家经济安全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ad)a、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b、经济民主原则c、资源优化配置原则d、国家协调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律原则2。

术语的解释1、经济法理念:经济法的理念是人们关于经济法宗旨的基本观念以及关于经济法宗旨实现途径的基本观念。

2.经济法的目的:经济法的目的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法时所追求的目标。

3、简短回答问题1、简术经济法宗旨及实现途径的基本内容经济法的目的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法时所追求的目标。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宗旨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防止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实现经济法主协调发展社会利益。

其中,实现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法目的的基本内容。

经济法宗旨的实现途径,是指贯穿于经济法之中的,实现经济法宗旨的路径、方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法目的的途径是将经济法协调主体的市场监督行为、宏观调控行为和经济法协调接受者的经济活动纳入经济法制的轨道,实现国内经济依法运行的全国协商。

第五章经济法的体系和渊源一、单选1。

经济法体系是指(d)A.经济和法律关系B.经济法体系简介c、经济法律体系和经济法概论体系的总和d、它是由多层次、完整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多项选择题1、经济法体系的结构包括(bc)a、企业组织管理法b、市场监管法c、宏观调控法d、社会保障法2.中国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ABCD)a和宪法b、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c、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d、部、委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三、名词解释1.习惯法:指国家承认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习惯。

它与习俗不同,不是主要来源。

2、立法解释:狭义上所说的立法解释,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所作的说明。

广义上所说的立法解释,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对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所作的说明。

这除了狭义的立法解释以外,还包括国务院和其他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对其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所作的说明。

(三)行政解释:指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法律、地方性法规在行政工作中的具体适用作出的解释。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司法机关对法律的具体解释。

第六章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一、单选题1、狭义的经济法制定是指(a)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a、最高权力机构及其常设机构B、最高权力机构C、最高司法机构d、最高行政机关2.狭义的经济执法是指(a)按照法定职能和程序实施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

a、国家行政B、国家司法C、国家立法机构d、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活动属于广义经济立法(ABCD)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b、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c、国务院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含修改、废止,下同)经济法律、法规的活动2、我国的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abcd)a、宪法b、法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C.行政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D.部委规章及相关规范性文件III.术语解释1、经济法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下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

狭义上讲的经济法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活动。

广义上讲的经济法规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2.经济法实施: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和经济正义。

3.经济立法: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按照法定职能和程序制定或批准规范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4、经济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处理违反经济法律规范的案件的活动。

四、简答题1.简要描述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法实施之间的关系经济法的制定是经济法实施的前提,十分重要。

但是,制定经济法是为了实施经济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法的实施更为重要。

只有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保证经济法的实施,发挥经济法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果制定了经济法而不能实施,即使经济法制定得再好也毫无意义。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说明重视法的实施多么必要。

第七章经济法主体的一般原则一、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观点是正确的:(d)A.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b、经济法主体必须是依法享有经济职权的社会实体c、经济法主体可以是国民经济管理活动的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某些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的间接参与者。

D.经济法主体是经济和法律关系的一方2、经济法主体较之民法、行政法的主体,具有如下特征(ab)a、主体外延的广泛性b、主体资格的重叠性c、主体形态的单一性d、主体能力的平等性二、名词解释1.经济管理主体:经济管理主体是指具有经济职能的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具有经济职能的部门或机构。

2、经济法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在社会经济活动和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享有监督权的社会实体。

它们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行使专项监督权的专门机关,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以及人民群众。

三、简短回答问题1、简述社会中间层主体与政府主体的关系社会中层主体与政府主体之间存在一种公共资源配置关系,即共同向市场主体提供公共物品的关系。

法律应以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为基础,保障社会中层主体的积极作用,限制或禁止社会中层主体的消极作用。

因此,应明确以下几点:1。

社会中间层主体独立于政府主体。

2.社会中层主体与政府主体的合理分工。

3.社会中层主体受政府监督。

4.社会中间层主体协助政府干预。

5.社会中间阶层的主体限制政府干预。

第八章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法律制度一、名词释义1、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

它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经济管理活动的行政机关。

它是享有宏观调控权和其他经济职权的行政机关。

2.宏观调控权:主要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构的宏观决策执行权和经济调控权两个方面。

(并解释什么是宏观决策执行权和经济调控权)3、市场管理权:它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行使管理国民经济职能时,对某些经济关系、主体资格及经济行为行使的命令、批准、确认、许可、禁止和撤销的权力。

4.经济监督权:指国家有关经济管理机构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权力。

2、简短回答问题1、简述国家经济管理机关职权的特征与内容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经济职权的内容:(1)宏观调控权;(2)市场管理的力量;(3)经济监督权;(4)制定经济法律法规的权力经济职权具有如下特征:(一)经济职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

(二)经济职权为国家机构独有,是一种专属的职务权限。

(三)经济职权是以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为中心内容的。

(四)经济职权的行使受到法律严格的限制。

第九章企业法律制度第一部分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