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美术《用画笔触摸细节》 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用画笔触摸细节》 教学设计

学生坐姿、拿笔、绘画方式是否正确?
1.学生坐姿不够端正,拿笔和绘图方式不对;2.未在规定时间完成作品。
六、创意欣赏、拓展思路
对自己画什么样的静物,怎样画这幅静物进行周密的思考。回顾上一课时的有关内容,完成作业,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结合,评价方式要多样,鼓励为主。记录生活,让生活更精彩!
七、板书设计
用画笔触摸细节
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
嵌入评价(收集评价信息、及时调整学习进程)
预设与
补救措施
一、温情故事、导入新课
展示上节课优秀作品。
1、能够运用于静物组合,构图和改画的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倾注个人情感。
2、根据上节课草图,借助静物画作品的参照,尝试用铅笔淡彩的方法画一幅静物画。
3、了解绘画造型基本要素在静物画中的作用。
构图丰满
线条丰富
刻画精细
细节的表现方法
捕捉动态,还可以表现色调、质感和明暗关系
二、思考推理、合作探究
1、你准备画一幅什么样的静物,用什么样的构图、色彩表现主题?
2、你打算怎样画这幅静物?
线条的表现方法
线条的的方向和粗细能产生运动感
三、精讲点拨,重点突破
一、欣赏精细的描写作品:
(1)通过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2)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单元大观 念
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获得知识和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美好生活。
单元基本问题
1、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问

1、通过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2、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情
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比较高,同时具有较好的表现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富有生活情趣,动手能力强,不仅能够使用各种创作工具,也能体验不同表现手法的效果,懂得把握作品的主题并寻找合适的表现方式。同时,前期的美术学习已初步了解造型的艺术语言,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基础。
3、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教材
分析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 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于静物组合,构图和改画的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倾注个人情感。
评价任务
线条有秩序又有变化,表现出对象的特征。画面构图方法及物体前后关系的表现。表现出物体特点,注意线条的变化与精细的描写。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展板、彩笔、铅笔、橡皮、绘图纸等。
教学活动
环节与目标
四、学以致用、独立分析
画面构图方法及物体前后关系的表现。表现出物体特点,注意线条的变化与精细的描写。
线条有秩序又有变化,表现出对象的特征
预设:学生分析错误或者分析不全面。
补救措施:教师重点分析,剖析绘画的线条表现。
五、示范创作、评价提升
选择一个主题物,参照图片上的背景、衬布的画法,以铅笔为主,浅色水彩辅助,画一幅完整的静物画。注意构图、色彩、表现主题。
课题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
《用画笔触摸细节》
课型
造型•表现
核心
素养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本课属于义务教育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美术课程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5)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6)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二、引导学生欣赏《血衣》,分析画面的细节描写?
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分析人物动态、环境、道具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写一篇鉴赏短文。
小组合作,写出《西藏女孩》的鉴赏短文。
三、画法建议:以草图上的物品为主体,参照图片上的背景、衬布的画法;以铅笔为主,浅色水彩辅助。
画法建议:以草图上的物品为主体,参照图片上的背景、衬布的画法;以铅笔为主,浅色水彩辅助。
借助绘画的手段观察生活
预设:学生思维不发散。
补救措施:
1、教师引导思并延伸举例。
2、教师绘画示范,并观看视频,详细讲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