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总结晶体
[HF]HF沸点为20℃,标况下为液体。
原子晶体
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原子
共价键
→形成空间Leabharlann 状熔沸点高,硬度大,难压缩(空间网状结构决定)
▲熔沸点: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共价键强度决定)
不导电
[SiO2]
1 Si ~ 2 O,形成12元环,Si—O键无重复情况,1 SiO2~ 4 Si—O键
晶体类型概念构成粒子成键类型熔沸点及硬度导电性实例备注离子晶体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离子离子键有较高的熔沸点
化学知识点总结晶体
晶体类型
概念
构成粒子
成键类型
熔沸点及硬度
导电性
实例
备注
离子晶体
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离子
离子键
有较高的熔沸点;硬度较大,难于压缩
▲阴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晶体熔沸点越高。[例]NaCl>CsCl半径Na+<Cs+;MgCl>NaCl Mg2+<Na+且Mg电荷数多于Na
[金刚石]
1 C~4 C—C键,但只有两个C—C键真正属于一个C原子。形成六元环,一个C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有。形成1mol金刚石生成2mol C—C键。
[四种原子晶体]
SiO2金刚石晶体硅金刚砂(SiC)
[晶体硅]晶体硅能够导电→半导体;晶体硅也有金属光泽,也能与NaOH反应生成NaSiO3和H2。
金属晶体
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金属键)形成的单质晶体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
金属键
▲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大,金属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导电
金属几个性质:
[导电性]外加电场使本无一定方向运动的电子发生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导热性]自由电子运动时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温度升高,金属电阻增大;
[延展性]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是,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发生相对滑动而金属键不断裂。
①金属除汞外在常温下都是晶体。
②金属晶体里,自由电子不专属于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金属离子,他们近乎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晶体中,被许多金属离子所共有。
[CO2]
一个CO2晶胞含14个CO2(立方体顶点8个,6个面中心各一个),与一个CO2分子等距离且最近的CO2分子有12个。
[氢键]①以分子晶体为前提,是一种静电吸引作用,强度:化学键>氢键>分子间作用力。②氢键不是化学键,能量比化学键少得多。③每一个H2O与4个H2O形成氢键,沿原有共价键方向成键
分子晶体
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晶体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NH3、H2O和HF中含氢键
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
固态和熔融态时不导电,水溶液是否导电视情况而定。
[例]CO2水溶液导电,CH3CH2OH水溶液不导电
水溶液、熔融态均导电;固体不导电
[NaCl]
一个Na+周围距离最近有12个Na+,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有6个Cl-,一个晶胞中距离最近6个Na+构成一个正八面体
[化学式]
NaCl和CsCl是表示离子晶体中离子个数比的化学式,而不是表示分子组成的分子式。
[晶胞问题]立方体顶点→1/8;棱上→1/4;面上→1/2;内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