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第一套一.单选题(共20题)1.【真题】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敏感对象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可不考虑的因素是()A.有害物质泄漏B.可能的事故风险C.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扩散D.滋养生物(蚊、蝇、鸟类)2.【真题】某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的项目,其不利季节为冬季,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拟在该季节进行大气监测。
下列监测布点方案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至少约在NW、SE、NE、SW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B.至少约在S、N、E、W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C.至少约在NW、SE、S、N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D.至少约在NE、N、SW、S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
A.三级标准B.一级标准C.二级标准D.禁止新建排污口4.【真题】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小河(非感潮),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km,排污口下游3km有一水文站。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至少应设置()个。
A.3B.4C.6D.75.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是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A.保障农业生产B.维护人体健康C.维持自然背景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6.【真题】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值不区分房间类型B.限值不区分房间所处声环境功能区C.限值包括等效声级和倍频带声压级D.非稳态噪声最大声级允许超过限值10dB(A)7.【真题】某项目建在感潮小河河口段岸边,排放持久性污染物,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充分混合段的水质预测应采用的推荐模式是()。
A.一维动态混合模式B.河流完全混合模式C.托马斯模式D.二维动态混合衰减数值模式8.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测量。
A.1mB.1.2mC.1.2~1.5mD.1.5m9.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哪个不属于环境影响识别的原则?()A.一致性B.整体性C.层次性D.全程互动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做好水平衡的原则是根据()。
A.清污分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B.集中处理、一水多用C.早期介入D.节约用水11.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污水按()确定监测频率。
A.生产周期B.实际工作日C.自然工作日D.监测单位要求12.某厂排气筒高20m,生产周期在8小时以内,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关于采样频率表述正确的是()。
A.每2小时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B.每2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C.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D.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应将()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A.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B.工程预测的运行近期时段C.工程预测的运行中期时段D.工程预测的运行远期时段14.【真题】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A.总锰B.总锌C.总铜D.总镍15.【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中应纳入污水排放量统计的是()A.循环水排水B.间接冷却水排水C.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水D.含污染物量极少的清下水16.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卡拉OK厅拟建在铁路干线南侧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时,该卡拉OK厅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dB。
A.55,45B.60,50C.70,60D.70,5517.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根据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为获得1小时平均值,每小时至少有()分钟的采样时间。
A.15B.20C.30D.4518.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的叠加影响。
A.最小值B.平均值C.最大值D.加权平均值19.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歌舞厅位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距最近的住宅楼只有0.9m,则该歌舞厅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dB。
A.55,45B.50,40C.60,50D.65,5520.【真题】下列大气污染物中,不属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
A.氟化氢B.二噁英类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二.多选题(共10题)1.【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风险影响中,属于环境风险评价再点的有()。
A.甲醇储罐爆炸造成的厂内人员伤亡B.厂内有毒物质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C.浓缩铀泄露造成的放射性污染D.有机氧化物泄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一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不小于7B.含有三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小于10C.只有一类污染物,或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不小于7D.含有两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小于10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属工程分析的内容。
A.施工方式B.施工时序C.生态现状评价D.运行方式E.总平面布置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A.所有建设项目B.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风险项目C.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建设项目D.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社会及生态造成危害的建设项目5.下列()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的内容。
A.识别主要环境影响和制约因素B.规划方案综合论证C.编制跟踪评价方案D.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风险防范措施包括()、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等。
A.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B.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C.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D.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E.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7.下列水域的水质质量标准不适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A.渔业水B.江河C.海水D.农田灌溉水E.水库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于主要现状生态问题调查,应指出其()。
A.类型B.发生特点C.成因D.空间分布E.功能区划9.划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是()。
A.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B.工程规模C.环境敏感程度D.工程性质10.关于生态现状调查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B.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C.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等于评价工作的范围D.一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E.二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第一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正确答案】D2.【正确答案】A3.【正确答案】B4.【正确答案】B5.【正确答案】C6.【正确答案】C7.【正确答案】B8.【正确答案】A9.【正确答案】D10.【正确答案】A11.【正确答案】A12.【正确答案】B13.【正确答案】A14.【正确答案】D15.【正确答案】C16.【正确答案】D17.【正确答案】D18.【正确答案】C19.【正确答案】B20.【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正确答案】ACD2.【正确答案】AD3.【正确答案】ABDE4.【正确答案】BCD5.【正确答案】ABCD6.【正确答案】ABCDE7.【正确答案】ACD8.【正确答案】ABCD9.【正确答案】AC10.【正确答案】AB第二套一.单选题(共20题)1.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夜间频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dB(A)。
A.20B.5C.15D.102.【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污染物排放情况无关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调查的气象观测站位置无关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地表特征有关D.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污染源分布有关3.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A.9个B.10个C.12个4.位于1类区域的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0dB,40dBB.55dB,45dBC.60dB,50dBD.65dB,55dB5.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康复疗养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5dB、45dBB.65dB、55dBC.50dB、40dBD.60dB、50dB6.某建设项目处于声环境功能区0类地区,项目建设后评价范围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2dB(A),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无法判定7.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A.0类B.1类D.3类8.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条件有()个。
A.4B.3C.5D.29.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不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内容。
A.区域性环境规划B.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C.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D.当地的城市规划10.【真题】《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新建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浓度限值为()。
A.0.3mg/m3B.0.4mg/m3C.0.5mg/m3D.0.6mg/m3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是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基础上,分析和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以及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相关参数。
A.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B.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C.国土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D.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12.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产生的危险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