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题型解析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考地理题题型解析,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高考地理题题型解析1、区位条件分析型解答题题型: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推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进展变化、评价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
2、分布规律应用型解答题题型: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应用、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结合版块分布解释地理问题。
3、区域综合分析型解答题题型: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球的基础学问、以区域为基础考查地理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对比两地区域特征的异同、分析区域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基本技能型解答题题型: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图基本要素、以图表为载体考查统计和计算、设计讨论性情境考查实践技能。
5、与现实问题综合的解答题题型:供应新材料考查循环经济、创设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讨区域环境以及整治(措施)、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热点)问题考查,例如北京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以上(总结)的高考地理题型和涉及到的学问点总结,(其它)的学科也可以用相像的(方法)进行归纳。
通过以上归纳可以看出,学问点是有限的,题型也是由肯定的规律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投入到题海中,那样的话会迷失了方向,同时自己也会被沉没。
高中地理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2、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3、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
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4、选择题解题常用排解法,假如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解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认真分析,逐个排解。
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推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5、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6、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需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1、精确定位,弄清是哪里。
首先可利用经纬网精确定位,其次可以依据特别的外形进行区域定位。
2、描述分布,注意极值与递变。
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②.地势起伏状况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三、双项选择题地理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单题分值超过单项选择题,而从阅卷状况看,双选题错误率较高。
从答案组合状况看,双项选择题有六种组合,而单项选择题只有四种,因此双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要顺当解答双选题,解题技巧特别重要。
1.运用排解法。
在双选题中运用排解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解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
将四个选项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比题意确定一组最佳的选项。
3.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来确定最终的答案。
“量化法”就是对选项的精确率作综合的评估,“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需要考生依据对题意的符合程度设立一个较高或较低的指标,最终筛选出所需要的答案。
四、答题规范“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
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学问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
可依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假如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答题肯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规律性,卷面干净,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善,由于清楚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或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五、答题步骤1.读懂题意:考生首先必需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图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
因此,同学应当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仔细把握。
在答题时仔细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精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
并要留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敏捷运用。
3.留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当留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4.精确表述:对试题进行规律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精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晰,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高中地理学问点1 人类对宇宙的熟悉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进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消失和进化的缘由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相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 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 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 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究阶段的开头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头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胜利。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进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023年神州5号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爱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27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29 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33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 南北方向的推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 东西方向的推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 东西经的推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推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呈逆时针旋转。
39 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 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41 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
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呈逆时针旋转。
43 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44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47 晨昏线的推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 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55 太阳直射点的推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 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61 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月21日62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 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依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 昼夜长短的推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68 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 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 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72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74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爱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75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76 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77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汲取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78 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79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80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简单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