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文管理制度
学校发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内部发文工作,加强发文管理,提高办公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发文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各个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学校行政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等。
第三条发文包括公文、通知、通告、通报等,以及学校与外部单位的书面往来。
第四条发文应遵循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
第五条发文应遵循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学校相关规定,并保证内容真实、完整。
第六条发文应注重档案管理,确保重要文书的保存和利用,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学校发文采用正式文件形式,必须有发文编号、发文日期、标题、主题、正文、签发人以及盖章等。
第二章发文流程
第八条发文必须经过科室负责人审核、审批后方可下文。
第九条发文具体流程如下:
(一)起草:由相关科室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负责起草文稿;(二)审核:由科室负责人审核文稿,确保其准确、完整;(三)审批:由负责人或上级领导审批,确保其合规、合理;(四)签发:由签发人签署文稿,并加盖学校公章;
(五)分发:由行政办公室负责将发文进行分发,并保存相关档案。
第十条发文涉及到外部单位的,应注意与对方单位进行沟通,确保发文的及时送达。
第十一条发文应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十二条针对重大文件,应按照学校程序制定相关印发活页,以便各部门引用。
第三章发文分类
第十三条发文按照内容和用途可分为公文类、通知类、通告类、通报类等。
第十四条公文类发文,包括上级文件、文件答复、请示报告、公告通告等。
第十五条通知类发文,包括各部门之间的通知、内勤通知、
会议通知等。
第十六条通告类发文,包括学校公告、重要事项通告等。
第十七条通报类发文,包括工作汇报、表彰通报、通报批评等。
第十八条发文的分类应根据内容和用途确定相应的文种代码,并按照学校统一标准进行分类编制。
第四章发文管理与归档
第十九条发文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重要
文书的保存和利用。
第二十条重要的发文应当进行归档,包括纸质归档和电子归档。
第二十一条纸质归档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整理,确保
档案的完整和有序。
第二十二条电子归档应按照学校指定的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进行,每个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归档和查阅。
第二十三条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档案培训,提高档案管
理水平。
第二十四条发文的归档期限应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过期
未归档的发文,由行政办公室负责进行催告和督促归档。
第五章发文的传递与传阅
第二十五条行政办公室应建立统一的发文传递和传阅制度,确保发文的及时传达和查阅。
第二十六条发文的传递应采用书面方式或者电子邮件传递,同时应保留传递的记录。
第二十七条发文的传阅应根据相关岗位和职责进行分发,避免无关人员过多参与。
第六章监督与考核
第二十八条行政办公室应加强对发文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发文工作评估。
第二十九条对发文工作表现优异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第三十条对发文工作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或者失职行为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对于未尽事宜,可参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第三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学校行政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