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机械工程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依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机械工程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
根据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生产技术岗位,经过深入研究,设计接近生产实际的教学项目,满足企业对汽车制造与装配人员的需求;该标准用于指导《机械工程英语》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理论实践一体化(B 类)课程,主要介绍汽车构造与汽车制造与装配方面的专业英语,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本专业的英文资料为载体,为学生在需要英语基础的汽车企业的工作打下基础,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做一体的专业拓展课程。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专业的常用英语词汇及用法。
2)了解汽车领域英语文章结构及体裁。
3)通过对英语资料的阅读、理解及翻译,掌握发动机、底盘和变速器等汽车组成部件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零部件装配作业方法。
4)通过对英语资料的阅读、理解及翻译,掌握汽车制造四大工艺的流程与交流方式。
5)通过对英语资料的阅读、理解及翻译,掌握装配线常用英语词汇。
6)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以便更好地直接从国外资料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二)能力目标
1)具备本专业的英语阅读和听说能力。
2)具备本专业的英语翻译能力。
3)具备从英语网站和原版英语装配资料中获取汽车制造及维修信息的能力,能从英文装配手册中获取信息,指导进行零部件装配工作。
4)具备通过过英文资料掌握汽车装配工具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的能力。
5)具备通过原版英语资料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潮流和业界主流技术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
六、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a.具有机械工程、发动机、汽车底盘、变速器、汽车电器、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空调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具备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行装配和调试的综合能力。
b.具有对多种车型进行装配的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
c.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及阅读能力,熟悉本专业专业英语。
d.能较好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具有项目驱动和行动导向
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把握能力。
e.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能很好地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
f.能把握汽车行业发展的潮流和业界主流技术,对汽车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
2)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
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教学资源基本要求:教材、指导书、学生工作页、教案、规范、工程案例、实物等。
2)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实训基地包含了汽车底盘和发动机等产品和设备,包含一条简易的汽车总装线,发动机装配线,仪表板和车门分装线。
3)信息化教学资源要求: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视频、翻译软件运用等。
七、课程评价与考核
为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涵盖汽车制造与装配的全过程英语词汇及知识点,考核方式如下:
八、其它说明
1.学生学习基础要求
学生需完成前阶段的学习,并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
对汽车构造有明确的认识,对汽车车身制造和汽车装配过程有较深入理解。
2.校企合作方式
与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汽车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用人关系,学生在第二学年会到工厂进行工学交替。
3.实施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制订人:陈佳审定人: ______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