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五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猪苓汤治疗
肾结石、膀胱结石
《伤寒论》第223条辨:“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
【原文解释】如果误下后出现脉浮、发热、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通畅的,属阴伤有热、水热互结于下焦,主治用猪苓汤。
在临床上,猪苓汤很好用。
解读原文的时候,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我们来看猪苓汤这个方子: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二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泽泻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个方子原方茯苓二两,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等量。
我们把茯苓,猪苓,泽泻,这三味药拿出来,把桂枝和白术加进去的时候,就是我们的五苓散。
把桂枝,白术拿掉,换成阿胶和滑石,就变成了猪苓汤了。
猪苓汤和五苓散这两个方剂,不太一样。
猪苓汤出现的时候,病人是有小便痛。
小便里面发炎,有膀胱或者是尿道结石,肾结石的时候,我们就会用到猪苓汤。
为什么用猪苓汤,因为有滑石,滑石也是攻坚的,把石头打碎,让石头滑出来。
当我们在通利的时候,从肾脏到膀胱,中间还有尿道,疏尿管。
石头通过去的时候,打碎的石头有角,很利,会把尿道刮破,所以,小便就会带血,很痛。
因此,就会用到阿胶,阿胶可以止血。
所以,我们看猪苓汤的设计多好,滑石把石头打碎,阿胶止血,然后,茯苓利中焦的水,猪苓利下焦的水,泽泻利全身的水。
这样就把全身的水集中起来,用滑石打下来,然后用阿胶来止血。
所以,猪苓汤就是一个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的方子。
只要里面出现发炎,病人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这个症状,统统都可以用猪苓汤。
五苓散也是小便不利,五苓散用在时疫。
过去经方里面用发表的
药,开发表的药剂量不够,肠胃的本来应该发到皮肤表面上,结果开的剂量不够,一部分出表了,一部分停在肌肉和皮肤中间。
所以,五苓散是收表水,表面的水没有透发的时候,五苓散把它收集起来,从小便排掉。
所以,五苓散和猪苓汤不一样,猪苓汤是直接攻下。
因此,五苓散里有桂枝强心阳来解肌,把药带到皮肤表面上去,白术收敛他的湿。
猪苓汤的煮法是先煮四味药,阿胶不用煮,用四碗水煮成两碗水,然后再放阿胶进去,待阿胶全部化了以后,就可以温服。
在临床上,肚子痛得要死,我们又不知道到底是大便堵到了还是结石。
肾结石,我们在针灸里面就说过了,就在脚的内踝的太溪穴到腹溜穴之间,太溪穴上两寸的地方去找压痛点,找到压痛点,针一下去,病人的痛立马就减轻了。
针下去痛减轻了,还是要用猪苓汤,不能说不痛了,就不吃药了。
用汤剂比较快,汤者,荡也。
猪苓汤把石头排出来的时候,一滴血都没有。
所以,猪苓汤是绝对处方。
我们在用五苓散的时候,就是要大剂的利尿,重用泽泻。
猪苓汤剂量统统一样。
所以,经方就是绝对处方,黄金比例。
猪苓汤,肾结石,膀胱结石,小便滴滴答答不通都可以用。
小便痛,可能里面是石淋,或者是尿道炎,或者是淋病都是可以用的。
例如象大承气汤把梅毒治好了,这些都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