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远古的传说(写写帮整理)第一篇:第3课远古的传说(写写帮整理)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材分析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掌握华夏族的形成、尧舜禹的“禅让”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帝和炎帝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展示:孙中山祭黄帝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教师:巍巍华夏,历史悠悠。
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
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他在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呢?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华夏民族的形成——炎黄战蚩尤教师:黄帝为什么称“黄”帝呢?展示:《淮南子》:“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
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展示:黄帝被称为轩辕氏的故事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
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展示:部落分布图教师: 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
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
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学生:涿鹿教师: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
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在长期的发展中,华夏民族形成了。
因此,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我们也自豪的自称为“炎黄子孙”。
过渡: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更是被称为“人文初祖”,这又是为什么呢?中华文明的基石-----黄帝和炎帝请同学们看13页第二段正文,归纳炎帝所做的贡献有哪些?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3)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展示: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思考: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黄帝有哪些贡献呢?学生:嫘祖:养蚕缫丝,仓颉:文字,伶伦:乐谱。
宫室、衣裳、挖井、舟车。
讨论:教材上所说的都是后世的传说,那么上述说法中有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科学?学生: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制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
说成是黄帝、嫘祖、仓颉、伶伦几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
教师:上述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个别人的功劳。
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教师:中华儿女尊祖情深。
每年的清明重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来到黄帝陵祭奠我们共同的祖先。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人文圣地,黄帝的形象,就是中华民族的形象。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无休的日子,中华民族总是凝聚在黄帝周围,一脉相承的炎黄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凝聚作用。
过渡:相传黄帝死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哪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天下为公”的时代——尧舜禹的禅让学生:黄帝死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尧、舜、禹三位部落联盟领袖,他们是通过禅让制当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展示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展示二:播放大禹治水故事视频: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
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学生讨论:(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什么制度?(2)、你认为尧舜禹属于“选贤与能”中的贤人吗,为什么?(3)、从黄帝、尧、舜、禹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教师总结:几千年来,这些关于圣人的传说盛传不衰,吸引着我们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而是他们的人格品质。
他们的宽厚待人也好、严于律己也好,感染我们的是他们“先天下人为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作为人,这难道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吗?作为社会中人,我们更需要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本课学习了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以及“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而在黄帝后相继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领袖——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领袖的。
教学反思:第二篇:远古传说教案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一、学习目标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二、内容要点炎黄部落联盟;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禅让。
三、本课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的炎帝、黄帝的发明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内容:一次,华夏大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战事连连,百姓不得生存。
华夏被分为五个大部落,其中黄帝和蚩尤的部落势力最大,黄帝因不愿看到百姓因战争而受苦,便想停止这种战争局面,所以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解决。
最后,蚩尤兵败逃跑,黄帝命应龙前往追杀,应龙不负期望将蚩尤杀死并割下蚩尤的头颅献给黄帝。
游戏规则:由老师向第一个同学小声讲述,再依次传给后面5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向大家大声说出听到的故事内容。
任务:说一说老师说的故事与口口相传后的故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过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还没有创造文字,当时的人们还不能以文字来记录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讲述着他们前辈的故事,就慢慢形成了传说中的故事。
今天,我们进入第三课的学习,从历史传说中进一步了解史前社会。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请同学们翻到书的12面,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上画下来。
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有准!1、叙述炎黄联盟的基本经过,为什么海内外华人都自称“炎黄子孙”?2、传说中炎帝、黄帝分别有哪些发明?3、什么是禅(shàn)让制?请你给大家说说大禹治水的故事。
一、炎黄联盟——华夏族的形成我们今天要讲的历史发生在什么时候?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
注释: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当时有哪些较强大的部落首领呢?2、基本情况: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
著名的部落首领。
黄帝部落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
炎帝: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部落原来生活在陕西歧山东面,后向东发展,到达今河南山东一带。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首领,神话中的武战神。
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
蚩尤已经学会用铜冶铸兵器,战斗力强大。
九黎部落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落。
那么,请大家看史料:这三大部落是和平共处还是发生了什么呢?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材料中讲到了哪几场战争?这几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呢?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炎帝部落被黄帝部落打败,后炎黄联盟,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涿鹿之战,炎黄大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过渡:炎黄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主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黄为祖先。
史料研读: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由多个民族所在组成,交错杂居。
各民族相互融合,学习、交往,形成一个新民族。
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过渡: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为什么孙中山先生给予了黄帝如此高的评价?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人文始祖找一找:传说中炎帝的发明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的?(用你学过的知识举例证明)见ppt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的?(用你学过的知识举例证明)见ppt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近年来大量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种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