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1)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3.理解晨昏线和昼夜交替的原因。

4.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时差产生的原因。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自转围绕的中心:①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② 时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③ 时针 方向旋转自转周期⎩⎪⎨⎪⎧ 以④ 为参照物,1个太阳日,时 间为24小时,转过角度为360°59′以⑤ 为参照物,1个恒星日,时 间为23时56分4秒,转过角度360°自转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 ⑥ 线速度:由⑦ 向⑧ 递减,赤道最大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照亮地球的一半 (2)昼夜的界线:⑨________线(圈)。

(3)昼夜更替的周期:24小时。

(4)昼夜更替的意义⎩⎪⎨⎪⎧温度发生⑩ 变化生物形成⑪ (生物钟) 2.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向的力。

(2)地转偏向力的方向:⑫________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3)方向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⑬ 偏南半球向⑭ 偏赤道上⑮(4)影响:河流、大气、洋流等的运动方向。

3.产生地方时(1)地方时的成因:地球⑯____________自转,不同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的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⑰________,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3)时区: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⑱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占⑲______个经度(4)区时:各时区⑳____________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5)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可以看到一条大体沿○21__________穿行的折线,它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地球自转1.下面的四幅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考查点2 昼夜交替周期2.一艘由旧金山开往上海的轮船,船上的人见到的昼夜交替周期( )A .是一个太阳日B .是一个恒星日C .比一个太阳日长D .比一个恒星日短考查点3 地转偏向力3.下面两幅图是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侵蚀严重的是( )A .都在北岸B .都在南岸C .靠近低纬的河岸D .靠近高纬的河岸考查点4 地方时4.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B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C .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D .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经线向西到________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方法技巧练一、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分析1.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方法技巧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有两点:一是纬度。

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二是海拔。

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二、如何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2.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A.先偏右后偏左B.向右偏转C.先偏左后偏右D.向左偏转(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方法技巧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的一般思路背向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使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和纬度有关。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明显。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相垂直,它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就河流而言,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背向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向左偏,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可运用手势辅助判断物体的偏转方向: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如右图)。

一、选择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完成3~4题。

3.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2009年3月1日19时B.2009年3月2日8时C.2009年2月28日21时D.2009年2月28日19时4.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

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8~9时B.14~15时C.15~16时D.20~21时5.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

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

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A.3月21日14时50分B.3月21日15时10分C.3月22日15时10分D.3月22日14时50分6.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A.a-b-c-d B.a-b-d-cC.d-c-a-b D.c-d-b-a7.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经历的昼夜更替的周期是()A.24小时B.长于24小时8.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2)站在C点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8:00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应是几点()A.19时56分4秒B.7时56分4秒C.20时3分56秒D.8时3分56秒(3)A、B、C、D四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4)A、B、C、D四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理由是什么?(5)若E为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人造卫星,则E围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比()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答案知识清单①地轴②逆③顺④太阳⑤恒星⑥15°/小时⑦赤道⑧两极⑨晨昏⑩昼夜⑪昼夜节律⑫垂直⑬右⑭左⑮不偏转⑯自西向东⑰12时⑱24⑲15⑳中央经线○21180°经线基础达标练1.B[A图从侧面看地球自转,北极点在上,因而自西向东是正确的;C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是正确的;D图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是正确的。

故选B项。

]2.C[昼夜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如果人们往西运动则所经历的昼夜交替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旧金山开往上海,是往西行,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

] 3.C[北半球向右偏→2河道侵蚀严重→即南岸(低纬度)侵蚀严重;南半球向左偏→3河道侵蚀严重→即北岸(低纬度)侵蚀严重。

]4.B[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臵相关: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②同纬度地区地理位臵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越早;③全球经度分成360°,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5.(1)20°W150°W(2)60°W(3)6时18时(4)如下图所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相关问题。

根据光照图判断晨昏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由图可知,图中晨昏线为晨线,晨线与经线重合可以判断日期,本初子午线是本题的另一关键条件,根据本初子午线和晨线的位臵,可以判断图中各经线的经度和地方时。

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图中所示的晨线的经度应是30°E,图中黑夜的经度范围应该是从150°W向东至30°E,属于西半球的为20°W 向西到150°W。

此时晨线(30°E)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00,故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应该是60°W。

方法技巧练1.(1)A(2)A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

据数值大小可确定在中纬度。

第(2)题,a处线速度介于870千米/小时和900千米/小时之间,b处线速度介于840千米/小时和870千米/小时之间,a处线速度大于b处,且a、b位于同一纬度,因此说明a处的地势高于b处。

2.(1)B(2)A解析第(1)题,甲同学在伞面内侧顺时针转动伞,乙同学从伞顶观察伞则是逆时针转动,类似在北极上空观测。

红墨水的流动就类似北半球由高纬向低纬流动的河流,流动的轨迹应向右偏。

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实验模拟的类似由高纬向低纬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但赤道上和东西方向上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没有模拟出来,同时伞的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差别也相差太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