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考试总结与反思(8篇)物理考试总结与反思篇1从试卷的知识内容上看,本次月考高二物理卷有以下几个特点:1、难度较小:全卷所有的考试内容,几乎全是使用的学案上的知识,单一知识点的考查所占比重较大,大多数题为简单题、单思维量的题,且与必修知识紧密相关,没有出现错题、怪题与严重超标的题。
2、虽说试题较简单但没有出现满分卷及众多的高分卷,高分段没有低分段学生人数多。
60分以上的同学对物理学习有兴趣,且学习主动,学法较得当;而40—60分的同学,对课本中与课标直接相关的知识点掌握较好,学案基本能按时完成。
20—40分的同学,学习物理吃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有困难;少数考20分以下的同学,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被动。
3、我任教的两个班均分差距小,2(1)班和2(2)班平均分相差很少,从本次考试看有一定的进步。
从本次月考成绩的分布特点看,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全卷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自学案例的例题和习题。
这些主题都是书面作业,并且经过仔细评估。
从试卷分析来看,分数不理想,说明学生在作业上有困难,在评价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中学生在假期未能按要求有效安排复习也是得分低的原因。
2.虽然全卷以自学计划为主线,但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充分暴露了学生对学习计划或作业本的完成有无深度的倾向。
练习册老师安排时间做,组织点评交流讨论,但是从月考来看,掌握的并不理想。
3、解题不规范。
解题不规范反映了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不科学,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浮燥情绪。
也可能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或认识不到位。
今后,从教师教学角度看,我要着重落实以下几点:1、切实引导学生从学案入手,使用学案学习,而不是只学学案。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更是要用学案教,而不是只教学案。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标准、教科书、习题三者的关系。
特别是要强调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好手头上的学案或练习册,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不能舍近求远,单从习题入手,或从辅导书入手,进行学习。
在落实课本知识的掌握上,要加大力度,增加学案的面批面改的机会,对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以求达到举一反三之效。
2、对练习册的使用问题,要充分利用备课组的活动时间,按教学进度对相关单元的习题进行取舍。
删除有错、繁难、严重超标的题目。
而对巩固知识、掌握课标要求有益的习题,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并加大检查的力度。
3、结合新教材的有关栏目,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在努力达成“三维目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物理的趣味性、实用性及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4、进一步研究学情,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认真备课。
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交流。
力求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考试总结与反思篇2紧张忙碌的高一结束了。
回首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
工作10年,教了4年高三,各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
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很多时候我感觉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
我所任教的三个班都是平行班,每个班的特点不同。
4班因为本人是班主任,很多同学有着不敢不学、不得不学的心理,因此历次考试平均分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
然而从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也就不能真正学好物理。
而且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
5班是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上课纪律很难保证的班,因此在上课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维持纪律,纪律保证了才能让那些想听课的学生有所收获。
6班是三个班中上课的感觉最好的一个,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只是课后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学凭借小聪明课后从不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要才能交上来。
三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存在“懒”的特点,懒得动笔、懒得动脑懒得总结。
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说话干扰他人。
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是老师能上好课、学生能听好课的前提,总的来说,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几个“活跃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师厉害,不敢随便说话。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
一旦发现学生不理解,及时想办法停下来听听学生的反应。
3、尽量给学生最具条理性的笔记,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去复习,有针对性的记忆。
4、注重“情景”教学。
高中物理有很多典型情景,在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它们,对于一些典型的复杂情景,我通常将其分解成简单情景,提前渗透,逐步加深。
每节课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情景”,每讲一道题,我都会提醒学生“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能画出情景图吗?”“注意想象和理解这个情景”。
5、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
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6.重视物理观念的建立和物理方法的训练。
建立物理思想和训练物理方法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
在讲解习题时,我重点分析物理过程,将物理过程形象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
素描练习是化抽象为形象和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
从高一开始就训练学生素描,比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出运动过程,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出一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过程,要求学生边看题边画,形成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一年来,我也遇到很多困难。
由于课时有限,没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要求又比较高,很多时候物理课后没有作业或者作业很少,但是一些概念、规律及情景需要学生在课下加深理解,然而很多学生所欠缺的正是课下的功夫,导致很多学生反映“一听就懂,一做就不会”。
这一点是我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物理考试总结与反思篇3初三十月份进行了第二次月考,初三物理考的内容是了解电路,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及电路故障的判断。
共29个小题,分值是100分,时间50分钟。
题型紧扣中考题型,难度适中,有梯度。
从成绩来看,总体成绩比老师预计的要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电路图的连接不注重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2)、电路故障的分析,(3)、物理量后面不带单位,如0、22A写成0、22等。
针对以上问题,初三物理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后,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此次成绩比预计的好,主要是(1)、备课组老师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在每章开始时我们都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本章的重点难点以及重难点的`突破,然后再每人负责一节的导学稿。
(2)重点题反复练习,课后典型例题在课时(10分钟)讲解。
(3)对部分拟录取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二)、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准备采取如下措施:(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检查及时,落实要到位,一定要查实查严。
(2)、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从学习方法的研究入手,改革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学习方法。
要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所有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生动地学习。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上要精读、简练、批判,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探索、总结、感受、反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我们的优点,改进我们的缺点,在物理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物理考试总结与反思篇4“紧张”的期末考试终于结束,成绩也出来了,算是给一年的教学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紧张”之所以加上引号,它其实指的是身为老师的我的紧张,而并非学生的紧张。
紧张些什么呢?从期末复习学生的情况来,任何一个老师都会紧张了。
学生一点学习积极性都没有,上课昏昏欲睡,发下的试卷也不愿意写。
甚至是上课评讲练习学生也无意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那种消极和浮燥真是让人受不了。
学生考完了之后是短期的彻底的放松,而作为老师,我们更多的是反思本次期末考试。
本次考试的试题除部分题有点脱节外,其它题无疑是一套引领学生过度到初三学习的好题目。
本套试卷十分贴近中考,体现在重基础、大跨度和发散性,在考查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其中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跨度大、题目具有全局的统领性。
能考查学生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进行再整合的能力、对比学习的能力等等。
这就使得平时扎实学习的学生考出了水平,而靠死记硬背的学生或者临济抱佛脚的学生不能得高分,所以整套试题就有了很好的区分度。
面对学生的物理成绩,我有喜有忧。
为取得进步的学生高兴,为成绩差的学生担忧。
高的有九十多分,而低的只有二十几分。
想找考得不好的学生谈一谈也找不到,学生们都放假了,估计即使能找到,他们大概已经能够背出我们教师要说的话了,考试前已经讲了无数次了。
想想这一学期以来,我在课堂上无数次的说,也找过一些学生谈话,就是告诉他们学习要刻苦,要付出,同时告诉他们要懂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有些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于是消极怠工,最后时间是耗上了,但是学习效率却下来了,然后恶性循环。
结果最后我们觉得自己付出挺多的,但实际成绩却与我们的期望有很大距离。
要改变现状,就要在“刻苦”前面加上“乐于”两个字。
学习如果是快乐的,如果你乐于钻研,你应该多自己的收获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那么考试成绩更应该不在话下。
如何让学生“乐于钻研”其实是解决我们物理教学困境的一个思路和方向。
物理学科以实验为主,与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但是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觉得我们的教学是越来越难教了,因为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与前几年相比是下降了,当然成绩也随之下降了。
面对不理想的成绩,教师多的是批评和指责,以为这样可以使之提高,其实恰恰相反。
所以我们要研究一下“怎样让那个学生乐于学物理,乐于钻研物理。
”这个问题解决了,物理成绩应该有所提高吧!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课难学,如果我们教给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基本方法,也许就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以下是我下学期要注意加强的个人觉得比较有用的方法。
1、语数是垫基石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
例如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