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篇一」小学四年级语文各单元的考试试卷分析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分析:参考人数21人,总分 1280分,最高分82分,最低分16分,平均分61分,及格率70%,优秀率21%。

本周三我们进行了四年级以来第一次语文单元测验。

可以说这次考试反映了孩子在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

从考试题目来讲,我个人认为难易适中,基本上在与高年级语文学习逐渐接轨。

从目前学生的成绩来看,比分差距较大,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重,那么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跟上队伍,而且达到优秀,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家长的配合,让我们三方联合起来,相信这种现状会尽快改变的!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分析:参考人数21人,总分 1337分,最高分84分,最低分21分,平均分64分,及格率73%,优秀率26%。

阅读能力有待提高,缺乏答题技巧。

开学来,我经常在课上训练孩子做批注,同时拿“语文同步轻松练习”上的课外阅读训练孩子们如何答题。

其实很简单,每道问题的大案都在原文中,只要读懂短文,到相应的段落里去找,然后照抄下来就可以了。

参考人数21人,总分 1267分,最高分79分,最低分18分,平均分60分,及格率71%,优秀率24%。

没有良好的答题习惯。

我发现孩子在回答短文提出的问题时,第一,不写“答”;第二,答题不完整。

这两点很重要,因为高年级答题格式都要占一定的分数比例,所以,如果以前老师没有统一的要求,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了,而且,卷子中也开始扣分了。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分析:参考人数21人,总分 1410分,最高分85分,最低分25分,平均分67分,及格率78%,优秀率29%。

经过老师的多次提醒,仍然丢题现象严重。

考试中最忌讳的就是“丢题”和空着题不做。

因为这样老师也是无能为力的,只能毫不留情的把分都扣掉。

其实“丢题”不是孩子的马虎,使孩子的能力出现的问题。

随着题量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能力较弱的孩子就会顾及不全,造成丢题。

这样的情况在今后的考试中一定要注意,而且时刻提醒自己。

否则,这个“丢题”的现象会屡次发生的。

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参考人数21人,总分 1410分,最高分83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67分,及格率78%,优秀率29%。

本次命题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准绳,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对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察。

整张试卷难易适度,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的关注了平时的训练与应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准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知识点,而且考学生身边的语文。

词语积累、句型转换、课外阅读部分、笔下生花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

参考人数20人,总分 1238分,最高分79.5分,最低分17分,平均分62分,及格率74%,优秀率24%。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题型有五类,分别是汉语拼音、字词和句子以及阅读题和作文题。

从整体题型看,这次试题非常注重综合能力的检测,以培养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学习力为主,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分析:参考人数20人,总分 1260分,最高分80分,最低分36分,平均分63分,及格率75%,优秀率23%。

总体来看,差生还是没有进步上来,要在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上多下功夫,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引导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在习作方面也要多下苦功,只有这样学生的三种能力才得到提高。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参考人数20人,总分 1180分,最高分82分,最低分29分,平均分59分,及格率70%,优秀率18%。

整张试卷紧扣命题思想,所有题目都依据新课标精神,源于课本,以本为本,又不失灵活性。

通过这样的考试,能引导老师在教学中要扎实地教好教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观整张试卷,唯一有所提高的是习作部分。

在评卷时,我们对“内容具体”这一要求适当降低了些。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试卷分析:参考人数20人,总分 1192分,最高分81分,最低分19.5分,平均分60分,及格率72%,优秀率22%。

要加强培养学生养成借助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习惯。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是二年级的重点训练项目,现在是四年级了,仍要加强训练,因为它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种方法。

而识字又是阅读的基础。

对于会读不会写的字我们常用音序查字法查。

而对于会写不会读的字我们常用部首查字法查。

三四年级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很多不会读不理解意思的字。

这就需要运用部首查字法来查字典独立识字。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参考人数20人,总分 1315分,最高分84分,最低分41分,平均分66分,及格率82%,优秀率33%。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

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在答题时做得比较好的,或者说得分较高是这么几项:看拼音写词语,联系课文填空,造句等。

另外由于作文扣分不大,学生得分也较高。

这些得分较高的题目,与学生平时的积累有很大关系,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也表明了学生进入了四年级,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知识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

得分较差的有这么几项:词语理解(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分析其中的原因有这么几个,一是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平时是不看书的,有些就在日常的书中的常用语,或者在老师口中反复讲的,却不能正确理解。

二是课文读得遍数太少,古人讲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很多内容是不要老师讲的,但这些学生平时怕读书,少读书,以至于把文中的句子顺序一改,就不知是哪篇课文了,讲得是什么意思了。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班级成绩令人担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狠抓个别学困生,争取在今后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篇二」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tuī jiàn shuǐ dào juān xiàn gōu qú bà dàomì mi jì rán bì miǎn shū cài jūn yún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分)薄壳(bó báo) 模仿(mó mú) 调转(diào tiáo)绽开(dìng zhàn) 堵塞(sè sāi) 给予(jǐ gěi)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6+2=8分)寻问生死木难壮观山外死伤1. 医生,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2. 夏天,下过了一场雷雨,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那情景真是。

3.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这次比赛,我输得心服口服,让我知道了的道理。

4. 清明时节,想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我不由顿生崇敬之情。

四、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5分)1. 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礼花绽放。

(将句子写具体)2. 球员手中的一只球牵动着千千万万颗心。

改成“被”字句:3. 山泉叮叮咚咚地流向远方,一群群鱼儿在泉水里游着。

改写成拟人句:4. 她的笑声像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仿写:像,。

5. 听了我的话,我妹妹七嘴八舌地乱嚷起来。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5+7=14分)1. 半学期来,有许多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的竺可桢、的祁黄羊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还明白了许多道理,从《》一文中,我们知道了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从《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中,我懂得了这些文章使我受益匪浅。

2. “正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你想,我收了人家的鱼,那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这两句话是说的,我能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他的品质,那就是、。

3. “ ,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句诗出自 (作者)的 (诗题)。

写一句你课外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诗“ ,。

”春天,也是植树的好季节,“多栽一棵树, ;亿万棵树连起来,。

”六、下列几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2分)1.我们首先游览著名的“园中之园”谐趣园。

2.一进园门,只见壮丽的佛香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

3.我们怀着胜利的喜悦踏上了万寿山顶。

4.清晨,我们相约去颐和园。

车上,我们兴高采烈地说着、笑着。

5.我们出了谐趣园,从万寿山南麓开始登山。

A.23514B.23415C.42153D.32415七、阅读片段或短文,完成指定练习。

(7+7+14=28分)(一)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 这段话选自课文,主要写。

(2分)2. 从文中加点的词语,我体会到了。

(1分)3. 对于诸葛亮,我会用、等成语来形容他。

我还知道、等故事也是出自(作者)写的《三国演义》。

通过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 ;还知道许多跟“三国”有关的歇后语,如“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