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自然地理南美洲

世界自然地理南美洲


序幕
侏罗纪末
主幕
中白垩纪起
帷幕
新生代
安第斯地槽褶皱运动
拉拉米运动,海沟、褶 皱山
新阿尔卑斯运动,第二次褶 皱上升、火山、断裂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 圭亚那高原
➢前寒武纪地盾;
东部高原 ➢丘陵状高原,桌状高地,向东 北方向缓倾, 300—1500m ; ➢湿热的气候。
• 圭亚那高原
➢5—30°S之间;
• 巴➢前西寒武高纪原地盾; •东:大西洋地盾 •中:陆台凹陷带
飞屋环游记
天使瀑布
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
安赫尔瀑布
又称丘伦梅鲁瀑布。位于委内瑞拉玻 利瓦尔州的圭亚那高原,卡罗尼河支流丘伦 河上。瀑布落差979米,底宽150米。
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 ,丘伦河水从平顶高原奥扬特普伊山的陡壁 直泻而下,几乎未触及陡崖,落差达979.6 米,大约是尼亚加拉瀑布高度的18倍。
3.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 对比强烈,东部地区纬度地带性,西部地区非纬向地带性。
2、南美洲气候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气候温暖湿润,它不同于温凉的欧洲和炎热的澳、 非,也区别于冬夏变化急剧,大陆性强的亚洲和北美
➢ 2.南美南洲美西洲岸冬的干季旱相气对候于南北北美延来伸2说7个温纬暖度,带夏,季向北 接比近北赤美道或。亚洲地区凉爽,同纬度的热带地区 炎热程度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亚,
➢中新生代阿尔卑斯运动 ➢分北、中、南三段
安第斯山区
• 北段 ➢条状分支
2°N
北 段
帕斯托山结
平行褶皱山 岭,其间为 山间平原或 高原
高原、裂谷
4°S
洛哈山结
安第斯山区 4°S
• 中段
11°S
➢东、西科迪勒拉 之间有宽阔山原14°S
➢16°S—28°S之 间,大山分布密 集,5700m以上的 火山锥18座多, 第二火山带。
世界最宽的瀑布-伊瓜苏大瀑布
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伊瓜 苏河与巴拉那河汇合点上游23公里 处。瀑布为马蹄形, 高82米,宽4 千米,是尼亚加拉瀑布宽度的4倍 ,比维多利亚瀑布还要宽。
悬崖边缘有许多树木丛生的岩 石岛屿,使伊瓜苏河由此跌落时分 成275股急流或泻瀑,高度60-80。
11月到3月的雨季中,瀑布最 大流量可达12750立方米/秒,年平 均流量为1756立方米/秒。伊瓜苏 河宽阔的河面,从巴拉那高原边缘 落入一个狭窄的峡谷,形成此瀑布 ,"大海泻入深渊"。水花飞溅升腾 ,从瀑布底部向空中升起近150米 的水雾,蔚为壮观。
三、主要构造地形安区
第 斯
安第斯山区 ➢长期侵蚀,顶部平缓,西坡陡
Hale Waihona Puke 山峭,南段冰川作用,沉降沦为岛
•链➢沿智;利海中央山纵脉谷,42°S以北第三
纪沉积,42°以南下沉为港湾

•➢科海西迪褶皱勒带拉; 前山和
第 斯
➢斯科贝山尔以尔梅东霍多,河;瓦和内山格罗河的安第

➢山岭、深谷相间分布;
•➢,安科宽尔阔第多盆瓦斯地山。山间为为古生代褶皱
2.对河流的影响:当地河流向东流注入大西洋,如果没有 安第斯山,有些河流就会向西注入太平洋 如:亚马孙河自西东流(地势西高东低:西为高耸的 安第斯山、东为地势低平辽阔的亚马孙平原)入大西洋,成 为了世界流域面积最大、径流量最多的大河
第三节 气候
➢5、简述亚马孙水系? ➢6、简述巴西高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太古代、元古代
地盾区、地台区
中生代 新生代
亚马孙凹陷圭亚那地盾
巴纳伊巴—侵巴帕蚀西拉时地奈期盾伊,巴盛—行巴陆拉相那沉凹积陷 大西洋地盾
科尔多瓦地盾
陆台沉降巴塔哥尼亚地盾
古生代褶皱带
加里东运动 海西运动
古安第斯山脉 冈瓦纳褶皱
巴西陆台与巴塔哥尼亚陆台之间
中、新生代褶皱带
阿尔卑斯褶皱带
南美板块与 大洋板块
的三倍半,山势雄伟,绚丽多 姿,属科迪勒拉山系,山系全 长18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 山系,阿空加瓜山为安第斯山 最高峰,海拔6959米,是世界 上最高的死火山。尤耶亚科火 山海拔6723米,是世界最高的 活火山。南美洲多火山,共有 40多座活火山。
阿空加瓜山
四、矿藏分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安第斯 山区
5、简述亚马孙水系?
• 西科迪勒拉东坡——大西洋 • 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全长6440公里,流域面 积691.5万Km²,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 ,支流数超过15000条。 • 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 • 河口200km,一片汪洋,“河海之称” • 含沙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火地岛的合恩角(南纬55°59 ′ ) 东西40个经度 南北66-68纬度
(二)海陆位置
加勒比海
太平洋 南美洲 大西洋
德雷克海峡
(三)大陆轮廓
面积:1797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15万平方 千米,不及1%
形状: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 轮廓:简单、完整,缺少大半岛和海湾
大陆主要部 分位于10°N 至南回归线 之间,5°S 处大陆最宽。
由北向南分布: 奥利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二、地形的地质构造基础
前寒武纪: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 三叠纪:南美、非洲大陆分离,南大西洋 新生代:南美南极大陆分离
前寒武纪古陆台 古生代褶皱带 中、新生代褶皱带
前寒武纪古陆台
太古代、元古代
两大硬化古陆:巴西陆台、 巴塔哥尼亚陆台
大陆热带纬 度范围广, 亚热带、温 带纬度范围 相当有限。
瓜亚基尔湾










峡 湾 海 岸
与非洲的异同
➢相似 • 纬度位置 • 形状 • 轮廓
➢不同 • 地形 • 海陆位置
第二节 地形 一、地形的基本特征 二、地形的地质构造基础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 四、矿藏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9
一、地形的基本特征 • 西部安第斯山纵贯 • 东部平原高原相间
• 巴•西塔:巴哥西地尼盾亚高原 ➢地面起伏和缓,向西、北方向 倾斜,300—1500m;
➢从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的割切 高原,海拔约300—1500m; ➢第四纪冰期影响,冰蚀地貌, 风蚀地貌
巴西高原 巴 塔 哥 尼 亚 高 原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
➢安第斯山前凹陷;
中部平原 ➢冲积平原,地面平坦, 110—120m ;
第八章 南美洲
L/O/G/O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第二节 地 形 第三节 气 候 第四节 河流与湖泊 第五节 植被、动物界和土壤 第六节 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一)四至点
东: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 西: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 北: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5′) 南: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
南美洲:以西部山脉为界,东西各不同 • 异:非1洲.南:美赤洲道和为非中洲心的对气称候分特布征对比
• 2.南美洲和非洲气候的分布模式对比
4、南美洲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对当地的气 候、河流等产生了哪些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阻止了西风带的深入,安第斯山脉西部 形成了狭长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东部却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导致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气候明显。
中部 平原
年轻褶皱 丰富多样 有色金属、非金属 突出; 铜矿、锡矿、秘矿 燃料油在北部沿海
沉积型矿藏为主 ,在新生代沉积 中; 奥里洛科平原东 部、亚马孙平原 西部有石油。
圭亚那、 巴西高原
地盾区 黑色金属、非 金属 巴西—米拉斯 吉拉斯州 “铁四边形地 区”(伊塔比 腊)
“铁四边形地区”
第三节 气候
➢河口三角洲处沼泽和岛洲, 定期泛滥。
亚马孙平原
奥里洛科平原巴
拉 普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 1亚5西0m马宽以东下孙窄;平,地原势低平坦荡,
➢有河漫滩和高位平原两部分
塔 平 原
组拉成普拉塔平原
➢凹陷地带;
➢北部多丘陵(格兰查科地区
),东部平坦,南部西向东倾
斜,冰川地貌、风蚀地貌(潘
帕斯地区)
1.热带气候为主。10个气候类型,热带类型占大陆面积的2/3 以上,热带以外的气候类型分布有限,缺乏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极低长寒气候。
2.温暖大湿陆润北,宽以南夏窄雨,为略主呈。三全角洲形除,山5°地S外附,近冬最季宽最广冷,月使的得平均 气热温带均气在候0占℃优以势上。,同占时大南陆回主归要线部以分南的大热陆带紧地缩区,,5平2°均S气已温近超 尾闾,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带的 过亚2寒0℃带;、全寒洲带降气水候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 占全洲面积的70%以上,为各洲中沙漠面积较小的一洲。
6、简述巴西高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地质构造基础:巴西陆台的一部分,前寒武纪 古老基底
• 地形:波状起伏的高原 • 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 • 河流:夏讯冬枯 • 植被-土壤:热带稀树草原-红褐色土
➢1、南美洲的气候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南美洲气候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南美洲与非洲气候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4、南美洲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对当地的气
候、河流等产生了哪些影响?

高山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带 草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亚热带
温带海洋气候
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1、南美洲的气候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 3.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未分布在内陆,而在东岸。 ➢ 4.热带范围内发育着世界上最广的高山类型气候。 ➢ 5.气候类型结构独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