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一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一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6
直方向的夹角 α=30°、β=60°,细绳右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为细绳上一光滑动滑轮,下方悬挂着重物 B。 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 擦力,求:
(1)重物 B 的质量为多少时,A 与斜面间恰好没有摩擦力作用? (2)A 与斜面间恰好没有摩擦力作用时,水平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 为多大? (3)重物 B 的质量满足什么条件时,物块 A 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 若斜面质量也为 m,斜面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 μ′满足的条件?
数为
.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 30°的夹角,两球恰好不下滑,设最大静摩擦力
解错.误.的是 ( )
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半球圆 A 和圆球 B 的质量之比为( )
A.“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比较光滑,摩擦力小 B.“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 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C、在 m 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 Fc,则 m 将不能保持匀速运动,在 m 停止前 M 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D、无论在 m 上加上什么方向的力,在 m 停止前 M 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
步骤②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 4 个和 3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 B、C 使两细线 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 B、C 的位置,使橡皮筋与细线结点 O 的位置与步骤②中结点位置重 合,记录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
求:(1)杆 AB 受到地面支持力? (2)绳 DO,EO 的拉力大小?(结果可用分数和根 号表示)
试完成:
(1)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要求长木板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
(填 “是”或“否”)
(2)为了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四个差值:
Δf1=F5-F1=0.83N,Δf2=F6-F2=0.78N,Δf3=F7-F3=0.80N,Δf4 = F8-F4=0.79N。)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sin =

cos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 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三、填空题:
13.一个实验小组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
的实验,采用如图 a 所示装置,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挂一
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实验中做
绕转轴 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将一重力为 G 的圆球放在两挡板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保持两挡板不动且挡板 B 与水平面的夹角 =60°,则球对两挡板的压力大小均为 G;
B.若挡板 B 不动且挡板 B 与水平面的夹角 =60°,当挡板 A 从图示位置逆时针
方向缓慢转动 60°,则该过程中球对挡板 A 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下表:
四、计算题 16、(10 分)小区高楼下一高档轿车被某层楼 阳台上自由下落的石块砸坏,民警在寻找肇事者 的过程中,5 楼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张从阳台水平 向外正好拍到石头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照片 中石块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 AB(径迹 AB 的长度 约为 3 块砖的厚度),已知该摄影爱好者所用相机 曝光时间设置为 0.01s, 每块砖的厚度为 7cm, 每层楼高约为 3.1m,g 取 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石块通过 B 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请你帮助民警判断,石块是从几楼落下的?
A.若测得 θ=60°时,风速 v=6m/s
B.无论风速增大何值时,θ 都不可能等于 90°
C.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相等、质量变大的球,则 θ 减小
D.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变大、质量相同的球,则 θ 不变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铰链固定着倾角为 60°的光滑挡板 A 和倾角为 光滑挡板 B,两挡板均可
2016-11-21
高一物月 11 第 1 页共 2 页
12、一斜块 M 自由静止于粗糙的水平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 m,若给 m 一向下的初速度 v0,则 m 正 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 m 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m 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Fa,则 m 将保持匀速运动,M 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B、在 m 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 Fb,则 m 将不能保持匀速运动,M 对地有水 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C.若挡板 B 不动且挡板 B 与水平面的夹角 =60°,当挡板 A 从图示位置逆时针向
缓慢转动 60°,则该过程中球对挡板 A 的压力 FA 最小值为 G/2
O
D.若挡板 A 不动且挡板 B 与水平面的夹角 =30°,当挡板 B 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水
平位置,则该过程中球对挡板 B 的压力 FB 一直增大,其压力 FB 最大值为 G 11、如图,小球 C 置于光滑的半球形凹槽 B 内,B 放在长木板 A 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在缓慢减
②.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 5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
甲所示,记录: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细线的方向、
.③.将
18、(12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 A 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倾角为 30°的静止斜面上,物
块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3 ,斜面体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绕过定滑轮 O,左右两边与竖
出小盘中砝码重力随弹簧伸长量 x 的图象如图 b 所示. (重
力加速度 g=10m/s2)
(1)利用图 b 中图象,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2)利用图 b 中图象,可求得小盘的质量为
kg,
小盘的质量会导致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14、某 同学为了测定木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如下的实
B.t1 到 t2 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 b 和 d 两个质点做变速运动 C.若 t1 时刻 a、b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 时刻两质点第二次 相遇
D.若 t1 时刻 c、d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 时刻两质点第二次 相遇 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 A、B、C、D 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 四根完全相同的轻橡皮筋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 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 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3N, 则 D 物块所受的摩擦 力大小为( )
为 1s.分析照片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0.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
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0.6 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0.3 m/s2
C、第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大小是 0.1 m/s
A. 3 3 N
B.3 N
C.6 N
D. 3 3 N
2
5.请认真分析下列图中的情景:图 a 中,物体 A、B、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 F 作用于 C 物体上,
使 A、B、C 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图 b 中,弹簧一端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与斜面体 P 连接,P 与固
定挡板 MN 接触且 P 处于静止状态;图 c 中,小车 M 在恒力 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光滑、粗糙情况未
C.“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和石头相碰时石头撞击鸡蛋的力大于鸡蛋撞击石头的力 D.“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2、如图所示,一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保持平 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 b 对 a 的支持力与 a 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石块 b 对 a 的支持力一定等于 a 受到的重力 C.石块 c 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石块 c 对 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3、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 a 和 b 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图乙为质点 c 和 d 做直线运动 的速度—时间(v-t)图象,由图可知( ) A.t1 到 t2 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 b 和 d 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 发生改变
17、(12 分)已知一质量为 10kg 的杆 AB,B 端用铰链与地面相连,使杆处于竖直状态,需要把杆拉 住,如图所示,轻质弹簧 p 水平放置,一端与 A 相连,另一端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C 相连,物体 C 的质量为 m=2kg,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μ=0.5,在弹簧作用下 C 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 于滑动摩擦力。绳 AO 与竖直杆 AB 夹角为 370;AO 与 AC 在同一竖直平面,AO、DO、EO 三根绳在另 一平面内;DO、EO 两绳拉力大小相同,夹角为 600。D、 B、E 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绳、弹簧的质量。(g 取 10m/s2 sin370=0.6 cos370=0.8)
验: ①用弹簧秤测量带凹槽的木块重力,记为 FN1; ②将力传感器 A 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木块
相连,木 块放在较长的平板小车上。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连接
小车,另一端系沙桶,不断地缓慢向沙桶里倒入细沙,直到小车运动起来,
待传感器示数稳定后,记录此时数据 F1; ③向凹槽中依次添加重力为 0.5N 的砝码,改变木块与小车之间的压力 FN,重复操作②,数据记录如
2016-11-21
高一物月 11 第 2 页共 2 页
高 2016 级第一期 11 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D 6.C 7.AC 8.BD 9.BC 10.AD 11.BC 12.ACD 13.(1)200;
(2)0.1,相同 14、(1) 否
图d
小木板的倾角 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a 中 A 受 6 个力作用,B 受 2 个力作用,C 受 4 个力作用 B.图 b 中 P 受到的外力个数可能为 2 个或者 4 个 C.图 c 中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 4 个力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