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1. 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同学们更是期待很大.如图所示为某 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的示意图,其中A 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 、800 m 赛跑的起跑点,B 点是100 m 赛跑的起跑点.在一次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 、400 m 和800 m 赛跑,则从开始比赛到比赛结束A .甲的位移最大B .乙的位移最大C .丙的位移最大D .乙、丙的路程相等2.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B .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 .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D .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3.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a ,当速度达到v 时,改为以大小为2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1x 、1t 和2x 、2t ,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 .1221t t x x = B. 1221a a t t = C. 1221a a x x = D.2121)(2t t x x v ++= 4.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自一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到达b 点,c 是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从a 至c 需要的时间为t o ,问它从c 经b 再回到c 需要时间A .0)12(2t +B .0)12(t +C .022tD .0t5.如图所示,是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 质点以2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C .B 质点前4s 做加速运动, 4秒后做减速运动D . 前4s 内B 的位移比A 要大6.在空中从某一高度相隔t 0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运动过程中:A .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甲、乙两球距离越越大,速度之差也越越大C .甲、乙两球距离变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 .两球距离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为零7. 如图所示,重80N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 ,劲度系数为1000N/m 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 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 ,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 ,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 时,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 )A .10NB .20NC .40ND .60N8.架在A 、B 两根晾衣杆之间的均匀铁丝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铁丝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夏季铁丝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B 冬季铁丝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C 夏季晾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D 冬季晾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 =2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5F N 提物体,物体仍静止,则( ) 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少5N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少5NC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5ND .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减少5N10.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体A 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水平横杆MN 的圆环上.现用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 作用在物体A 上,使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而圆环仍保持静止.用T 表示物体A 所受轻绳的拉力,则在此过程中有( )A .F 逐渐增大,T 逐渐增大B .F 逐渐增大,T 保持不变C .F 逐渐减小,T 先增大后减小D .F 逐渐减小,T 逐渐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车停下,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刹车距离.图为《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下列对说法正确的有(人饮酒后反应时间变长)( )A .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增加,刹车距离也增加B .刹车距离可作为判断车辆是否超速的一个依据C .驾驶员没饮酒和酒后都以相同的速度驾车,反应距离相同冬季夏季D .驾驶员没饮酒和酒后都以相同的速度驾车,反应距离不同12.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2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2次、第3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4m ;第4次、第5次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 ;由此可以求出(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m/s 2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0.5m/s 2C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为1m/sD .从第3次闪光到第4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6m1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楔形物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
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B ,B 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
用恒力F 沿斜面向上拉B 使静止在斜面上。
楔形物块A 也始终保持静止。
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 )A .B 给A 的压力大小为sin mg θ B .A 给B 的摩擦力大小为sin F mg θ-C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cos F θD .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 m g +14.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 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 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关于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能先减小后增大B .可能一直减小C .可能先增大后减小D .可能一直增大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5.原长为10cm 的轻质弹簧,当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 的力由两端反向拉时,弹簧长度变为15cm ;若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一人用200N 的力拉,这时弹簧长度变为 ___20____cm ,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2000___ N/m .16.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 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 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录下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D. 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 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 ′的图示.F. 比较力F ′和F 的大小和方向, 看它们是否相同, 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和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1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
(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1)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1.3___m/s 2;(2)保持小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分别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 与小车质量m 及对应的1m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 -m的图像(3)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_平衡摩擦力_.该操作是否成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34分. 按要求作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值和单位.)18.2011年12月30日,沈阳地铁2号线正式通车。
已知相距4000 m 的甲乙两站之间的线路为直线,在调试运行时,列车出站加速和进站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 2,中途保持匀速运行。
列车从甲站由静止出发到乙站停止正好用时4 min 。
某次调试时,列车从甲站出发比原定的出发时间晚了20 s,但仍保持与原相同的加速度出站和进站,要使列车仍然准点到达乙站,求此次列车出站加速的时间应为多少?20s解:设列车本次出站应加速的时间t0,列车从甲站到乙站实际用时t,列车加速出站过程的位移为同理,列车进站过程的位移为列车匀速运行的速度为列车匀速前进过程的位移为又联立解得19. 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g=10N/kg,sin37°=0.6,cos37°=0.8)求:(1)地面对雪橇的压力大小;(2)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素的大小。
解析(1)经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得:竖直方向:F sinθ+F N=mg解得 F N=mg—F sinθ=340N雪橇对的地面压力是地面对雪橇支持力F N的反作用力,所以雪橇对的地面压力:=F N=340N(2)水平方向:Fcosθ—F f=0 F f=μF由上式解得:μ==0.2420. 一质量为5kg的滑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是0.2,g取10m/s2,问:(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2)如果力F作用8 s后撤去,则撤去F后滑块还能滑行的距离是多少?21. 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10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且与水平线成30°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3 kg,求细绳对B球的拉力和A球的质量.解析: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有:所以解得: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因为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在水平方向:;在竖直方向:联立以上两式,解得:22.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A被三根细绳悬挂,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分别为mA=2kg,mB=5kg,细绳OB呈水平,细绳OP与竖直方向成37 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