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认为人际关系的实质是 ( )A.利益B.财富C.心理D.沟通2.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什么的变化所决定的。

( )A. 分配关系B. 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经济关系3.马克思对人际交往的论述,是宏观考察,它是关于人际交往的 ( )A.一般理论B.个别理论C.绝对理论D.相对理论4. 人际关系学说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 ( )A. 罗特利斯伯格B. 马斯洛C. 伯恩内D. 梅奥5.马斯洛学说的理论基石是 ( )A. 动机理论B.角色理论C.格式塔理论D.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6. 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起源于 ( )A. 角色理论B.格式塔理论C.动机理论D.相互作用分析理论7.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的产生在时间上具有 ( )A.异步性B.同步性C.前后性D.伴随性8. 人类的第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A.同族部落B.同族群体C. 血缘群体D. 血缘家庭9. 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A. 依附关系B. 雇佣关系C. 宗法关系D. 金钱关系10.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是心理因素中的()A.中级层次B.最高层次C.初级层次D.低级层次11. 以人的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交往形式,即人际交往的最高形式是()A.原始型交往B.规范型交往C.本能型交往D.原则型交往12.希望与别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就是()A.包容的需要B.控制的需要C.情感的需要D. 依附的需要13.礼貌原则的核心是()A.尊重他人B.了解他人C.理解他人D.关心他人14. 人道原则源于人道主义的()A.人性原则B.人本原则C.伦理原则D.处事原则15.利用“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未来目标相比”的方法来认识自己时,应当尽力避免出现什么倾向。

()A.自我肯定B.自我否定C.自我欣赏D.自我悦纳16. 交际学家约瑟夫·鲁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将有关自我并影响到传播的信息分为四种,比喻为四种窗格。

将其中的开放区域或公开自我比喻为()A.透明的窗格B.不透明窗格C.隐蔽的窗格D.未知的窗格17. 相互悦纳是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影响相互悦纳的因素主要是()A.交往的环境B.交往的手段C.交往的技巧D.交往者的自我形象18《礼记·中庸》所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表达了以下哪个词语的基本含义。

()A.内省B.慎独C.修养D.拘泥19.一个人在谈话时过多地使用什么语态,表明该人敢想敢为,不怕困难,甚至不怕冒险。

()A.过去时态B.现在时态C.被动语态D.主动语态20. 以下哪能一种不属于直系亲属()A.祖父祖母B.父亲母亲C.伯伯叔叔D. 岳父岳母21. 所谓朋友,是指彼此有()A.交往的人B.感情的人C.交情的人D.交流的人22. 在我国早在什么时代,尊老爱老就已被社会所认同。

()A.先秦B.汉代C.魏晋D.南北朝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被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3.研究人际关系学坚持统一性原则,主要做到以下哪几个统一。

()A.理论与实践B.物质与精神C.历史与逻辑D.多学科方法论E.历史与现实24.戈夫曼所说的不协调角色大体上有( )A.告密者B.表演者的同谋C.职业侦探D.中介人或调解人E.雇员或仆人25.在现实中,构成或影响人际关系的要素又可以区分为 ( )A.显性要素B.关键要素C. 主要要素D.次要要素E.隐性要素26.按人际关系联结的纽带划分的话,可将人际关系划分为 ( )A.血缘关系B.法律关系C.地缘关系D.业缘关系E.趣缘关系27. 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的主要技法有 ( )A.自我监督B.自我批评C.自我控制D.自我悦纳E.自我调节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8.人际关系 29.人际关系学30.角色实现31.交往手段P105 32.人际关系原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3.从理论方面来说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是什么?34.霍曼斯提出的分析社会交换过程的命题,也就是他分析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5. 物质生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6. 适度的自我暴露需要掌握哪些技法?37.简述女下属与男上司交往的技法。

五、论述题(要求提出主要观点并对主要观点进行论述。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38.试论人际关系具有增强整体效应的功能。

39.试论群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40. 请应用嫉妒心理及其特点和加强自我心理修养的相关知识对以下案例中黄某的行为进行分析。

案例简介:《女子嫉妒女医生比其漂亮剪接其头像做淫秽图片》据2005年10月29日的《大洋网-信息时报》,2005年10月14日,佛山某医院网站的“健康论坛”管理员到网上巡视,在论坛的某帖子上发现本单位一位未婚女医生的头像被剪接在几张淫秽图片上。

医院领导报警后,佛山市公安局网监支队会同南海分局网监部门迅速展开侦查,发现将淫秽图片上传到论坛的人是黄某。

随即,警方传唤了黄某。

起初,黄某百般抵赖;但民警在黄某的电脑上发现了该女医生的照片,经鉴证该照片与被剪接在淫秽图片上的相片吻合。

在证据面前,黄某承认该事件系自己所为。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38岁的未婚女子黄某与该女医生并不相识,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佛山市某医院的“健康论坛”上发现女医生的照片,觉得女医生长得比自己漂亮,心存嫉妒,遂将女医生的头像剪接到淫秽图片上,并发表到网上。

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对黄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5天并没收其用于作案的笔记本电脑一台”的治安处罚决定。

说明:案例分析题相当于综合应用题,对案例的分析可能会涉及多个知识点。

本参考答案只是对此案例的分析确定大致范围和基本内容。

考生对案例的分析难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因此,阅卷时必须注重考生创造性的独立见解,只能以此答案和评分标准作为参考。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1.A2.B3.A4.D5.A6.B7.B8.D9.C 10.B 11.D 12.A13.A 14.C 15.B 16.A 17.D 18.B 19.D 20.C 21.C 22.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3.ACE 24.ABCDE 25.AE 26.ACDE 27.ABC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9.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0.角色实现是指在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1.交往手段是交往主体为实现自己的交往目的,将自己的活动施加于交往对象而采取的方式或方法。

32.人际关系原则是人们依据人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出来的人际交往行为准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3.从理论方面来说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是(1)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学科体系;(2)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4)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界线。

34.霍曼斯提出的分析社会交换过程的命题,也就是他分析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有:(1)成功原则;(2)刺激原则;(3)价值原则;(4)剥夺——满足原则;(5)攻击——赞同原则;(6)理性原则。

35. 物质生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物质生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2)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3)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4)前代人的物质生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

36. 适度的自我暴露需要掌握的技法有:(1)控制最佳量;(2)把握深浅度;(3)注意暴露的性质;(4)掌握暴露的时机;(5)认清暴露的对象;(6)以事实为主。

37.女下属与男上司交往需要掌握的技法:(1)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2)自尊自重;(3)警惕诱惑,注意自我保护(4)尊重和关心上司,注意方式方法五、论述题(要求提出主要观点并对主要观点进行论述。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38.人际关系具有增强整体效应的功能:(1)整体效应是指组成群体的所有个体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体作用或效果。

[1分](2)人际关系整体效应的优劣、好坏或大小,既取决于组成群体的个体数量和质量,也取决于组成群体的人际关系结构。

[1分]良好的人际关系结构能够优化并增强群体的整体效应。

这是因为:(3)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形成互补[2分]互补是指群体内部通过人际交往而进行的互相学习或取长补短,从而增强或提高能力的行为。

互补行为主要体现为知识互补和性格互补两个方面:第一, 知识互补。

知识互补主要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互相补充。

第二, 性格互补。

性格互补是指具有不同特点的性格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产生合力[2分]“合力”是指若干个体能力的结合所产生的总体作用。

群体的整体效应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整体效应大于个体之和,整体效应等于个体之和,整体效应小于个体之和。

增强整体效应,就必须认真研究并注重优化人际关系的结构。

第一,增强整体效应必须加强内部的人际沟通,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增强整体效应必须在群体内部明确并统一奋斗目标。

(5)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激发潜能[3分]人际交往之所以会激发个体的潜在能力,是因为其中存在着相互激励的因素。

相互激励的因素主要有:第一,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具有制约、规范作用。

第二,人际比较。

即通过与周围的人进行对比,来正确地评价、认识自己。

人际比较,在大多数情形下,会产生一种激励竞争的结果,促进学生们的智力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第三,参与竞争。

人们在竞争状态下,其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竞争能够增强整体效应。

这是因为在竞争条件下,人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动机强烈。

其二,效率提高。

39.群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群体之所以能够对人际关系具有影响。

这是因为群体内成员最容易具有相似性;群体内成员最容易接近;群体不仅有利于群体内人际关系的和谐,还有利于内部成员与其它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的建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