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调整设备管理理念及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为生产经营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保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作业公司各班组对设备的管理。
3职责
各班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本班组设备的分级划分。
各班组班长负责对设备分级划分情况进行审核。
4工作要求
设备等级划分
划分的依据:综合考虑设备的自身因素(设备原值、设备用途)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对安全、生产、成本的影响),确定设备等级划分标准。
划分的范围:作业公司所有设备资产以及使用的业主设备。
划分的方法:采用矩阵分析法进行设备等级划分,将设备划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个级别。
划分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设备自身因素的分值。
设备自身因素分值的计算方法:设备原值、设备用途两个方面分值的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示例:如一台设备,该设备原值为9万元,对应原值分值是4;该设备为一般生产设备,对应设备用途分值是3;则按照计算方法,该设备自身因素分值是:(4+3)/2=。
第二步: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关键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安全、生产、成本三个方面影响程度的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示例:如一台设备,该设备存在低风险,对应安全影响程度是3;该设备事故、故障对生产有严重影响,对应生产影响程度是5;该设备每年维保、检修费用在5000元-10000元之间,对应成本影响程度是4;则按照计算方法,该设备关键影响因素影响程度是:(3+5+4)/3=4
第三步:确定设备等级
确定设备等级的方法:根据设备自身因素的分值和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两者在设备等级划分标准矩阵中的交点确定设备等级。
示例:如一台设备,该设备自身因素的分值为,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4,则根据设备自身因素分值和关键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两者在矩阵中对应的交点确定该设备是:关键设备。
设备等级划分评价工作应由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并且至少每年评价更新一次,确保设备分级合理、客观和保持最新状态。
结合公司设备特点,采用是非判断法,将特种设备以及在公司范围内发生过事故的设备统一定义为关键设备。
设备分级管理
管理责任。
建立、完善关键设备的管理措施并抓好落实。
全面掌握本班组设备的运行动态,对区域内设备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汇报(汇总)需要上传下达的信息。
管理内容。
依据公司《MN-01-01 设备管理办法》并结合设备分级管理思路,针对不同级别的设备制定了不同的管理策略,并重点细化了各级设备使用环节的最基本的管理内容和要求,详见下表:
5附则
5.1本规定由作业公司班组建设办公室负责解释。
6附件
设备等级划分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