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课题名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建设规划
一、课题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
1.1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在西方,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Sokrates)的“助产术”。
德国教育家和教学法革新家拉特克(W·Ratkel)最先使用“教学艺术”对其教学理念进行表述,爱培根思想影响,提出了“发现了根据天性而实施的教学艺术”,创建了他的关于教学原理的理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出“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前苏联休金娜(Г.И.шукиной)的“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条件下都会表现出来的客观规律性。
”;英国高等教育理论家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的开篇演讲中就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
”;雅斯贝尔斯指出:“没有人能够不亲身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而能真正在大学里面教育好学生。
”。
1.2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从1949年的11.7万,到1978年的86.7万,而到了2017年则达到了3779万。
吴岩提到,2019年年底,中国高等教育将迈入普及化的门槛。
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供给体系,专业齐全、类型多样、区域匹配度高。
目前,中国拥有92个本科专业类、630个本科专业、56818个本科专业点,有1243所高等院校举办本科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了1648.6万,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84.2万。
从这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本科教育的巨大压力,一旦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受益面非常地广泛。
去年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宁波主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的论坛主题是“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
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怎么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怎么建设一流本科?”的问题。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席卷全球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工科建设的提出正是对这一挑战作出的积极回应[1]。
所以把握住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势,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的行动势在必行。
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向“普及化”方向发展,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己得到社会的普遍共识。
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研究者们越来越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数量的发展上,更重要的是质量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话题是世界性话题。
20世纪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各个方面进行着频繁的改革,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需要富有创造力、
复合型、国际性、开放型、适应与应变能力强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人才是构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当今、国际竞争实质表现为人才竞争,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国人才战略的核心。
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课程质量是高校培养人工作的一项基础研究,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核心部分,高等教育课程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在质量保障领域,把教育课程的改革、改善与发展放在核心地位上来研究。
特别是本科阶段的教育,它既是社会用人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基石,因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规格、质量,基本是由培养人才的课程模式来决定的,所以,可以说本科阶段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
高校学校本科课程的金课建设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项目。
1.3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项目负责人2016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CDIO理念下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究》将工科理念的CDIO教学柜式应用于毕业设计教学,是对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总结。
在本科课程改革“淘汰水课,建设金课”的趋势下,结合江西省VR虚拟产业打造需求,我校针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提出了虚拟仿真“金课”建设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在2020年将进行分方向培养,虚拟现实已经是专业的重要分支。
在校级精品、核心课程和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的资源整合下,将《设计美学》、《中外经典设计案例赏析》、《定格动画》、《泥塑造型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MD虚拟服装展示设计》作为第一批“金课”建设,以期培育出具备实践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6个项目“虚拟仿真金课”的尝试性建设,是开启我校教育改革的新道路——逐步淘汰掉陈旧性、低阶性、不用心的水课;同时进行高阶性、创新性且具有高挑战度的“金课”建设,解决了现在传统教学体系与新工科建设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学生艺术理论与实践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培养符合新工科建设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推动新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贴近企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同时虚拟仿真金课还能降低某些实验的实验成本和风险。
进而不断完善我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增大我校的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活页·4·
六、研究框架(对研究假设做出的逻辑推导关系说明,可图示,也可文字表达)
活页·5·
七、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法:阶段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建设调查,收集一手资料。
文献检索法:通过数字网络和图书馆对相关院校相关专业的虚拟仿真金课建设理论资料进行有目的性的收集、整理。
研讨论证法:主要解决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科学性讨论。
系统分析法:分类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建设找到有效的方案。
八、研究步骤和时间
2020.01-2020.06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建设规划
2020.07-2020.12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标准制定论文发表
2021.01-2021.06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第一阶段,论文发表
2021.07-2021.12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第二阶段,研究报告
2022.01-2022.12虚拟仿真“金课”的验收成果,论文发表
九、主要内容和最终成果
(1)系列论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标准制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成果分析》
(2)研究报告。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的验收成果》
活页·6·
十、后续研究计划(可不填)
十一、学科组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活页·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