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民防知识宣传手册

人防民防知识宣传手册

目录第一章防空知识 (1)第一节人防基础知识 (1)第二节人防工程知识 (3)第三节防空袭知识 (4)第四节核武器的防护 (6)第五节生物武器的防护 (8)第六节化学武器的防护 (9)第二章灾害防护知识 (14)第一节气象灾害防护………………………………………1 4第二节洪水灾害防护………………………………………27第三节地震灾害防护………………………………………30第四节火灾防护知识………………………………………3 6 第三章安全防护常识 (44)第一节交通安全知识………………………………………4 4第二节安全用电常识………………………………………49第三节燃气使用安全知识…………………………………5 1人防民防知识宣传手册第四节化学事故防护知识…………………………………5 4 第四章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59)第一节流行性感冒…………………………………………59第二节病毒性肝炎…………………………………………60第三节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61)第四节狂犬病………………………………………………6 2第五节非典型性肺炎………………………………………6 3第六节鼠疫…………………………………………………6 3第七节霍乱…………………………………………………6 4第八节流行性出血热………………………………………6 5 第五章意外伤害急救常识 (66)第一节酒精中毒的家庭急救………………………………6 6第二节急性中毒(食物中毒)急救方法 (67)第三节崴脚五步急救方法…………………………………7 2第四节身体抽筋的急救方法………………………………7 4第五节鱼刺卡喉的急救方法………………………………7 4第六节鼻子出血急救方法…………………………………7 5第七节高空坠落急救方法…………………………………7 6第八节饮用水事故急救方法………………………………77第九节溺水的急救方法……………………………………78第十节切割伤的急救方法…………………………………79第十一节骨折的急救方法…………………………………80第十二节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8 1第十三节猝死的急救方法…………………………………8 1 第六章家庭急救箱应备齐15样 (84)人防民防知识宣传手册第一章防空知识第一节人防基础知识●人民防空的内涵人民防空是以阻止敌人空袭兵器发挥效能和消除敌空袭后果为手段的防空,是政府动员并组织人民群众为防备敌人空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它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

●人民防空的任务根本任务: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与敌人的空中袭击作斗争,以此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斗潜力。

平时任务:宣传贯彻人防法规;组织制定城市防空袭方案、人口疏散计划及各项保障计划;组织制定城市主要目标的防护建议;组织编制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加强人防工程、通信警报、群众防空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开展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积极参加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抢险救等。

战时任务: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宣传动员,适时发放空袭警报,及时组织群众疏散、隐蔽,指导群众开展互救自救;组织群众防空组织开展抢险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配合城市防卫作战,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人防教育的意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意义人民防空教育,就是组织教育人民,使之学会在各种危害应急条件下的防护知识和生存技能,具有重要意义:(1)人民防空教育是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现在还仍然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战争威胁。

特别是随着高技术兵器装备的发展,敌人空袭兵器的投射能力和破坏能力日益增强,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性能不断改善,敌对势力利用领土、领空、领海争端,挑起民族、宗教矛盾,破坏祖国的团结和统一等。

人民防空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民在和平时期的警惕意识,通过人民防空教育,可以使广大人民关心人防建设,增强全民团结,激发全民斗志,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2)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的整体防护能力。

人民防空是全体人民有组织的自觉行动,人民防空的各项准备工作要通过广大群众积极而正确的行动。

通过人民防空教育,全民动员和参与进来,有利于形成整体的防护能力,实现防空的目的。

(3)人民防空技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能直接发挥作用。

战争灾害和自然灾害都对人们造成突然性危害,常规炸弹爆炸和核冲击波对人员和建筑物的毁伤效应与地震有相似之处,核爆炸辐射效应和火灾危害,放射性污染和核泄露事故,生物危害和传染病流行,化学武器袭击和工业毒物泄露等都有相同的地方。

所以,人们防空技能在平时的灾害事故中是通用可行的。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人民防空教育涉及的知识面广、特点突出,学习的防护生存技能实用性强,既有利于居民增长知识,又有利于居民锻炼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可以促进居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人防法律依据●人民防空的主要法律依据人防民防知识宣传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我国防空工作的最重要依据。

它是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7年1月1日实施的。

公民在人防中的权利和义务●《人民防空法》中关于公民在人民防空中的权利和义务权利:获得人防信息咨询、疏散指导、工程掩蔽或紧急救援帮助的权利,接受人防教育的权利,个人投资人防建设享受国家或城市规定的优惠政策的权利等。

义务:按规定建设防空地下室,根据需要参加人防专业队,遵守人民防空管制规定,不占用人防通信频率,不损坏人防设施或在工程出口堆放杂物、不在工程内部乱倒废物、影响工程使用等。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职责利用各种方式教育、训练居民,使居民学会在平时事故、灾害、恐怖事件和敌人空袭中保护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知识与防护技能;建设人防设施并进行防空准备;指导居民在战时能从掩蔽、疏散和其他途径获得安全保护等职责。

第二节人防工程知识●什么是人防工程人民防空工程简称人防工程,是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通常有:地下指挥所、地下物资库、地下医院、地下通信站、地下人员掩蔽所、地下人防专业队伍工程等。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民防工程,平时利用民防工程不得影响其防空效能。

人防工程很厚的被覆层,它能不同程度地抵御冲击波、热辐射、核辐射和常规爆炸碎片等各种杀伤因素。

有三防(防冲击波、防热辐射、防核辐射)设施的还能防止毒剂、放射性和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对人员的危害。

人防工程配备有防爆活门、防护门、滤尘器、滤毒器等设备设施。

●人防工程使用的要求战时,人员使用人防工程,要遵守以下规则:1 、进人时要尽量缩短时间。

2 、儿童、老人应有专人照顾。

3 、听从工作人员的疏导,按标志方向行动。

4 、要安静,少活动,以减少氧气消耗。

5 、严禁使用明火,不吸烟。

6 、节约用水,保持工程内的清洁卫生。

7 、不要乱动工程内的防护设备。

第三节防空袭知识●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防空警报是战时防空袭、平时防灾行动的信号。

1、防空警报的识别:根据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分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1.预先警报:用途:预先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鸣叫方式:鸣36秒,停24秒,3遍为一个周期。

2.空袭警报:人防民防知识宣传手册用途: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

鸣叫方式:鸣6秒,停6秒,15遍为一个周期。

3.解除警报:用途: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鸣叫方式: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战时民众防护行动1 、空袭前的准备(1)了解现代空袭兵器的基本知识,譬如各种不同的轰炸机及导弹的外型,识别不同国家飞机符号等。

(2)熟悉周围的防空隐蔽设施,明确疏散隐蔽路线。

(3)准备好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如手电筒、饮用水、急救包等。

(4)房间的玻璃窗均应贴上“米”或者“井”字形的胶带或者布条等,以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2 、空袭时的防护行动(1) 听到预先警报时,应立即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切断电源,携带准备好的生活必需品,照顾老人和小孩,迅速有序地进人指定的人防工程。

(2)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当就近进人人防工程隐蔽。

如情况紧急无法进人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在街上:车辆应迅速靠边停下,行人要就近进人防空地下室、地铁车站或者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底层等处隐蔽。

不要在高压电线、油库等易燃易爆危险处停留。

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以及车站、码头等所有的人员要服从指挥,有序地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乱、拥挤和乱跑。

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5 层以上)的底层、走廊及底楼楼梯底下,或者在跨度较小的独用卫生间、厨房间等处藏身。

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趴在床下、桌子下或蹲在屋角边,切勿站在窗口、阳台上。

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边干枯沟渠、土堆旁及大树下疏散隐蔽。

当发现有炸弹在你附近投下或爆炸时,应当迅速就地卧倒。

3 、空袭后的救护。

听到解除空袭警报鸣响后,应当有序离开人防工事,积极参加抢救,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

●防空袭斗争的主要手段防空袭斗争的主要手段为“走、藏、消”。

走:即由平时转人战时状态时,根据上级命令,适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隐蔽。

藏:即组织城市首脑机关、重要经济目标附近和次生灾害波及圈内的人员以及重要目标、重要物资进行快速的隐蔽,疏散和搬迁。

消:即组织人防专业队及时消除空袭后果。

第四节核武器的防护核武器是利用原子弹核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起杀伤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统称核武器。

核武器可制成弹头,装在火箭上射向目标,可以从陆上发射或从水面舰艇发射,也可以由潜艇在水下发射。

核武器还可以制成炸弹由飞机空投,制成炮弹由火炮发射,或者制成地雷、鱼雷等。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空中爆炸、地面爆炸等几种。

不同的爆炸方式,其杀伤破坏效果是不同的。

其共同特点是依次出现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

空爆的杀伤破坏特点是:杀伤地面人人防民防知识宣传手册员,破坏地面目标及工矿、交通枢纽和城市建筑等,并形成一定的放射性沾染。

地爆的杀伤破坏特点:破坏地面或地下的坚固目标,杀伤工事内人员,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沾染。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核放射性沾染等5种。

前4种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产生的瞬时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可以持续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1、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

具有大量热能,直接照射无隐蔽人员会造成烧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