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家庭教育》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
2.家风指一个家庭在多少代的蕃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传统。
二、简答1、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答:第一,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
第二,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
第三,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
2、简述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答:首先,家庭教育也承担着为社会造就人才的任务。
其次,家庭教育也承担着传播道德行为规范的任务。
三、论述1、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家庭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答: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一样是主动的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人的身心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一般认为是从出生以后开始的。
其实从没出生就开始了。
就是“胎教”孕妇精神愉快,思想开朗,情绪乐观,心情平静,生活有规律,对胎儿生长发育就有益处,出生后父母的抚摸,亲吻、照顾、情感交流不有使新生儿产生的强烈反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人生以后家庭教育的开始。
早期家庭教育不仅对人的思想品德成长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人的智力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中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家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来对待。
父母对子女的终生负责。
总之,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促进着每个人的成长有进步。
2、试述我国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优势:1、广泛的群众性。
2、强烈的感染性。
3、鲜明的针对性。
4、天然的连续性。
5、固有的继承性。
6、内容的丰富性7、方法的灵活性局限性:1、家庭教育的条件不平衡2、家庭教育容易感情用事3、家庭教育比较封闭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家庭教育》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家庭结构:指的是家庭诸分子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
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身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
2.家庭生活方式:指的是人们在家庭中的生活活动的典型形式,包括家庭生活观念、家庭生活活动和家庭生活条件三个基本要素。
二、简答1.简述影响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影响因素答:第一,家庭的根本利益。
第二,家长的经历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第三,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
第四,家长的职业。
第五,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
第六,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
2.简述学龄前儿童家庭德育的内容答:大体有: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讲究卫生、不打架、不骂人、诚实、勇敢、有错认错、知错改错等等。
3.试述青少年儿童家庭美育的内容答:第一,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享受美的能力;第二,培养孩子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培养孩子高尚的精神情操。
4.简述家庭美育的任务答:家庭美育的任务有:(1)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艺术作品的美;(2)布置优雅的家庭生活环境,陶冶孩子的情操;(3)给孩子的穿着打扮朴素、大方、美观以感染孩子;(4)让孩子参加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
三、论述1.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教育有什么影响?如何发挥期望的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受到的激励作用越大,对自己成就的愿望也越强烈,结果会导致他们学业成绩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如果家长对子女没有什么期望,任期自由发展,子女也不会有上进的愿望。
正确发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在一定限度内,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越大;但绝不是说期望越高越好。
如果这种期望带有盲目性,超出了孩子的实际发展能力,这样的期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危害。
因此,在教育孩子时,须做到科学理智,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自身的能力,不能盲目攀比。
2.试述家庭智育的任务答:主要是:第一,进入早期智力开发,学习民族语言和社会生活常识;第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第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第四,开阔孩子的知识眼界;第五,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或辅助;第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3.谈谈自身家庭培养目标的确定依据,分析有哪些不妥之处。
答:(根据自己的实际回答)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里央父母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工作。
由于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而家庭不是专门教育机构,家长不是专职教育工作者,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向,背离正确的教育原则,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彻底失败,家庭教育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家庭教育的任务相当繁重,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
2、家庭教育条件千差万别。
3家庭教育是一种相当长的过程,因此,进行家庭教育,自始至终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处理和解决子女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必须持正确的教养态度。
这些原则和依据,是根据一般的规律,身心发展特点和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提出的。
四、分析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父母闲暇了,高兴了,子女就是有不好的事,也纵容他;忙不过来了,不高兴了,子女就是有好事,也瞎骂一阵,乱打几拳。
这又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了。
”请指出案例中父母教育的问题所在,并加以分析。
答:(一)这是家庭教育中父母易感情用事的典型表现。
第一种偏向指的是娇惯溺爱。
第二种偏向是操之过急克服这种现象的做法:加强自身修养,要有理智,自觉克制无益的感情冲动,保持冷静,注意科学教育孩子。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家庭教育》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家庭教育的方法这是指家长在对子女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2.直接暗示它是由暗示者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3.间接暗示是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为中介,将某一种事物的意义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有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4.反暗示是指家长利用外界刺激物的信号引起相反的反应的一种教育方法。
5.自然后果惩罚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不对其进行直接惩罚,而是让其从犯错误中接受惩罚和教育。
二、简答1.简述家庭教育中的原则答: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指根据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在总结成功家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主要有以下的具体原则:1)理智施爱爱而不娇;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3) 态度一致教育统一。
2.简述家庭教育的方法答:一、家庭环境,熏陶渍染;二、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三、树立榜样,形象影响;四、实际锻炼,切身体验;五、表扬奖励,正面鼓励;六、批评惩罚,严格要求;七、暗示提醒,简便易行;八、课外阅读,加强指导;九、收看电视,加以节制;十,生活秩序,井井有条。
三、论述1.试述理智施爱,爱而不娇的内涵答:1.严格要求,不能一味迁就;2.爱子女的动机和效果统一;3.从子女的长远利益出发。
2.家庭教养态度在家庭教育中有什么重要意义?答: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
父母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3.违背家庭教育中“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有什么危害?答:如果不考虑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恨铁不钢”,操之过急,硬是把大量的深奥的知识一下子灌给孩子,这对于身心发展水平还很低的孩子来说,就如同用一桶水倾注在嫩弱的幼苗上,势必会把他淹溺至死。
4.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科学地运用批评惩罚的教育方法答:一,首先必须端正批评惩罚孩子的目的;二,批评惩罚必须公正合理,恰如其分;三,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四,惩罚不是体罚;五,正确对待和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
四、分析(一)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早成才,成大才,有的家长对孩子盲目地进行“过度教育”,强制孩子实行“早餐”“多餐”。
在孩子刚刚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识字,算算术、背古诗、学外语;孩子还未上学就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上知识;孩子上学后,学完学校的功课回家还要吃“小灶”、吃“偏饭”,请家庭教师给孩子教更深更难的知识,参加多种课外学习班如音乐、绘画等等,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给喘息的机会,恨不得把孩子迅速培养成为一个神童或无所不知的全才。
在家庭教育中的这种做法是否恰当,违背了什么家庭教育原则?应该如何去做?答:这种做法不恰当。
它违背了家庭教育中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根本上违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应该如下这样去做:1.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2.不操之过急,循序渐进。
(二)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当着严厉家长的面,就象耗子见了猫,有话不敢说,有理不敢申,当着温和宽容的家长的面,则象换了一个人似的,言行放肆,为所欲为,对家长的管教置之不理。
请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什么危害?在家庭教育中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答:这是家长对待子女教育中态度不一致教育不统一形成的。
易形成孩子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养成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等不良习惯。
家庭教育中必须遵循态度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
具体做到:家长对待子女态度一致,一视同仁;对待子女的态度一以贯之。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家庭教育》作业(四)一、名词解释1.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2.超常儿童:主要是指智力发展或某种才能显著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
3.寓教于喻: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或某一道理,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便于弄懂弄通。
这就是“寓教于喻”。
二、简答1.简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具备的能力。
答:一、首先要有了解子女的能力;二、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三、要有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简述超常儿童的教育措施。
答:第一、要正确估价自己的孩子;第二,开发智力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第三,发展孩子的特长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四,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激发儿童求知的兴趣;第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第六,头脑清醒,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荣誉。
3.简述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
答:主要有:一、家庭访问;二、家长会议;三、家庭教育咨询;四、家长委员会;五、利用各种宣传工具。
三、论述1.试述独生子女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答题目要点,须根据课本的内容适当展开论述)独生子女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第一,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的地位极高,家长往往视为“小皇帝”“小太阳”,一家人像众星捧月一样。
全都围着他转。
而独生子女很容易习惯这种特殊的地位,变成家庭里真正的暴君.这对孩子对家长都是有害的。
所以家长要把孩子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让他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使之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地位和身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对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
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
家长对子女都是“望子成龙”心切,当今社会,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都在上各种兴趣班,有些孩子要上好几个兴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