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技术与应用
应用
2 磁悬浮列车
应用
3 磁悬浮鼠标
优点:可以预防并治疗腕管综合征。
应用
4 超引力磁悬浮蓝牙音箱
优点:真正的360°全景音效;0共振无损音质。
应用
5 磁悬浮台灯
优点:照射效果好。
参考文献
[1]汤双清.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机床与液压,2009.12. [2]徐晓美,朱思洪.磁悬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5年11月. [3]毛宝华,黄荣等.磁悬浮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J].交通运输信息与工程, 2008年2月. [4]彭晓平.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及技术基础探讨[J].内江科技,2006年第八期. [5]张金平,张奕黄.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及现状[J].交通科技,2002年第6期. [6]陆一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及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1卷第6期. [7] 磁悬浮支撑技术(PPT),网址: /view/d3155dbdad51f01dc281f1dd.html [8]曾励,磁悬浮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现状(PPT).网址: /view/bfc42018cc7931/ [10]这些磁悬浮产品在你身边.网址:/a/20150203/012240.htm [11]张维煜等.磁悬浮轴承应用发展及关键技术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15.6. [12]陈明明.磁悬浮轴承 支承参数的辨识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3]周树名.磁悬浮技术的分析及应用探讨[J].机电车传动,2016年第3期.
传统轴承
磁悬浮轴承
应用
1 磁悬浮轴承 1 2
3
1.电磁铁型磁悬浮轴承 2.永磁铁型磁悬浮轴承
3.混合型磁悬浮轴承
应用
2 磁悬浮列车
分类
磁悬浮列车根据所采用的电磁铁种类可以分为常导吸引型和超导排斥型 两大类。 常导吸引型 常导吸引型磁悬浮列车是以常导磁铁和导轨作为导磁体 ,用气隙传感器 来调节列车与线路之间的悬浮间隙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其悬浮间隙大小 在10mm左右,这种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速度通常在300~500 km /h范围内, 适合于城际及市郊的交通运输。德国主要采用这种系统。 超导排斥型 超导排斥型磁悬浮列车是利用超导磁铁和低温技术来实现列车与线路之 间悬浮运行的,其悬浮间隙大小一般在 100mm左右,这种磁悬浮列车低速 时并不悬浮,当速度达到100 km /h时才悬浮起来。它的最高运行速度可 以达到1 000 km /h,当然其建造技术和成本要比常导吸引型磁悬浮列车 高得多。日本主要采用这种系统,与本国的这种地质条件有一定关系。
超导磁悬浮技术
分类
1 主动磁悬浮技术
采用闭环主动控制方式使悬浮体的姿态、动静态特性等 达到期望要求。即:连续地或断续地测量悬浮体的位置, 通过伺服装置迅速地控制场力,使悬浮体相对其要求位 置的偏移不超过应许的范围。
主动磁悬浮系统,是由转子、 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4部分 组成,其中执行器包括电磁铁 和功率放大器两部分。
《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 》
主动磁悬浮系统
分类
2 被动磁悬浮技术
不另外提供控制能源,靠自身磁场能量支承悬浮体。 又叫无源悬浮。 ① 电磁式:通过调整自身激磁电路本身参数来实现固有 稳定的悬浮。 ② 永磁式:利用永磁体提供磁场能量悬浮物体。
电磁式磁悬浮组成图
永磁磁悬浮直流电机
分类
3 混合磁悬浮技术
为了提高无源悬浮的刚度,或者,因为无源悬浮仅 在偏离要求位置一定的范围内稳定的,可以将伺服控制 叠加在无源悬浮上,即有源和无源混合组成主动控制的 混合磁悬浮系统。 U
优点: ① 一是完全无磨损、无污染,可在 真空和腐蚀性介质中长期使用; ② 二是完全无机械摩擦,功耗小、 噪声低、效率高,不需润滑和密 封,可用于高速工程,解决高速 机械设计中润滑和能耗的问题。
x, F
x0
U
分类
0 1 磁悬浮 技术类型
主动磁悬浮技术 0 2
被动磁悬浮技术
0 3
混合磁悬浮技术主动磁悬浮工作原理图
分类
4 超导磁悬浮技术
超导磁悬浮的机理是导体的抗磁性,超导体在处于超 导态时,将阻止外磁场的穿过,从而实现超导体在磁场中 的悬浮。当T<Tc 时(Tc 为超导的临界转变温度),导体 为超导态,导体处于无电阻状态。
超导式磁悬浮系统组成
应用
1 磁悬浮轴承
从本质上说,任何一个磁悬浮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一个 磁浮轴承问题,其机理基本一致,研究方法也类似。
《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 》
磁悬浮技术及应用
第7组:陈毅 焦松龙 陆帅锋
目录
1
定义
2
分类
3
应用
4
参 考文献
定义
磁悬浮技术(electromagnetic levitation,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简称EML技术(或EMS技 术),是指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物体悬浮的一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