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力无线专网建设与测试_李垠韬
电力无线专网建设与测试_李垠韬
测试结果:
表 1 传输信道误块率测试结果概率分布表
预期结果:信令监测仪上察看消息流程正确; RRC 连接 成功建立,UE 处 于 RRC_CONNECTED 状态。
测试结果见表 2。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系统中消息流程正确,当 UE 向基站发起 RRC 建立请求后,基站与 UE 之间 的 RRC 连接成功建立,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 4.重传次数测试
示,从信号强度图可以看出,基站附近的信号强度 较强,高于 -70dBm,离基站较远的无遮挡区域信 号强度也较强,局部有建筑遮挡区域的信号较弱, 但不影响终端接入系统。
2.业务道路测试
[参考文献]
[1]曹津平,刘建明,李祥珍.基于 230 MHz 电力专用频谱的 载波聚合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2).
二、电力无线专网概述
(一)技术特点 电力 TD-LTE 专网系统以电力实际情况和业 务需求出发,采用 4G TD-LTE 核心通信技术,包括 正交频分多址(OFDMA)、载波聚合、干扰协调、全 IP 组网、端到端两级加密、自适应重传等技术,具 有覆盖广、容量大、时延小、安全高、演进性强等特 点。 电力 TD-LTE 专网系统所采用的载波聚合技 术,能够将频段离散的窄带频点资源聚合形成宽
带资源,提供宽带的数据传输能力。同时,该系统
采用 OFDM、高阶调制、高效编码等 LTE 新技术,
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和系统抗干扰能力,能够充分
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
图 1 网络架构
20
所示,包括终端、接入网、核心网和操作维护中心。 终端主要用于对电力终端的数据进行无线传
输,并将业务主站的控制命令传送到电力终端。 接入网提供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无线链路。 核心网主要负责信令控制、数据处理和传输、
图 5 路测打点图
延,并计算出平均时延;从服务器侧 ping 终端 UE, 在[-50dBm,-110dBm]之间的多个定点位置,反复
ping 100 次;记录每次 ping 时延,并计算出平均时 测试用电信息采集数据业务。测试结果表明信号
延。
强度在[-50dbm,-105dbm]之间是用电信息采集业
(一)室内测试 1.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主要由业务主站、核心网 EPC、交换 机、网管 eOMC、接入网 eNodeB、通信终端 UE 和电 力业务终端构成,连接关系如图 4 所示。其中业务 主站和 EPC 之间、交换机和 EPC 之间、交换机和 网管 eOMC 之间、eNodeB 和交换机之间均可采用 以太网连接,UE 和 eNodeB 之间采用无线连接,UE 和电力业务终端采用符合电力通信规约的有线方 式连接,详见图 4。 2.传输可靠性测试 测试目的:对已经安装的 UE,长时间观察通 信误块率(BLER),分析系统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测试条件:eNodeB、终端、EPC 设备工作正常; 终端已注册成功。
规划路线进行信号强度测试。路测系统能够记录 车载终端的 GPS 时间、经纬度以及信号强度,并能 将 GPS 时间、经纬度与终端记录数据进行正确关 联,为终端记录数据提供地理位置信息。
某县级电力无线专网路测打点图如图 5 所
五、总 结
电力无线专网作为光纤通信的有效补充,解 决网络末梢终端的通信接入,适合终端数量少且 分布不集中的县级网络建设。本文给出了电力无 线专网的规划方法,并以建设案例介绍了电力无 线专网的建设和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表明,电力无 线专网可为用电信息采集等数据业务提供可靠的 通信通道。
2014 年第 05 期 (总第 162 期)
沿海企业与科技
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NO.05,2014 (Cumulatively NO.162)
电力无线专网建设与测试
ÁÂÆÃÇÄÈÁÅÆÂÈÃÉÄÉÁÂÇÈÄÁÂÇÈÉÅÁÂÃÇÈÉÄÁÆÂÅÃ 李垠韬,袁卫国,宋伟,常沛
[摘 要] 电力无线专网从电力业务需求出发,采用 TD-LTE 标准中载波聚合、OFDMA 等关键技术,使用电力专有 230MHz 无线频段工作。县级电力通信网络属于电力通信网络的末端,其接入终端数量少且分布不集中,使得光纤敷设成本 较大,采用建设电力无线专网的方式可作为光纤通信的有效补充,满足电力终端的通信接入。文章介绍县级电力专网的建 设和测试情况,并以实际案例给出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和测试方法,其中测试分成实验室测试和外场测试两种。
(二)频率选择 电力无线专网的可用频段主要包括 230MHz、 400MHz、1400MHz、1800MHz 等,其中 230MHz 为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使用的电力行业自有 频段,包括 40 个频点,带宽 1M 的频率资源。本文 所述电力专网采用 230MHz 频段进行组网。 (三)系统架构 230MHz 电力 TD-LTE 专网系统提供电力终 端与业务主站间的通信链路,其网络架构如下图
一、背 景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业务 数据日益增多,对网络带宽的需求逐步加深,急需 新型的电力宽带通信系统提供数据传输通道。与 此同时,在通信技术领域,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 逐步替代现有无线通信方式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 势,与现有的网络相比,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 TD-LTE 无线通信网络拥有更高的网络带宽和更 快的传输速率。因此,研究和建设电力 TD-LTE 无 线网络能更好地服务大量电力业务数据的快速传 输,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智能性。
5.数据包时延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通信系统数据 ping 包的时延 22
大小。 测试条件:eNodeB、EPC、UE 等网元可正常通
信。 测试过程:UE 发起附着,并附着成功;从终端
UE 侧 ping 服务器,ping 100 次;记录每次 ping 时
表 4 上下线时延测试结果
21
ÁÂÃÄÅÆÉÄÃÅÆÇÈ
UE
eN odeB
EPC
eOM C
图 4 室内基本测试环境
测试过程:已经安装的 3 个 UE 正常运行;每 接建立。
30 分钟对每个 UE 所在的信道进行信道误块率 BLER 监测,并记录结果;持续一周以上,并记录数 据和分析系统传输可靠性。
预期结果:正常情况下,系统传输信道的误块 率应低于 10%。
播距离关系,可以看出当最大损耗为 130dB 时,可 传播 5km。
(二)建设案例 电力无线专网通信系统至少需建设一套核心 网设备、一座无线通信基站和一套 eOMC 网管设 备。核心网和网管设备通常安装于电力公司大楼 通信机房,基站安装于电力公司楼顶或者变电站 楼顶等位置,其八向天面图如图 3 所示。核心网与 基站之间采用电力光缆相连接,基站采用单扇区 全向天线。可为家庭用电信息采集、充电桩信息采 集、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等业务提供通信通道。
通信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签约数据管理等。 操作维护中心,提供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
能管理、日志等功能,用于提高网络运维效率,最 大程度地降低网络运营维护成本。
三、县级网络建设
(一)前期规划 网络建设前期需对网络进行规划,可用典型 的链路预算的方法初步计算网络覆盖距离。基站 和终端之间的路径损耗采用 Okumura-Hata 模型 计算,该模型给出了城区、郊区、农村等典型环境 下的路径损耗计算公式。对于县级电力覆盖区域, 采用农村地区的典型信号传播公式:
[关键词] TD-LTE;电力专网;网络测试 [作者简介] 李垠韬,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100007;袁卫国,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 信分公司,北京,100007;宋伟,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100007;常沛,国网电科院深国电公司,北京, 100071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14)05-0020-0004
3.RRC 连接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处于空闲模式下的 UE 在发起 呼叫时,是否可以正常建立 RRC 连接。 测试条件:eNodeB、EPC、UE 等设备可正常通 信。 测试过程:UE 处于附着状态;UE 发起 RRC 连
开,并配置最大传输次数为 3;UE 发起附着,成功 后进行一个数据业务;增加传输链路衰减,使下载 数据出现重传,统计数据重传次数;修改 HARQ 最 大传输次数为 5,重复步骤前述步骤,统计数据重 传次数是否和高层配置的相符合;使用命令关闭 HARQ 开关,触发重传后,确认没有重传发生。
[2]刘勇,周新力,金慧琴.电波传播预测模型分析与研究
[J].舰船电子工程,2011,(7).
以用电信息采集为测试业务,选择信号强度
23
预期结果:能够正确控制 HARQ 状态和最大 重传次数的配置。
测试结果见表 3。
表 2 信令监测仪监测消息流程
!"# $
%
&
& #&!
表 3 重传次数统计
从重传次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系统最大重 传次数与设定值相同,当重传机制关闭后,重传次 数为 0,符合预期结果。
测试目的:验证最大重传次数的可配置性。
测试条件:eNodeB、EPC、UE 等网元可正常通
信,另外配备 PC 机、衰减器、射频线缆。
测试过程:通过 eOMC 配置 HARQ 开关为打
从数据结果分析,三个 UE 的传输信道 BLER 都处于系统允许范围(不大于 10%)内,符合业务 传输的要求。
预期结果:平均时延小于 300ms。
务]
测试结果见表 4。
之间抄表业务偶尔会出现抄表时间延迟而失败的
从 测 试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 上 行 平 均 时 延 为 现象。
223ms,下行平均时延为 205ms,均满足预期结果。 (二)外场测试 1.信号覆盖路测 外场信号覆盖测试使用车载路测系统,围绕
其中: L:为路径损耗,单位是 dB; fc: 为 系 统 工 作 频 率 , 单 位 是 MHz, 取 值 230MHz; hb:为基站有效天线高度,单位是米,取值 40 米; hm:为接收天线有效高度,单位是米,取值 3 米; d:为传输距离,单位是 km; a(hm)为有效移动天线修正因子,和接收天线 高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