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进步了开家长会发言稿篇一:家长会进步学生发言稿家长会进步学生发言稿尊敬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欢迎你们的到来。
我叫杜昕宁,今天我作为一名进步学生受班主任的委托站在这里发言,心情无比的高兴,我想此时最高兴的还应该是我的父母和老师,在此我感谢老师对我的鼓励,感谢这么多年来父母对我的养育。
想想从前的我是多么的让他们头疼,想想从前,自己真的很惭愧,觉得很对不起父母和老师。
如今的我真的变了,老师说我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我想此时正为自己孩子不学习而发愁的叔叔阿姨们一定很急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转变的,下面我就说说我的心里话。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好孩子是已唤醒内心种子的孩子,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坏孩子还没有唤醒种子,没认识到自我,还浑浑噩噩地活着。
”的确是,以前的我就没有认识到自我,没有想到将来我要离开父母离开老师独立的去生活,只看眼前,有父母老师照顾呵护,吃好穿好玩好,满足了!而父母老师想的是我们的未来,而我们却不理解他们,真的让他们操了不少心。
现在想来,触动我,唤醒我内心种子的是这样两件事。
一天,我由于上课不听课,与同学交头接耳小声说话,被上课老师教训了一顿,内心极为不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小声说话了吗,又没影响你讲课,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吗?其实老师生气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听课,并非是因为我影响了她讲课而发火。
而我根本没拿学习当回事,上课趴桌子被老师叫起已是常事,自己都不拿学习当回事,哪里会领老师的那份情,顶撞老师是自然的了。
班主任把我的家长叫到了学校,唉,家长因为我在学校的表现不好被叫到学校已不是第一次了。
每一次看着爸爸冲我发火望着妈妈满脸的无奈,我的心里也在自责,每一次都暗暗的发誓我一定要改,但真正去做的时候自己就管不了自己了。
但这一次,我顶撞老师,觉得自己真的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好心,觉得自己不应该,给父母丢了脸,让父母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来,我的心里很不好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不再惹是生非,一定不要让父母再次因为我在校表现不好而被叫到学校。
这一次给我的触动很大,它唤醒了我内心的种子,那就是做人要懂得理解和珍惜每一个对你好的人,老师父母哪一个不是为了我好呢!我一定要改变自己!接下来是一次放假,正值秋收。
天刚刚蒙蒙亮,我就被妈妈妈叫醒了。
妈妈说:“快起来,一会跟我们去地里捡玉米。
”我很不情愿的说:“我还没睡醒呢!”妈妈不容分说,还是把我拽了起来。
没办法,我吃了点饭就和爸妈下地了。
天很冷,我穿着棉袄,戴着帽子。
到了地里,妈妈说:“弯腰找玉米。
”我弯下腰,不一会儿就感觉腰疼得受不了了,手也冻得凉凉的。
我想到在学校那个不爱学习拿起笔写字都嫌累的我,那个顶撞父母顶撞老师的我,心里感到挺后悔的。
想到爸妈一辈子就干这样的农活多么的辛苦,想到自己不好好学习,长大不就走父母同样的路吗!我不要啊,这么冷的天,还在外面捡玉米。
不行,我一定得好好学习,就是为了自己,我也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忽然觉得自己内心有一颗种子被唤醒,我想人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就是为自己努力创造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未来有比较好的归属,如果光想而不付出行动,这也仅仅是幻想而已,所以对于我来说努力学习则是对自己未来打下强硬基础的必须所在。
回到学校,我开始努力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堂上再也听不到老师喊“杜昕宁,起来。
”“杜昕宁,注意听讲。
”“杜昕宁把笔拿起来,写!”课堂上我真的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课下我也变化很大,认真完成作业,不会题的我就请教老师和同学,老师让背的我一定要背下来,让写的我一定要写。
我这样努力了两个星期,期中考试,我的总成绩进步了100多分。
由此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进步!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移”并非是不能移。
叔叔阿姨老师们,请你们不要对一个有着不良学习习惯的孩子失去信心。
坏习惯既然能养成,好习惯也同样能养成。
心理学上讲,每一个新习惯要保持下来,所需要坚持的时间,一般来说要21天,也就是坚持3周时间,一种新习惯才能被接纳,大脑才能将新习惯视为日常活动。
另外,偶尔一次未能坚持并不代表计划失败,可以向后顺延1日。
但如果你急于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么坚持连贯的21天还是最好的方法。
我很自豪,我的坚持已经超过了三周,好的学习习惯已逐步养成,我真的改变了自己。
叔叔阿姨们,请相信您的孩子,不要只为他们不良习惯而发愁,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唤醒他内心的种子,鼓励他坚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相信他们也一定会有一天如我一样“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
”谢谢大家!篇二:家长会发言稿: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家长会发言稿: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家长会发言稿: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首先,站在这里,我觉得挺惭愧的;每次在班群上与妈妈们聊天时,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从各位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及理念;再次,也感谢老师的信任,让我在这里分享一些我与雷朗在平时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我下面的心得也仅是我做的及想的,仅供大家可以参考下。
一、在谈到具体的学习习惯前,我觉得我需要先说明以下我的几个观念:1、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微信上有一篇文章叫“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估计很多爸爸妈妈都看过,里面的爸爸对儿子分析了不上学,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读博士的等不同情况的人将来能做什么?不上学的人小时候可以放羊,长大了可以放一大群羊,读博士的人可以发明创造。
当然,现在的社会长大的成就不一定跟学历相关,但至少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上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在雷朗小时问我的时候,我就一直有跟他说“上学是为了以后他的选择性更大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就说他要当科学家,那我就说那更要多学些知识了。
2、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养成自己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刚毕业上班时,听到科室一位妈妈说她的女儿,她说从她女儿小学到初中,女儿做的作业她都是会先做一遍,然后,再辅导女儿,到高中了,才没有辅导。
当时我心里就觉得很奇怪,心想,如果以后我也这样,企不是要疯了。
所以,我经常时不时的跟雷朗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噢”。
在上学期刚开学时,我就跟他说了上小学后的一些要求:周一到周五不看电视、回家先写作业、作业自己记录、学习用品自己准备等,让他先知道上小学了,学习是首位,与学习有关的事情都得自己把握。
还记得上周六,苏老师布置了针对期中考的数学日记,雷朗是安排在周六完成的,周六早上带他去看病,到中午回到家吃完午饭,我要去休息前,就问他:“你还有什么作业没做?”他说还有数学日记;我就建议说要不你1点钟开始做,他说可以。
我就去休息了,到了2点多我醒了,就听到电视还在开,心里就有点火,以为他还没开始写,就出去看了一下,却发现他在客厅隔壁的书房里写着呢。
后来,3点钟有事带他出去了,他日记还没写完;回到家后七点了就先吃晚饭;他一吃完饭就看到他跑到书房里,一看开始接着写日记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自觉,他说:“反正都是要写的呀!“。
真的让我好感动!3、作业就是考试,考试就是做作业;考试只是为了检测你这一阶段的学习掌握情况怎么样!以上是我经常跟雷朗说的,因为我觉得平常作业都高质量的完成,都会对的话,就说明了每天的知识都掌握了,那到考试的时候还需要担心吗?考试不就是与做作业一样了吗?让孩子明白,考试只是为了检测这一阶段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补缺补漏。
所以,在我们家,没有说过“考100分,他就可以怎么怎么样?”,考试得100分与平常做作业得“A”的奖励是一样的:加一颗心,等积到10颗心的时候才可以实现一个愿望。
在我们家,我也从未问过,你同桌考多少分啊?某某同考多少分啊?当然他有时会主动告诉我一些。
这样也可以淡化考试给孩子的压力。
4、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学校。
其实上面这句话是上学期我看完的一本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上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孩子喜欢老师、学校,他才会更愿望上学,更开心上学。
为了做到以上这点,在平常交流中,就会问一些上课的授课方法、学校的活动、学校的伙食呀,等等一些锁碎的事情,然后会说:你们上课还有开小火车的方法呀、学校还有牛肉炖土豆呀等一些赞美的语言,让他沾沾自喜一下。
平常在家中我们不会出现对老师、学校的负面评价的话,即使有的话,也是私下里说,不在他面前提。
让他对老师有绝对的尊敬!二、后面我就说说我与雷朗平常学习中的一些习惯。
1、数学方面(1)说到数学,曾经有一位幼教老师对我说:数学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
想想确实是的,现在学的图形、元角分、加减法都与日常生活相关,我们可以在平常想起来的时候,就跟孩子灌输一些数学知识面,这样等到他真正学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好像有知道一些,会更认真的听。
以上这些与预习类似,也可以采用每天预习的方法。
(2)在平常学习中,我一般是在每天作业结束后,检查作业时,边检查边问他为什么这题要这样做等,他在解释中就会把当天学习的知识点复述一遍。
记得上学期刚开始时,每次我让他复述上课的内容时,他都很为难,不知要说什么,要怎么说,都会说得比较简单;到这个学期,让他回顾上课的内容时,他就会说很多了,比如:这学期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时,有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等3种方法,他可以不看书,边想边说,并解释了每一种方法解题过程,他最喜欢哪种,哪位同学用了哪种等。
他在复述的过程中,就有以下几点好处:A、再复习了一遍上课的知识点;B、在复述过程如果有他不理解的地方,你就会说出来,我们可以马上给他解释;C、让我们了解上课的内容及老师授课的方法及要求,比如:有的问答题,解题是要求列式及回答的,如果只是回答了,虽然答案对了,但是没有列式解答过程,也是不完整,会扣分的。
D、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孩子上课过程的一些闪光点,并适时地表扬他(3)数学日记:写第一篇数学日记时,雷朗哭了,说不知要怎么写,其实我也不知要怎么写;之前,有看过奥翔写过的一篇日记,且苏老师是作了评语觉得不错,内容只是生活中的一个与妈妈讨论数学问题的过程的记录;就跟他说,你想想课上老师是怎么上今天课的就怎么写。
那天是上整十的加减,然后他就自己写了,写了一半又来找我,说有个地方不知如何才能连接上,我就让他详细的说出具体的内容,然后,告诉他,可以用“比如”等字眼连接。
后来第二篇日记他就自己写了,没来找我。
2、语文方面(1)在拼音、读音方面,我是要求:读、读准、读熟!记得在上学期刚开学拼音时,就有多位妈妈问陈老师,有什么方法没有?陈老师当时的回答就是:多读!其实在拼音及字的读间方面,我是没办法教雷朗读的,因为我自己的读音非常不准,我分不清前后鼻音及是否卷舌?每次雷朗问我:“妈妈这个字有没有后鼻?“时,我都得拿起手机查一下,导致有次他可能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妈妈,你怎么这样,还大学毕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