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书资料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书资料
总之,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并深化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推进,包括政策制订与学校发展。
1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限2页,不能加页)
1、研究目标
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旨向,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年)》,基于全球化、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背景,研究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进程中:
同样,国外包括国际组织,关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研究及其报告很多,关于技术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甚至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的也不少,但中等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研究也比较少。近10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已经日益关注到中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问题,例如世行以知识经济发展为视角,对中等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开展了专题研究。此外,美国也已经意识到高中教育在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并有了一些实践研究项目的出现,如21世纪学校。
B表(自此往下不得出现申请人个人身份信息,否则申请书作废!)
课题名称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转型与学校发展研究
研究方向及代码
普通教育学(88051)
研究类别
应用研究
计划完成时间
2013-12
最终成果形式
著作、论文、咨询报告
申请经费总额(万元)
9
其他来源经费(万元)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2页,不能加页)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在于各方对发展高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清晰,诸多认识和观念还停留在教育(包括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供给短缺的年代,还固执性地坚持认为普通高中教育就是精英教育的思想。其实,在高中教育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求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必须更多关注学生群体的特点与需求,必须立足于如何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国家高度,科学确立自身的教育目标与任务,而不能只是满于作为高等教育的准备阶段或者作为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教育衔接。
(1)普通高中教育转型的理论依据与基本观点;
所以,研究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迫切性和实践价值意义。
3、理论价值
正是由于缺乏对高中教育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当前社会与教育发展新形势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独立使命与独立价值的理论研究,导致了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诸多认识不到位。
本研究将以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为背景,以对当前普通高中学校发展的现状为基础,以推动普通高中顺利完成其根本性质的转变为目的,对当代中国普通高中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主要问题、制约因素、变革走向等进行多方位的探究,期望从理论上回答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使命、价值等根本问题,为政府制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同时,普通高中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促进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理论研究。
显然,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不能再延续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其学校模式,高中教育不能成为高等教育的依附。必须充分关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高中教育新需求,包括国家对高中教育的新期望,青少年发展的新特点,家长及其对高中教育的新认识。必须为创造一个有利于普通高中教育及其学校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包括教育政策、学校制度与社会舆论等。高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实现学生的全体性发展、个性化发展和选择性发展,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类资源强国奠基。尽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高中和义务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也还不能将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混在一起。
1、政策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规划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蓝图。其中第五章专门论述“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任务,提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显然,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样,加强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对于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改革与发展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4、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研究主要有: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数量化研究,示范性高中学校建设研究,学科教学法包括考试研究,高中办学体制与机制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公平性研究,以及一些高中学校国际部建设研究等。缺乏对当前高中教育转型及学校发展与变革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缺乏对促进高中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关键问题的系统研究,缺少研究影响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外部形势变化,尤其是对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群体新特点的关注。总之,国内的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明显落后于义务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甚至还不及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实践价值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高中教育面临着数量扩张的压力,需要加速完成普及高中教育的步伐,其中普通高中教育同样需要扩展。另一方面,当前普通高中教育中以升学为导向的应试现象及其产生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质疑和批评,这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相背离。
在规模扩大与内涵发展的双重要求之下,普通高中教育及其广大高中学校面临着问题丛生与困难重重的境地。例如,国家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导向不清晰,没有从政策方面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应试现象予以有效干预和制约,各地仍将升学率作为评价普通高中学校发展与成绩的重要甚至唯一指标。同时,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也不清晰,缺少政府投入的根本保障,难以使乱收费现象得到根治,地区间高中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又将可能呈现。又如,落实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建设现代高中学校制度进展缓慢,高中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明显不够,行政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学校变革、学校创新和学校发展。更为严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普通高中教育实践中忽视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个性的群体特征,一切围绕升学率的单一应试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业负担重,而且极大地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极大地制约了高中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