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项练17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

专项练17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

Gρ水 (4)用字母 G、F、ρ 水,写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ρ 石=__G__-__F___。
类型二 利用漂浮条件测密度 2.图甲是小张同学给爷爷准备的生日礼物——手中把玩的“铜核桃”。据商家说 铜核桃是“实心纯铜”所做,他想起了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的故事,想要检验一下 商家所说是否属实,可是家里并没有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等仪器,于是他又 想到利用浮力测密度的方法,从厨房找来了如图乙所示的圆柱形玻璃密封罐,放 入“铜核桃”还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瓷杯,以及适量水和刻度尺,进行了图丙中 a、 b、c 三步实验:
类型三 利用密度计测密度 4.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 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1(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2。 根据上面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___降__低__重__心____ (选填“降低重心”或 “增大支撑面”)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2) 密度 计是 利 用 浮力 __等__于___重 力 的 条件 工 作 的, 竹 筷 下表 面 受 到水 的压强
__等__于___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越__小___(选填“越小”或“越
大”)。 (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
【拓展】 同组的小红同学,继续用如图 2 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物块 B 的密度,她的 具体操作如下:将物块 B 放入漂浮于水面的小烧杯中,小烧杯杯底距水面高度 h1 =25 cm;将物块 B 取出后系在烧杯底静止后,小烧杯杯底距水面高度 h2=15 cm; 剪断细绳后物块 B 沉入杯底,此时小烧杯杯底距水面高度 h3=10 cm,则物块 B 的密度为____1_.5_×__1_0_3____kg/m3。
a.玻璃罐中装入适量水,将小瓷杯放入水中,待水面静止后,标记此时的水面位 置为①; b.再将“铜核桃”放入小瓷杯中,待水面静止后,标记此时的水面位置为②; c.仅将“铜核桃”从小瓷杯中取出放入水中,待水面静止后,标记此时的水面位 置为③;
d.用刻度尺量出标记①②间的距离 h1=4.33 cm,标记②③间的距离 h2=3.83 cm, 通过计算得出“铜核桃”的大致密度。 (1)标记③并未在图 c 中画出,利用所学的浮力知识,请你判断标记 ③应在 ____B_____。 A.标记②上方 B.标记①②之间 C.标记①下方 D.标记①上方任何位置都有可能
(2) 设 玻 璃 罐 的 底 面 积 为 S , 我 们 可 以 推 导 出 “ 铜 核 桃 ” 的 质 量 表 达 式 : m = __ρ__水_S_h_1__(用物理量 S、ρ 水、h1、h2 中的一些或全部表示);进一步计算出“铜核桃” 的密度 ρ=__8_.6_6___g/cm3。 (3)小张查表知道纯铜的密度是 8.9 g/cm3,加工黄铜的密度是 8.5~8.8 g/cm3,铸造 黄铜的密度是 7.7~8.55 g/cm3。他自己测出的“铜核桃”密度与纯铜密度有所差异, 但实验存在误差,并不足以说明商家说假,请帮他分析本测量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 要原因:___测__量__液__面__高___度__过__程__中__产__生__的__误__差_____。
盐水=_LL_--__hh_12_ρ_水_。(不计细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
ρ
水)
类型四 测密度的综合实验 5.振振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 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2.7 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 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1.7 N。(g 取 10 N/kg)
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g
取 10 N /kg)
(1)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_3_0_0___g。 (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间距 __大_____(选填 “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 中 数,为读m出2,大该筒石上块的密示度数的为表m达1式;为如图ρ 石丙=所__示_mm_,12_ρ_将_水_此__石。块(水沉的入密水度中用,读ρ 水出表大示筒) 上的示
3.如图甲所示,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 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200 g,小筒底面积为 50 cm 2,高为 12 cm ,大筒中 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 “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部 10 cm 时,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 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
6.(2019·河北唐山古冶区一模)小明同学做“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 验。(已知 ρ 水=1.0×103 kg/m3,g 取 10 N/kg)
(1)如图 1 中甲、乙所示,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8 N, 然后让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1 N,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___0_.8___N。 (2)如图 1 中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石块拉出水面,随着石块露出水面的体 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越来越 ___小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石__块__浸__入__水__中__的__体__积__(_或__石__块__ _排__开__液__体__的__体__积__)______有关。 (3)通过比较图乙和图__丁_____,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4)他通过上述实验又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为__2_._2_5__g/cm3。
(1)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1__N___,金属块的体积是___1_×__1_0_-_4__m_3__。
(2)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 属:__铝_____。
金属




密度/(×103 kg·m-3)
19.3
8.9
7.9
2.7
(3)芳芳想测某种液体的密度,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有液体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为 1.9 N。她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0_._8_×__1_0_3____kg/m3。
初中同步训练
物理
八年级下册 (HY版)
专项练17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
类型一 称重法测密度 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系着细线的石块、盛有适量水的烧 杯,测量该石块的密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重力为 G。
(2)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将其浸没于烧杯内的水中,不触底及侧壁,读出弹簧 测力计示数为 F,则石块受到的浮力 F 浮=__G_-__F____。 F浮 (3)用字母 F 浮、ρ 水、g,写出石块体积的表达式 V 石=___ρ_水_g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