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训练(三)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训练(三)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

专题(三)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规律总结】图ZT3-1例1下面是张超同学利用量杯和水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过程及分析,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量杯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②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根据____________原理可求出橡皮泥的质量;③再把橡皮泥团成实心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④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推导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

图ZT3-2是整个实验的操作情景,由图中读数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图ZT3-2【思路点拨】图ZT3-3【答案】阿基米德ρ水(V2-V1)V3-V11.75×103例2[2014·资阳] 某实验小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固体密度。

图ZT3-4[实验器材] 待测小石块,杠杆及支架,细线,钩码数个,刻度尺,烧杯,适量水。

[实验过程] (1)把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把小石块和钩码m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分别量出小石块悬挂处与支点的距离L和钩码悬挂处与支点的距离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

(4)在烧杯内盛水,将小石块浸没水中,保持L不变,调节钩码m的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5)量出钩码所挂处与支点的距离d,则小石块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___。

(6)若水的密度为ρ,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7)由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思路点拨】图ZT3-5【答案】lLml-dLmgl-dLρmll-dρ【针对训练】1.[2015·衡阳] 如图ZT 3-6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图ZT 3-6A .2.8×103 kg /m 3B .2.3×103 kg /m 3C .0.6×103 kg /m 3D .3.2×103 kg /m 32.[2015·荆门] 为了测量一小块矿石的密度,小丽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水和一段细线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小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ZT 3-7所示),当小石块________时,读出测力计示数为4.9 N 。

图ZT 3-7(2)将小矿石________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乙所示),则F =________N 。

(3)小矿石所受的浮力F 浮′=________N 。

(4)小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g /cm 3。

(g 取10 N /kg )3.[2015·襄阳] 把边长为1 dm 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中,有25的体积露出液面,则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 /m 3;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

(g 取10 N /kg )4.[2015·威海] 如图ZT 3-8所示是教科书中一个“观察与实验”栏目的截图。

在图示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量筒,请你借鉴图示的实验方法,设计一个测金属箔密度的实验。

要求:观察与实验 金属箔能浮于水面吗把金属箔卷成一卷放入水中,它能浮在水面上吗?再把它做成中空的筒放入水中,它会沉入水下吗?甲 乙图8-3-4 不同形状的金属箔放入水中图ZT3-8(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并用字母符号表示有关的物理量。

(2)写出金属箔的密度表达式。

5.[2015·重庆B卷]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图ZT3-9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A逐渐浸入密度为ρ0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ZT3-9(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由实验可知A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3)同组的小薇同学继续用下面的方法测出了金属块B的密度,她的具体操作如下:①取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该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有2高度露出液面,如图ZT3-10甲所示,则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________,木块底部所5受液体的压强是________。

(以上两空均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②将物体B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如图乙所示。

③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如图丙所示。

图ZT3-10④则物体B的密度ρB=________(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认为小薇同学的操作还是有一些不足,请你说出一条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5·咸宁] 小芳的爸爸在外出差给她带回来一件小金属挂饰(实心),小芳想知道金属挂饰的材质,于是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来测量它的密度。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________零刻度线,稳定时发现分度盘如图ZT3-11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往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将挂饰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21.6 g。

(3)当她想测量挂饰的体积时,发现忘了借量筒,在她沮丧之时突然想到利用浮力的知识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

她的测量过程如下: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 g。

②用细绳将挂饰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挂饰不接触杯底,无水溢出)。

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g,则挂饰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已知ρ水=1.0×103kg/m3)图ZT3-11(4)小芳计算出金属挂饰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通过查密度表对照可知该金属挂饰可能是________饰品。

力计示数为6 N,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g取10 N/kg。

求:(1)物体的重力G。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3)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V和物体的密度ρ。

图ZT3-12专题(三)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1.A[解析] 1400 N,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拉力为900 N ,则石料的密度为:ρ=G G -G′·ρ水=1400 N1400 N -900 N ×1×103kg /m 3=2.8×103kg /m 3。

2.(1)静止 (2)浸没 2.9 (3)2 (4)2.45[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密度和浮力知识。

(1)当小矿石静止时,小矿石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小矿石重力的大小。

(3)当小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小矿石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矿石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

小矿石受到的浮力是:F 浮=G -F =4.9 N -2.9 N =2 N 。

(4)小矿石的质量是m =G g =4.9 N 10 N /kg =0.49 kg ;小矿石的体积是:V =V 排=F 浮ρ g = 2 N 1000 kg /m 3×10 N /kg =2×10-4 m 3;因此小矿石的密度是:ρ矿=m V =0.49 kg 2×10-4 m3=2.45×103kg /m 3=2.45 g /cm 3。

3.600 64.(1)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②把金属箔卷成空心形状,让其漂浮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2;③将金属箔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3。

(2)ρ=(V 2-V 1)ρ水V 3-V 1[解析]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金属箔漂浮时所受浮力F 浮等于其重力G 物;把金属箔卷成空心形状,让其漂浮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2,则此时金属箔受到的浮力F 浮=G 排=ρ水gV 排=ρ水g(V 2-V 1),则m 物=ρ水(V 2-V 1);将金属箔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3,则金属箔的体积为V 3-V 1,所以金属箔密度ρ=mV =(V 2-V 1)ρ水V 3-V 1。

5.(1)大 甲、丙、丁 无关 (2)6 2(3)①35a 35aρ0g ④25a -h 1h 2-h 1ρ0 刻度尺测量时读数有误差(合理均可)6.(1)左端 右 (3)152.4 2.4 cm 3(4)9.0 铜7.(1)由题意可知,物体的重力G =6 N 。

(2)物体的重力G =6 N ,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4 N ,则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G -F =6 N -4 N =2 N 。

(3)由F 浮=ρ液gV 排得,V 排=F 浮ρ水g = 2 N 1.0×103 kg /m 3×10 N /kg =2×10-4 m 3, 物体的质量m =G g = 6 N10 N /kg =0.6 kg ,物体的体积V =V 排=2×10-4m 3,则物体的密度ρ=m V =0.6 kg 2×10-4 m3=3×103 kg /m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