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趋势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趋势

编号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趋势分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企业指导老师:2012年 3 月 1 日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1、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 (3)1.1概述 (3)1.2招投标适用范围 (4)1.3建设工程招投标主体 (5)1.4招投标程序 (5)2、建筑工程招投标现状分析 (5)3、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发展趋势 (5)3.1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5)3.2招投标问题的对策研究 (6)3.3招投标发展趋势分析 (7)4、结论 (7)5、谢辞 (7)6、参考文献 (7)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发展趋势【摘要】中国的招投标事业已经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这20年里,我国不但在在招投标业绩和招投标经验上有了丰富的积累,在招投标队伍和人才建设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招投标方式通常作为一种采购方式是区别于“一对一”的直接交易方式的。

我们以招标方式在我国的变化把整个招标投标的发展过程划分:工程招标工程投标、招标投标制度规范发展、招标投标制度不断完善这三个发展阶段。

从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招标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现阶段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现状做出分析,探究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发展方向提出今后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发展趋势、前景【正文】我国工程建设引入工程招标投标竞争机制已有多年了,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分配建设任务的主要交易方式,在我国学习、引进国外先进工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管理体制。

1、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1.1概述工程招投标概念:建设工程招投标是指建设单位或个人(即业主或项目法人)通过招标的方式,将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业务,一次或分部发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通过投标竞争的方式承接。

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经过招标、投标和定标(决标)三个主要阶段。

1.1.1招投标产生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建筑业一直都采用行政手段指定施工单位,层层分配任务的办法。

这种计划任务分配的办法,在当时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曾起到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种方式已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为此,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已形成了一个框架体系。

推动着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的进行。

第一阶段:制度初步建立(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我国招投标经历了试行—推广—兴起的发展过程,招投标主要侧重在宣传和实践。

1984年国务院颁布暂行规定,提出改变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实行招标投标,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同时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和设计招标投标的试行办法,根据这些规定,各地也相继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招标管理办法,开始探索我国的招标投标管理和操作程序。

第二阶段:制度规范发展(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后期,全国各地普遍加强对招标投标的管理和规范工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法规和规章,招标方式已经从以议标为主转变到以邀请招标为主,这一阶段是我国招标投标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招标投标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的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为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制度不断完善。

随着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全国各地开始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的公开招标。

《招标投标法》根据我国投资主体的特点已明确规定我国的招标方式不再包括议标方式,这是个重大的转变,它标志着我国的招标投标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1.2招投标试用的范围1.2.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共计六章,68条,即:第一章总则(7条)第二章招标(17条)第三章投标(9条)第四章开标、评标和中标(15条)第五章法律责任(16条)第六章附则(4条)概括而言:关于强制性招标的规定;招标投标的程序;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内容以及法律的责任的规定。

1.2.2招标投标适用的范围1.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范围,我国在2000年1月1日期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具体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范围如下:(1)大型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项目;(2)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2.招标的限额规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指明: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4)单项合同估算低于上述三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人民币以上的。

3.可不参加招标的建设项目范围(1)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招标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

(2)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进行招标,贷款人,资金提供人对招投标的具体条件和程序有不同规定,可以使用其规定,但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除外。

(3)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采用特定专利或技术的,或者其建筑艺术造型有特殊要求的,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

(4)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且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的;在建工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原中标人仍具备承包能力的。

(5)停建或者缓建后恢复建设的单位工程,且承包方未发生变更的。

4.建设工程招标的条件(1)按照国家有关需要履行项目审核手续的,已经履行审核手续。

(2)工程资金或者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3)有满足施工招标需要的设计文件及其他技术资料。

(4)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其他条件。

1.3建设工程招投标主体建设工程招投标主体包括:建设工程招标人、建设工程投标人、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行政监管机关。

1,4招投标程序招标投标经过三个阶段和六大程序:即招标、投标和定标(决标)三个主要阶段;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和订立合同等六大程序。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现状分析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制度因透明度低、投资效益低,资金运作中腐败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在工程建设中推行“五制”,即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其中招标投标制成为我国投标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对强化投资过程的监督,促进企业改善经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一定作用。

2000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公共采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投资管理的关键环节,标志着招投标活动步入法制化轨道,告别了无法可依的时代,也是与世界经济接轨迈出的一大步。

在规定了招投标的范围、方法、程序和法律责任后,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配套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工程建设招投标的法律体系。

《招标投标法》实施7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招投标范围不断扩大,行业自律机制初步建立,市场监管力度明显加大,部门协作配合逐步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从建设工程发包、机电设备进口、产品和服务采购,到科研课题立项以及土地使用权转让,政府投资项目、采购等基本上实行了招投标。

我国目前房屋建筑施工实行招投标的面积已占全部面积的80%以上;水利工程限额以上项目施工的招标率接近100%,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的招标率在90%以上。

通过招标投标,为政府投资项目和采购节省了大量资金,为规范建筑行业有形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目前不仅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公开招标投标,民间资金投资项目也进入交易中心公开招标投标,大量的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

三、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发展趋势3.1当前招标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3.1.1我国现阶段工程招投标的特点:(1)工程建设的发包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主要分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三个阶段进行。

首先对建设初期的立项到工可研究的前期工作、项目正式批准(工可批复)后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三阶段设计时)直至工程施工图设计进行设计招标,然后进行工程监理招标,最后以施工图为基础进行施工承包商招标。

(2)工程项目合同基本采用单价合同由于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标基本上是以施工图为基础进行招标,相对来说,施工图已经达到足够的深度,工程量的计算均比较精确,为使业主在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妥善处理工程变更问题,更好地控制造价,施工合同一般采用单价承包合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采用总价合同。

(3)招标文件的编制及重点关注内容招投标制度实施至今,各行业基本上已经根据本行业的特点编制了工程招标文件范本,比如建筑、公路等部门均编制了招标文件范本并强制实施,业主只要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编制招标文件专用本即可。

(4)逐步完善的业主制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在政府投资中所占比例高、金额大,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基本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制。

3.1.2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投资体制改革的环境影响、招投标体制还不十分健全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陪标现象:由于现今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为中心转移到以“项目”为中心。

一些部门滥用权利,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其他单位只是陪衬;或者是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相互约定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而获取中标资格,使招投标成为徒具形式的空壳,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承包单位转包问题:“转包”现象的存在是现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个根源。

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管,而对工程质量、安全不从事管理、不负责任。

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3)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以至于有些单位,单纯着重报价高低,且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评分,轻定量评分.专家评标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4)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管方式,已由审批管理依法改变为过程监督,依法登记备案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招投标工程的操作都由招标代理机构来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