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四章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试题解[日期:2008-12-26]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 [字体:大中小]一、选择题1.( )是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A.健康 B.心理健康 C.人格完整 D.情绪稳定2.进人大学意味着一种独立,周围人会用一种看待成人的眼光来看大学生,对他们生活的独立性、社会的责任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表明( )。
A.生活环境的变化 B.人际环境的变化C.学习内容及方法的变化 D.角色地位的变化3.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怯懦、偏执及性格上的一些缺陷表明其人际交往中的( )。
二、填空题1.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 );其二是能( ),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2.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 )和较充分的( )。
3.心理卫生是以增进人们的( )为目的的。
4.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 )的变化;二是( )的变化;三是( )的变化;四是角色地位的变化。
5.大学生的( )是指影响大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经常伴有焦虑感的种种心理因素。
6.消除过度的考试焦虑,可以从( )、( )、学习掌握必要的应试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06c.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有:追求平等、( )、( )。
8.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最主要是培养学生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和正确的( )。
9.要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就得学会( )自己和他人,克服认知偏见。
10.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辅导,就是帮助他们调整个人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将来在社会中扮演积极有意义的角色的同时,使个人的潜能得以发展,拥有一个充实而满足的人生。
11.为了提高学生的( )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读书、做笔记,利用图书资料,制定切实的学习计划并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12.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具有( )性和( )性,即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行为能始终受到意识的控制。
13.团体咨询辅导着重解决一些学生共性的( ),并对此进行一些针对性的( )。
14.大学生学习障碍是( )、( )、( )三方面多种不良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论述题1.请阐述大学生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2.请论述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困扰以及如何进行心理的调适。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06c一、选择题1.C解析:人格即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因此,答案为C。
2.D解析: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二是人际环境的变化;三是学习内容及方式的变化;四是角色地位的变化。
其中,角色地位的变化表现在:进人大学意味着一种独立,周围人会用一种看待成人的眼光来看大学生,对他们生活的独立性、社会的责任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答案为D。
3.C解析: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怯懦、偏执及性格上的一些缺陷,从而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因此,答案为C。
4.A解析:大学生职业辅导的任务主要有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帮助学生了解职场、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
由于自我了解是职业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是职业辅导的首要任务。
因此,答案为A。
4.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内容及方式5.学习障碍6.充分备考增强考试信心;形成对考试的正确评价7.情感性强;富于理想8.交往动机9.客观评价10.择业心态11.自学12.理智;一贯13.心理问题;心理训练14.社会文化;心理;生物15.恰当的作息制度;紧张的生活节奏;体育活动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06c三、简答题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答: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融于集体中,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多于消极的态度,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分的安全感。
(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情绪稳定,他们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有30%~40%左右。
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O%左右。
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
未能适应大学生活,没能掌握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律,缺乏独立生活经验与能力,是造成大一学生心理不良的重要原因;2~3年级大学生在学习任务重、人际交往不佳与情感矛盾方面易表现出诸多问题,进而给其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4年级大学生因面临就业,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倍感压力,由此也会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受客观影响,又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出现矛盾;②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表现为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思考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③缺乏人际沟通能力。
表现为人际交往的圈子窄,缺乏基本交往技巧,自我封闭与自傲或自卑心理过重;④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从而使自己面对学习压力丧失自信,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⑤社会适应能力差。
表现为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等;⑥家庭问题的影响。
如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造成学生人格的缺陷;家庭经济困难、亲人患重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⑦缺少心理卫生知识。
在心理困扰面前,学生由于缺少心理卫生知识,不知如何面对困难,有效地调整个人心态或寻求帮助,致使个人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06c.简述大学生择业与求职的心理健康教育。
答: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辅导,就是帮助他们调整个人的择业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将来在社会中扮演积极有意义的角色的同时,使个人的潜能得以发展,拥有一个充实而满足的人生。
大学生择业与求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特点。
身体方面包括对自己身体素质的认识;心理方面则包括对自己的智力、特殊能力、兴趣、态度、理想、价值观的认识。
自我了解是职业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辅导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心理测验工具。
(2)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人们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方面是对当年就业基本情况的了解;微观方面是帮助学生对可从事职业的性质、任职资格、报酬、优缺点的认识。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可以通过参观、实习、参加人才招聘会等形式来进行。
(3)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人职业成熟的标志,也是职业成功与生活满意的必要条件之一。
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应当把发展学生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作为指导的目标。
教育者要不失时机地给以正面引导,帮助新生较快较好地完成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
加快班级内学生间的了解,增强凝聚力,也是保持学生顺利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可采用听报告、参观访问、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重担,端正学习动机和专业思想,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要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考虑各种实际情况,确定一个适宜的个人奋斗目标,避免由于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而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06c(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定一种或几种学习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读书、做笔记,利用图书资料,制定切实的学习计划并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4)注意用脑卫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用脑方法,即学会适度用脑,保证起居规律和科学的休息方法以及营养的均衡和身体的锻炼。
(5)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考试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方面,考试焦虑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产生考试焦虑往往与生理、认知评价、知识经验、应试技能、外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消除过度的考试焦虑,可以从充分备考增强考试信心、形成对考试的正确评价、学习掌握必要的应试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5.新生应当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答:大学新生入学之后就要面临新的生活模式。
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人际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及方式的变化、角色地位的变化。
新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大学新生要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新生入学适应的第一步,也是将来他们独立走人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一步。
(2)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新生要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不快,首先就要树立与别人平等交往的态度,即使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也不能简单地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模式去做;要使自己的生活空间更开阔,在积极的交往中促进同学间的沟通。
(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大学新生要学会真正认识自己的实力,客观地对待别人和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承认人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吸取他人的优点。
(4)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学生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与中小学阶段有较大的差异,特别强调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大学新生应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总之,要适应新的生活模式首先要从心理上适应新的变化,接受和适应新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使大学生活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06c四、论述题1.请阐述大学生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