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股骨头坏死MRI影像表现的学习心得

关于股骨头坏死MRI影像表现的学习心得


Ⅳ期
关节软骨彻底破坏,髋关节间 隙狭窄,合并关节退行性改变。 髋臼面软骨下骨质可出现囊性 变,髋臼缘骨赘增生。 股骨头因骨坏死、囊变、骨折 而显著塌陷、变形,受累范围 可局限于股骨头上部或累及整 个股骨头。 股骨头出现分节碎裂、骨折移 位。 图为右侧二期 左侧四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鉴别诊断 退行性骨关节炎
3.骨质及信号 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的一部分甚至一半以上的部分都有 骨质的变化 ;MRI信号异常(在股骨头前上区软骨下的局灶性低信号 改变, 病灶均匀或不均匀, 边界清楚, 呈楔型、节段型、带状或环状, 在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 当病变处于坏死期, 病理主要表现肉芽组织及 水肿, T2WI上为高信号, 病变以修复为主时, 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为主 的混杂信号。)。
个人总结
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鉴别要点 1.关节面 股骨头坏死1 2期股骨头表面基本没有变化。而骨性关节炎 的的关节面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滑膜增厚,软骨蜕变等。
2.关节间隙 股骨头坏死的关节间隙在123期都是正常的,四期才合并 退行性骨性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而单纯性骨性关节炎初始病变就会 出现关节间隙的变窄
谢谢


Ⅳ期:退行性关节炎改变 (修复组织相对较脆弱,无法承受人体的 重量而发生塌陷,软骨下骨折更加重了塌陷的程度。坏死组织自软骨 撕裂处溢出,产生骨关节炎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示意图
1.关节软骨 2.软骨下坏死 3.肉芽带 4.硬化带 5.正常骨小梁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Ⅰ期: X线片阴性或骨疏松。 MRI:水肿; 双线征 Ⅱ期: MRI:新月形坏死区 Ⅲ期: MRI:新月形坏死区、股骨头塌陷 Ⅳ期: MRI: Ⅲ期表现加关节间隙变窄
Ⅱ期
髋关节间隙正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头光整、不 变形。
在 T1W 上,股骨头前上部负重区, 有硬化缘围绕较低、不均匀信号的 新月形坏死区。
在 T2W 上,病灶为星月形高信号区。
Ⅲ期
髋关节间隙正常,无狭窄。 股骨头表面毛糙、开始变形。 软骨下皮质出现骨折,进一步 发展出现轻微塌陷、阶梯状改 变。 新月体形成:新月体代表无法 修复的坏死骨发生应力性骨折, 在 T1W 上为带状低信号区, T2W 上,由于细胞内液渗出或关节 液充填骨折线而呈高信号 股骨头表面软骨的完整性受到 一定影响。
正常的股骨头
Ⅰ期
Ⅰ 期股骨头前上部出现特征性的异常 信号, 即在坏死区与存活区出现线状低 信号影, 在T1W I上呈低信号, 在T2W I 上呈双线征[ 8] , 即内为线状高信号, 代 表新生肉芽组织 , 外为线状低信号, 代 表坏死区周围的新生骨。 图一 为双线征 图二为股骨头坏死一期髋关节间隙 正常,股骨头光整、不变形。 典型的 MRI 表现为股骨头前上部负 重区在T1W上显示线样低信号区, T 2W 上显示为局限性信号升高或 “双线征”。
骨性关节炎MR I表现主要为关节软 骨退变、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 质增生及软骨下骨囊肿等。关节积 液、滑膜增生及软骨下骨囊肿 T1W I上为低信号, T2W I上为高信号; 骨 质增生在T1W I及T2W I上均为低信 号。 骨性关节炎主要靠X 线平片及CT诊 断, MRI在骨性关节炎中重点是观察 关节软骨 MR I对于观察骨性关节炎早期的软 骨异常、小囊变或侵蚀性改变以及 滑膜炎的检出更有效,主要表现为 关节软骨内斑片状 、小圆形长 T 1 长T2 信号影, 局部滑膜水肿、增厚。
关于股骨头坏死MRI影像表现 的学习心得
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
病理演变过程:分为4期 Ⅰ期 :当骨缺血后,骨的造血细胞、骨细胞骨母细胞、脂肪


细胞依次发生坏死。(6h-5d)
Ⅱ期:坏死组织分解,周围出现组织修复 Ⅲ期:修复阶段(大量新生血管和增生的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向坏死区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