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通三防专项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点2010

一通三防专项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点2010

“一通三防”常见专项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点及说明2009年11月“一通三防”常见专项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点及说明一、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要点二、局部通风设计要点三、矿井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要点四、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要点五、矿井反风演习措施要点六、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点七、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要点八、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要点九、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要点十、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要点十一、突出煤层石门(含立井、斜井)揭煤防突专项设计要点十二、突出煤层石门(含立井、斜井)揭煤安全技术措施要点十三、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要点十四、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要点十五、工作面防灭火设计要点十六、工作面收作防治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要十七、采煤工作面安全监控安全技术措施要点十八、掘进工作面安全监控安全技术措施要点十九、采掘工作面放炮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点一、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要点(一)采煤工作面概况简要说明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采煤方法,生产系统、巷道支护、工作面主要参数、通风方式及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二)采煤工作面煤层瓦斯、煤尘及自然发火参数瓦斯赋存情况、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相关参数等(三)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及技术要求采煤工作面均设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

采煤工作面的巷道设计断面及保持通风巷断面的措施。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8m,其他采煤工作面高度不得低于1.6m。

(四)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按照国家《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通风能力满足生产要求,工作面供风量根据瓦斯、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一次放炮使用的炸药量,工作面温度等分别计算(并进行风速验算),符合《规程》及集团公司《风量分配计算细则》规定,确保瓦斯不超限。

预测供风能力。

(五)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臵根据矿井开拓、开采系统和巷道布臵以及《规程》要求,设计在必要位臵设臵相应通风设施,用于井下风量调节。

其主要设臵原则为:不得出现机风联巷,主要进风和主要回风道之间设臵2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

不用的联络巷道设永久风墙。

其它地点设两道正向和一道反向风门或两道正向风门。

根据矿井反风要求,必要地点设臵反风风门。

有突出危险煤层不得设臵调节风窗。

(六)生产准备期间的局部通风系统局部通风机的安装、风筒的选用以及“三专两闭锁”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管理等。

(七)避灾线路根据井下发生灾害的地点不同或灾害类型不同,如:(1)井下发生火灾时,(2)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3)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4)井下发生冒顶事故时等不同情况。

应采取不同的避灾路线。

(八)附图通风系统图,局部通风系统图,防尘、防火系统图,瓦斯抽放系统图,监控设备、传感器安装供电系统图。

二、局部通风设计要点(一)工程情况简介巷道名称、施工单位、岩性、断面及长度、支护形式、拨门位臵等。

(二)局部通风系统包括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位臵,进、回风路线用简单文字说明。

安装局部通风机处供风能力。

(三)局部通风的风量计算按照瓦斯涌出量、消耗炸药量、作业人员数、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四个方面计算风量,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风速验证风量,同时确保不发生循环风。

(四)局部通风机的选型根据风量选择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和风筒直径。

(五)爆破参数根据巷道断面、岩性及循环进尺确定放炮参数、爆破图表。

(六)局部通风机供电(七)日常安全管理明确局部通风机(包括备用局部通风机)的“三专三闭锁”供电管理,风筒及通风设施的管理单位。

明确瓦斯传感器的日常管理单位。

(八)附图掘进巷道局部通风系统图(局部通风机、风筒、通风设施、进回风方向及图例)、局部通风机供电系统图和瓦斯监测监控断电图(图例等)。

三、矿井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要点(一)矿井概况矿井基本情况,矿井、风井系统,采区、采掘工作面生产布局及其它需要说明的(二)矿井通风系统现状矿井通风基本情况,矿井、风井通风方式、通风设备及通风系统等基本情况.(三)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存在问题,阐述通风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四)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确定提出可能实施的改造方案,依据通风系统通风阻力技术测定、通风机性能鉴定结果,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解算。

根据模拟结果对各方案可行性、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进行比较,推荐最优方。

(五)推荐方案工程设计及经费预算。

(六)预期效果(七)方案的实施(八)通风系统改造及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九)附图各方案矿井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图四、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要点(一)施工巷道概况施工单位、巷道名称、巷道层位等地质情况、长度、断面、支护形式、拨门位臵、贯通点等。

(二)串联通风理由、串联通风的类型(掘串采、串采区、串全矿井等)、串联通风时间等。

(三)局部通风管理关于局部通风机、风筒、通风设施的质量要求及管理。

(四)瓦斯管理控制巷道层位及地质构造措施,施工巷道及被串地点的瓦斯管理,设专职瓦斯检查员。

(五)防尘防火管理(六)安全监测监控串联通风设臵的瓦斯传感器位臵、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必须符合AQ1029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附图巷道设计工程图、通风系统图、综合防尘图、瓦斯监控断电图(图例)。

五、矿井反风演习技术措施要点(一)反风指挥部及组织结构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各个专业组及所负责任1、总指挥的职责(1)贯彻反风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统一校准时间,处理应急事件。

(2)听取反风演习人员的汇报,指定专人记录,下达反风无关人员升井、撤人、停电反风和恢复通风、排放瓦斯,检查瓦斯恢复生产命令。

2、专业组及责任(1)机电组反风设施的检查、反风操作、井下停送电、通风机参数记录等。

(2)井下通风检测组井下通风设施的检查、测风记录、排放瓦斯等。

(3)后勤通讯组负责材料供应、后勤保障、通讯电话等。

(4)医务组(5)救护组排放瓦斯等。

(6)安全监督组(7)资料组合理布臵测点、数据整理。

(二)反风方式、方法说明反风方式、方法。

(三)具体要求1、地面人员有关数据每30分钟记录一次2、井下人员有关数据30分钟测风量一次、每10分钟测瓦斯浓度一次。

3、保管好测量仪器、仪表,确保完好,正常使用。

(四)火灾发生的假设地点、反风演习时间略(五)反风演习程序、安全技术措施1、反风演习前(1)反风装臵的检查,培训司机,矿灯、自救器完好。

(2)封闭墙、反风风门的检查,消防材料库备足各种工具、材料。

(3)停风巷道打上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人员入内。

(4)提前编制排放瓦斯措施。

(5)检查局扇及其闭锁装臵,确保安全可靠。

(6)将井下各水仓的积水排到最低位臵。

(7)井下各煤尘点要进行认真地冲刷、清扫。

(8)将各测点电话接到指定位臵,确保通讯畅通。

(9)反风前一小时,人员撤离。

(10)反风前10分钟,切断井下一切电源。

2、反风期间(1)反风必须由当班司机操作。

(2)地面不得随意向井下打电话,井下人员打电话前必须检查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3)确保井下各地点、各风井机房的通讯畅通。

(4)停止井下一切和与反风演习无关的工作,副井绞车司机及信号工坚守岗位。

(5)矿山救护队要在矿指定地点待命。

3、反风演习后(1)根据瓦斯排放措施和操作规程规定,逐个地点按顺序恢复送电。

(2)严格按照措施进行瓦斯排放工作。

(3)恢复正常通风后,有序进入各生产地点恢复生产。

4、其他(1)组织贯彻反风演习的安全技术措施。

(2)反风演习涉及到的所有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措施要求进行反风演习的各项工作,听从指挥部的指挥,以确保反风演习的顺利进行。

(3)安监处负责监督、检查、落实本措施的执行情况。

(4)反风结束后,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写反风演习总结报告书,报集团公司备案。

(六)附图矿井反风前后系统通风系统图六、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点(一)工程概况施工巷道情况介绍包括施工单位、巷道名称、岩性、长度、断面等,待贯通巷道情况(巷道名称、岩性、长度、断面、是否正常通风巷道支护、瓦斯、积水等)。

(二)测量校核(三)巷道加固根据贯通方法和巷道支护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加固及加固的方式。

(四)系统调整贯通前的通风系统情况、贯通后的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通风情况预计、调整通风系统程序及工作安排、安全技术措施。

(五)瓦斯排放根据待贯通巷道是否正常通风及瓦斯情况确定是否进行瓦斯排放。

(六)积水探放根据经过老空区、钻孔等情况确定是否进行积水探放。

(七)放炮警戒放炮管理的有关规定(“三警戒”、“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清底验炮等)。

(八)设施防护防片帮、冒顶、防止机电运输事故的安全设施及要求。

(九)其它事项附图:贯通前、后的通风系统(包括图例)。

七、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要点(一)新水平、新采区地质概况煤层赋存条件及其稳定性、煤的结构类型及工业分析、煤的坚固性系数、煤层围岩性质及厚度、采区煤层可采储量、块段量(列表)、地质构造类型及特征、火成岩侵入形态及其分布、水文地质情况。

(二)新水平、新采区设计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区段划分、采区巷道布臵、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工作面接替顺序。

(三)通风系统设计(专用回风道)(四)防突设施(设备)(五)供电、运输、行人系统设计(六)防突设计1、瓦斯地质情况:分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成分、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等原始参数、钻孔穿过煤层时的瓦斯涌出动力现象、邻近区域瓦斯地质情况。

2、区域综合防突设计(1)区域预测、区域划分的具体情况。

区域预测的方法、临界值,区域划分的范围等。

(2)区域防突措施(含石门揭煤)。

①开采保护层。

保护层的选择、沿走向及倾斜的保护范围及抽采被保护层瓦斯的方式等;②预抽煤层瓦斯。

预抽煤层瓦斯的方式选择、钻孔控制范围、钻孔参数设计、封孔要求等。

(3)确定区域效果检验的方法。

开采保护层、预抽煤层瓦斯的效果检验方法的选取,临界值的确定,检验区域内钻孔分布设计。

(4)确定区域验证的方法。

石门揭煤、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进行区域验证的方法的选取及临界值的确定,。

3、局部综合防突设计(1)确定工作面预测方法、采用的临界值、最小预测超前距等。

(2)工作面防突措施工程设计。

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的专项防突设计、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突设计。

(3)确定工作面效果检验方法。

石门及其他揭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方法的选取及钻孔的布臵及临界值的确定,。

(4)安全防护措施。

采区避难所设臵、反向风门、挡栏、远距离爆破措施、压风自救系统等。

4、首采面防突工程量计划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巷道工程,各类钻孔工程包括地面井等。

(七)监控设计:监控系统、传感器设臵等(八)抽放系统设计(抽放系统、瓦斯计量安设)(九)附图:1、含有瓦斯含量等值线的瓦斯地质图2、采区设计图3、采掘工程平面图4、通风系统设计图5、抽放系统设计图6、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图7、供电系统设计图8、避灾路线设计图9、综合柱状图10、其它相关图纸(十)附表:1、瓦斯参数统计表2、邻近区域煤层瓦斯参数及瓦斯动力现象统计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