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操作规程
GC/JN 05.09-2006
棒线材连轧厂
固溶处理基本操作规程
大连金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点火准备
3.点火
4.装炉
5.加热与保温
6.出炉与冷却
7.停炉
8.测温与记录
9.固溶处理工艺制度
10.出口铁素体不锈钢退火工艺
11.质量记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固溶处理的技术操作要求和特殊退火工艺。
本规程适用于棒线材连轧厂固溶处理的技术操作。
2点火准备
2.1点火前对煤气管路\总阀\鼓风机\引风机\烧嘴及炉子进行全面\仔细地检查。
2.2 检查冷却水系统:供水管道上的压力表及供水压力、供水阀门及回水量若有异常,及时调整。
2.3确保上述设备完好,冷却水系统正常方可点火。
3点火
3.1 引风机必须在点火前2h打开,吊走固溶炉炉盖,使固溶炉处于敞口状态。
3.2 开鼓风机并适量打开烧嘴空气阀,吹扫各燃烧室,10min后关闭烧嘴风阀。
3.3 开煤气总阀
3.4 准备火把,点燃后将火把置于下排烧嘴点火孔内。
3.5 缓慢打开烧嘴前的煤气阀,直至点燃,然后调节风阀使燃烧达到稳定状态。
3.6 第一个烧嘴点燃后,依次点燃其它烧嘴。
3.7 下排烧嘴全部点燃后,再点燃上排烧嘴。
3.8 全部烧嘴点燃后,逐渐调小煤气量并调节风阀,使各烧嘴燃烧达到稳定状态,然后将炉盖盖好。
3.9
4装炉
4.1 装出炉吊运炉盖时要轻吊轻放,避免冲击。
装料完毕应使炉盖与炉口吻合。
4.2 在装料和出料时,要避免料架和盘条撞击炉口及造成盘条划伤。
4.3 装料时一定要使盘圆对准炉口中心,缓慢向下放料,避免冲击炉底。
4.4炉底有对中的金属座,应确保料架平放在金属坐中心,不偏移,防止烧偏。
5加热与保温
5.1 加热时应合理控制烧嘴的煤气量和空气量,使煤气完全燃烧。
5.2 煤气预热温度:200℃~250℃,空气预热温度350℃~380℃,经过预热的煤气和空气可以加快升温速度。
5.3 升温过程中,烧火工要做到“三勤”操作即勤观察炉内各部位温度、勤看仪表、勤调节。
为避免偏温,调节烧嘴时要逐一调节,使炉内温度均匀。
坚决防止火焰喷到钢上,造成局部温度偏高,把钢烧坏。
5.4 在加热与保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沙封槽是否冒火,如果冒火要及时调整引风机前闸板或调节烧嘴减少煤气量。
5.5保温时将引风机前闸板适当下降,少给煤气减少空气量,将温度稳定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
6出炉与冷却
6.1炉盖吊起后,钢材出炉至冷却水箱的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min之内。
6.2淬水冷却时冷却速度应力求快速。
6.3出炉时要避免钢材表面划伤。
6.4出炉冷却后,正常产品按相关标准取料送检。
新产品按试验计划及技术条件等相关规定取料。
7 停炉
7.1根据停炉降温曲线停炉时要逐渐减少煤气和空气供给量,直到炉温降到500℃以下。
7.2当炉温降到500 ℃以下时,可以关闭烧嘴的煤气阀,注意每个阀都要关严。
7.3关闭煤气总阀,关闭煤气总阀时要求两人操作。
7.4关闭所有烧嘴的空气碟阀,然后停鼓风机,并打开所有烧嘴旁边的窥视孔盖。
7.5鼓风机停运2h后,再停引风机。
7.6当炉内温度降到100℃以下时停水泵。
冬季应放净水管内的残余水。
8 测温与记录
8.1仪表室要保持整洁。
8.2操作人员要做好固溶炉生产工艺记录,认真填写,如实记录,每班的操作人员要签字或盖印备查。
9 固溶处理工艺制度。
9.1操作要求
9.1.1加热温度指固溶处理过程中线材实际达到的温度。
保温时间从炉子各部位线材温度基本均匀一致,并达到加热温度时开始计算。
9.1.2固溶处理炉装炉量一般控制在800kg~1600kg之间。
9.1.3保温阶段要求1#热电偶与2#热电偶温差在10℃之内。
9.2固溶处理工艺曲线
温度
(℃
说明:(1)21-4N固溶处理时,山东济南汽车配件厂的合同T2执行1140℃。
(2)煤气压力不足时,升温时间可适当延长。
并如实记录,如果出现性能不合格,重新两端取料复验并检验晶粒度;仍然不合格时,重新处理。
10出口铁素体不锈钢(430、430L)退火工艺
为了改进出口铁素体不锈钢盘条的退火质量,在固溶炉处理时的退火工艺如下:温度
(℃
11质量记录
本规程规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属质量记录,应认真按附表R45-50记录,妥善保管备查。
固溶炉生产工艺记录
R45-50
班组:填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