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的研究报告某某中学高一年级小组成员:王** 黎** 董** 王** 何** 柯**指导老师:子曰先生一、调查的目的透析中学生早恋问题二、调查背景据调查研究得出,现代中学生发生早恋关系的人数逐渐增多,远远超出了人们想象的。
特别是中小学生在性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的谈情说爱,过早的建立起了恋爱的关系。
早恋是怎样的呢?它在青少年的眼中又是怎样一个名词呢?而社会各界人士对早恋又是怎样的看法呢?带着许多的疑问,我们就进行了这次的活动——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分析,引导青少年走像正路。
三、调查的对象广大中学生、校内外教师及学生家长等。
由于环境因素,我们向我校部分的高一、高二学生和高二、高三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相关的采访。
四、调查问卷1.你有谈过恋爱吗?A、有B、没有2.在你身边有普遍的早恋现象吗?A、有B、没有C、不知道3.假如自己身边有朋友陷入恋爱的误区,你的反应是?A、劝其早回头B、恋爱不错啊C、不关我的事4.你认为早恋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家庭因素B、学校因素C、个人因素D、相关影视剧片5.你认为中学生早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A、打发时间B、对异性有好感C、玩玩而已D、其他6.你觉得早恋对学习影响怎样?A、影响很大B、一般影响不大C没有影响7.你父母对早恋有什么态度或看法?A、反对B、歧视C、赞成D、其他8.我们应该打击早恋现象吗?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9.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异性之间的关系?A、友好相处B、亲密相处C、保持距离D、不予理睬10.同学们对早恋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态度?(一)、问卷情况问题1中有占38%,没有占62%问题2中有占32%,没有占38%,不知道占30%问题3中劝其回头占23%,恋爱不错占31%,不关我的事占46%问题4中家庭因素占36%,学校因素占13%,个人因素占28%,相关影视片占23%问题5中打发时间占12%,对异性有好感占29%,玩玩而已占19%,其他占41%问题6中影响很大占15%,一般影响不大占54%,没有影响占31%问题7中反对占35%,歧视占18%,赞成占42%,其他占5%问题8中应该占31%,不应该占28%,无所谓占41%问题9中友好相处占53%,亲密相处占16%,保持距离占31%,不予理睬占7%对于问题10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说法。
据统计,赞成早恋者占了一大半:认为早恋是中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没什么不好的,如果是正常交往也不会就是坏事情,相反却能促进双方的学习兴趣,更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
而且他们认为这时候的恋爱是叫做初恋,是最美好最纯洁的了。
也只是玩玩而已,并不是一生一世的,只要不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早恋是可以接受的。
不赞成早恋的:早开的花谢的也快,现在是读书时期,不应早恋!应该控制好自己,不然会给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立者:恋爱是一种自然现象,怎么可以用时间这个词来下定义呢?如果处理得当,它会是人生中最美的回忆,要不就是悲痛的,要三思而后行。
我既不赞成早恋行为,也不赞成强制将其分开。
不要过分打击,也不能过于放纵了。
同学们对早恋是众说纷纭,那么我们下面就调查一下,早恋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到底是利大于弊端还是弊大于利!(二)调查情况案例1.杜某,男,是我校高一的一名学生。
性格内向,平时不善于交际,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在班上,他是属于根本不起眼的类型。
但在不就前,看到他和同班的一位女同学在冷饮店里一边吃东西,一边有说有笑的。
在以后的几天里都看到这样。
采访记录:问:听说你以前都不主动和女孩子讲话的,是什么改变了你呢?答:本来是这样的。
但是每次看到我身边的朋友一放学就成双成对一起到外面边喝冷饮边聊天,我很羡慕。
而且,我的朋友总是说我懦弱,连女孩子都不会“约”。
我就证明给他们看我不是这样的啊,就约了我们班的一个出来喝茶了。
问:你认为这是早恋行为吗?答(沉思了一下):我不知道。
但是每次和她在一起总会有很多话,都感觉很快乐,是我在哪里都从未体会过的。
案例2.这是对一为家长的采访记录:问:您了解您的孩子吗?您的孩子现在是否有男(女)朋友呢?答:不怕你笑话,我刚上高一的女儿也有男朋友的。
这个男朋友是她上初三时就有的,不过女儿还算有一定的自持力,刻苦考上了重点高中。
但那男孩子没能考好,考到一般的高中去了,那男孩的家长和我一样也知道两个孩子的事情。
说是我们的孩子拖了他们孩子的后腿,影响了他的学习。
我也不知道这事怎么讲,两个孩子好上了,在这个时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能怪我吗?问:那您知道现在这种早恋行为不好,为什么不阻止他们呢?答:唉!我天天要上班,回来天都黑了,孩子交给学校了,这种事情学校更应该把握好。
前一阵子教育专家有个说法,说小孩子的这个情况不叫…早恋‟为好,叫…来往过密‟。
我不在意叫什么,问题是念中学的孩子来往过密,没有任何的好处。
教育部门要解决的事,不是一个词换成另一个词的问题,而是让男女孩在这个时期安心学习。
问:那么您对这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答: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的时期了。
不让他们来往,拦也拦不住。
我现在索性就让他们交往了,让女儿少与男朋友见面,专心学习。
可是现在电话也是一打一个小时,怎么办?我真的没办法。
案例3.高二的男生小斌由于一时冲动与一名女生发生了性关系,后来终日闷闷不乐,沉浸在巨大的压力之中……从此,两人从最初的朦胧爱恋,发展到最后无法收场,父母只得将他们各自转学。
今年全国十二三岁女孩怀孕生下孩子的已有多例。
某市某重点中学3个男生与班里一个女生连续发生多次性关系,结果3个男生都染上了疥疮。
调查中,学生家长反映经常看到一对对少男少女搂搂抱抱进出校门。
有些宾馆、招待所仅凭学生证件就能开蜜月房。
一位乡镇私人诊所医生向调研组透露,曾有10多位年龄在15岁左右的女中学生因怀孕到诊所要求堕胎。
某市某妇产医院统计,近三四年来,到医院做人工流产和早孕药物流产的,特别在寒、暑假中做人工流产的女孩增多。
未婚女青年占45%,其中13岁至18岁的少女占了六分之一。
(三)分析案例早恋是青春期之前出现这早恋情的恋爱。
引起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部分因自然发育因素引起的早恋性兴奋和萌芽有关。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会随着生理发育逐渐成熟,特别是性成熟以后,从心理和生理上有了对异性的强烈渴望。
现在的中学生对性意识发展比较早,他会随着生理上的成熟萌发对心理上的一种性意识,也就是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别,开始懂得如何去扮演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并且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一天天的发展造成了早恋。
不可否认,现在中学生早恋或具有早恋的倾向越来越多。
早恋之所以发生,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或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
有心理学工作者申明,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更不会发生。
还有一部分是因身边的环境而变得孤独和空虚引起的。
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三个原因:1.家庭因素。
随着现代的离婚率增长,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里生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会产生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里从没有体会过的。
这样与异性的交往就会频繁,从而发生早恋的情绪。
或有些父母没有离异的,在生活上也有严谨的作风,但由于严谨的思想太浓,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也不善于和子女沟通,思想保存在封建时期。
他们动不动就说教、呵斥,甚至动手,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容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和压抑。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之间不再是无话不谈,沟通和交流减少,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认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便在同龄人种寻找知音。
而异性之间有感情互补的特点,就可能去和平时谈的来的异性倾诉,毕竟和同龄的异性相处比与同性在相处更有安全感。
这样就容易造成早恋。
据了解,一名男子背着孩子冲进了医院的急诊科,孩子的下巴下有一道伤口,周围满是鲜血,据值班医生说,这名16岁的男孩是因为家长反对他与一个女孩相恋,从二楼跳下,摔到阴沟里受伤的。
医院急诊科一位值班医生说,当时刚刚过零点,一个满脸焦急的男子背着一个男孩冲进了急诊科的医生办公室。
男孩的母亲也十分焦急,声音里还带着哭腔。
男孩的下巴上满是鲜血,有一倒近1.5公分的伤口,其父母称是从二楼摔到一楼的阴沟内磕伤的。
医生立刻将男孩推入手术室,给他清洗伤口,并缝合了伤口。
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男孩的头部并没有受到了其他的损伤,经过了一夜的观察,男孩的伤势已稳定。
男孩的父亲对医生说,男孩尚不满16岁,就读高中。
前天晚上,男孩在家中与一名女孩通电话,两人通话的时间特别长。
父亲觉得其中有蹊跷,从两人的谈话期间,他听出了一些端倪。
在父亲的逼问下,男孩承认了他与女孩已有了一年多的恋情了。
越听越生气的父亲,一怒之下踢了儿子一脚。
可是没想到,男孩却从二楼纵身跳下,摔到了楼下的水沟中。
男孩的下巴摔在了水沟壁上,鲜血顿时涌了出来,巨通使男孩休克了过去,父母立刻冲下楼,背起男孩往医院赶。
家长们深知道早恋的危害,平时对孩子和异性的交往管理很严,一有蛛丝马迹都要查的水落石出。
这样做是无可厚非,只是家长的方法欠妥。
总把中学生当小孩子看,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私拆子女的信件,查看日记,偷听电话。
一但发现早恋便大动干戈,拳脚相加,叫人心寒。
毕竟孩子有自己的空间隐私,要会和其沟通,学会尊重孩子。
李女士得知女儿已经怀孕了之后,犹如晴天霹雳。
但是转念想想,这也不是女儿的错,毕竟她还小,都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她。
打胎之后,张女士一直陪着痛苦万分的女儿,一点点的鼓励她,开导她,给她希望。
最终,女儿知道不管什么时候,母亲永远是最好最关心自己的。
为了不让妈妈失望,她发奋学习,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名牌大学。
家长是影响孩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接受自己身体上的变化,帮助孩子和异性正常交往,尤其要鼓励孩子和同学的广泛接触,共同学习。
在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既能消除孩子对异性的神秘感,又可防止单独来往的意外。
学生时代的交往是成年人交往的基础,不要幻想这时候不交流,大了自然会交流了,什么事都一个过程,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基础。
只要处理得当,还是会有一个新的奇迹发生的。
2.学校因素。
经调查,很多学校在情感教育问题上,现阶段是一片空白,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现在学校只是一味的规定不许早恋,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早恋的危害,只是一味的禁止。
再加上没有“情感教育”这科目,总认为没必要不应该教这种东西,但往往适得其反,这反而会增加青少年对异性的新鲜好奇感。
在好奇心、神秘感和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家长、老师越不让干的事便越想试试看,最终造成早恋。
而事情发生了以后学校才处理,并且处理只是对事情的调查处分,找家长。
这更会激起处于年少气胜中的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