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之二:工程量及工程本体造价合理性及先进性分析优化路径长度36.4km(可研路径长度37km)。
除变电站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出线外,其余均采用单回路架设。
优化方案导线推荐采用JLHA4-275型中强度铝合金绞线,线路全线架设双根地线,其中一根为24芯OPGW 光缆复合地线,另一根为JLB35-100型铝包钢绞线。
本工程优化方案动态投资为2408.48万元,较可研减少308.52万元,减少比例为11.4%。
优化方案动态投资减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优化方案对杆塔钢材使用量、杆塔基础型式、杆塔结构等进行了合理优化。
2)优化方案较可研耐张塔比例减少 3.5%,导致杆塔钢材、基础钢材、混凝土量相应减少;3)优化方案较可研方案房屋跨越减少3栋,林区长度减少3.2km,因而优化方案建设场地清理费相应减少。
因此,本工程优化方案的工程造价控制合理。
本专题报告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工程基本条件;2.通过与类似工程及通用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杆塔钢材、基础钢材、混凝土及土石方(基坑、基面、接地)工程量单公里指标进行对比与合理性分析;3. 针对通道清理工程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高跨林区减少砍伐量,通过优化路径尽量减少房屋跨越;4.针对杆塔单公里基数及悬垂、耐张转角塔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5.针对优化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6.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性分析;7.控制造价措施摘要 (I)1 工程基本条件 (1)1.1 工程概况 (1)1.2概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主要技术指标及合理性分析 (4)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3 主要技术指标合理性分析 (6)3.1优化方案与类似工程比较分析 (6)3.1.1杆塔钢材单公里指标及合理性分析 (6)3.1.2基础指标单公里指标及合理性分析 (6)3.1.3土石方合理性分析 (7)4 通道清理工程量统计分析 (7)4.1路径优化步骤 (7)4.2集中林区跨越长度及砍伐 (8)4.3其他通道的规避情况 (8)5 杆塔单公里基数及悬垂、耐张转角塔所占比例统计分析 (8)6 工程(本体)造价合理性分析 (9)6.1优化方案工程本体安装费用构成合理性分析 (9)6.2优化方案与类似工程比较分析 (12)7 控制本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 (14)7.1控制造价的主要技术措施 (14)7.2控制造价的主要管理措施 (19)7.3结论 (24)1 工程基本条件1.1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工程导线采用JLHA4-275中强度全铝合金绞线,地线采用双根地线,一根为JLB35-100型铝包钢绞线,另一根为24芯OPGW光缆。
本工程除变电站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出线外,其余均采用单回路架设,优化路径长度36.4km。
(2)沿线地形地形:河网10%,丘陵10%,山地80%。
表1.1-1 本标包线路气象条件组合表(4)导、地线型式优化方案导线采用JLHA4-275型中强度铝合金绞线,线路全线架设双根地线,其中一根为OPGW光缆复合地线,另一根采用JLB35-100型铝包钢绞线。
(5)绝缘子串采用形式本工程设计推荐出口段3.7km按d级污秽区设防,统一爬电比距不小于50.4 mm/kV,对应为Ⅲ级污区,爬电比距按不低于3.20cm/kV取值,其余地段均按c级污秽区设防,统一爬电比距不小于39.4mm/kV,对应为Ⅱ级污区,爬电比距按不低于2.50 cm/kV取值。
悬垂串采用FXBW-110/70-2型合成绝缘子,跳线串采用FSP-110/0.8-AQ型合成绝缘子,耐张串采用双联8片U70BP/146-1型玻璃绝缘子,构架侧耐张串采用单串9片U70BP/146D型瓷绝缘子。
全线共16基直线塔采用双联。
(6)杆塔使用情况使用杆塔数量共112基,采用1A3和1D5模块。
其中1A3模块直线塔92基,耐张塔18基,1D5模块双回终端塔2基。
(7)基础型式表1.1-2 基础使用情况表表1.1-3 主要交叉跨越情况在本工程投标设计过程中,我院技术人员先后xx省xx市,按招标文件给定的路径方案,在现场进行了进一步踏勘,并对每一个转角所在位置及线路经过区域进行了实地勘查,沿线树林茂密,主要为杉树和灌木,有部分竹林和松树。
2 主要技术指标及合理性分析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输电线路工程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统计表(10mm冰区)3 主要技术指标合理性分析本工程优化方案线路长度36.4km,总塔数112基,其中耐张塔20基,占全部杆塔比例为18%,直线塔92基,占全部杆塔比例为82%。
杆塔单公里指标17.148t/km,基础混凝土公里指标49.748m3/km,基础钢材公里指标2.2184t/km。
3.1 优化方案与类似工程比较分析3.1.1 杆塔钢材单公里指标及合理性分析本工程优化方案杆塔单公里指标17.15/km,与之相应类似工程的杆塔单公里指标为19t/km,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单公里塔数的影响本标段杆塔数量为3基/km,主要是因运用立体模型测得,利用断面图进行优化排位;类似工程杆塔数量为2.78基/km,单公里塔材指标降低约1.3%,由此降低塔材约36.4x0.043=1.56t/km。
(2)耐张塔的比例的影响本标段杆塔耐张比例为18%,类似工程耐张塔比例为22%,耐张塔比例减小了4.41%,由此减少塔材约1.85t/km。
综上所述,类似工程的塔材指标19t/km得出,本工程段杆塔指标应为17.15 t/km,与设计指标非常接近,因此可以说明本标段杆塔单公里指标是合理的。
3.1.2 基础指标单公里指标及合理性分析本工程优化方案单公里基础混凝土指标为49.75m3/km,基础钢材指标2.218/km,杆塔数量为3基/km,与之相应的类似工程的单公里基础混凝土指标为77m3/km,基础钢材指标3.42t/km。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本工程优化方案单公里杆塔数量为3基/km,与之相应的类似工程的单公里杆塔数量为3.5基/km。
相比之下,本工程优化方案单公里杆塔数量减少0.5基/km,导致混凝土指标减少,基础钢材减少。
(2)本标段地形比例中山地占80%,河网泥沼占20%。
类似工程山地占40.00%,平地30%,丘陵30%。
相比之下,本工程大部分采用掏挖基础,因此相应的混凝土和基础钢材的量相应减少。
(3)本标段耐张塔比例为17.86%,与之相类似工程耐张塔比例22%,降低了4.41%,转角塔混凝土和基础钢材相应减少。
根据以上分析,相类似工程基础混凝土与本标段的基础混凝土相近,与本标段的钢筋指标相近。
因此本工程同相类似工程相比基础指标是合理的。
3.1.3 土石方合理性分析本工程依据具体塔位的荷载情况、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因地制宜的选用现浇台阶基础、掏挖与岩石嵌固基础,既方便了施工、保护了环境,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除了合理选择基础型式外,本工程采用主柱不等高基础,基面形式设计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基面土方量。
从基坑土石方来看,优化比相类似工程比要少,主要是因为:本工程使用了基础(现浇台阶基础、掏挖与岩石嵌固基础)。
故本标段优化方案土石方指标是合理的。
4 通道清理工程量统计分析4.1 路径优化步骤(1)首先是按可研文件给定的路径方案,进行了现场进一步勘察,对每一个转角所在位置及所有跨越公路、高压线路及村庄(特别是乡镇所在地)进行了实地放线,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周边环境及可行的调整方案进行了勘测。
(2)根据优化排杆定位的结果,对优化路径方案的转角所在位置,结合耐张段长度,再次进行优化调整。
(3)将最终的优化路径方案生成数字断面图,重新优化排杆定位。
(4)对优化的路径方案的关键段,在外业踏勘结束后,设总亲自前往各乡镇征求路径方案意见,沿线各政府均口头同意优化路径方案,确保了优化路径方案成果的可行性。
4.2 集中林区跨越长度及砍伐沿线树林茂密,主要为杉树和灌木,有部分竹林和松树,按可研文件给定的路径方案,在现场进行了进一步踏勘,并对每一个转角所在位置及线路经过区域进行了实地勘查,确定了本工程线路在各耐张段跨越林区长度。
优化路径跨越林区长度为26km,砍伐林木3.4km。
4.3 其他通道的规避情况本工程路径所经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沿线跨越或避让大型障碍物相对不多,主要包括:高压线(35kV)、等级道路(省道、县道)、通信/微波塔、各类厂矿、矿区等大型障碍物。
4.4.1 交叉跨越高压线与电力线交叉跨越时,尽量选择在两塔弧垂最低点跨越,以降低跨越塔高度,节省钢材。
本工程线路共跨越35kV线路5条,110kV线路2条。
4.4.2 交叉跨越省道、县道公路跨越S236省道2次,乡镇公路6次5 杆塔单公里基数及悬垂、耐张转角塔所占比例统计分析本工程气象条件为:基本风速27m/s,覆冰10mm。
杆塔工程造价占线路本体工程造价的43%以上,做好杆塔规划非常重要。
我院本次投标设计阶段,优化排位的目标为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使工程造价最低程造价最低。
杆塔数量共112基,采用1A3和1D5模块。
其中1A3模块直线塔92基,耐张塔18基,1D5模块双回终端塔2基根据上述原则,本工程优化方案共规划杆塔112基础,耐张塔20基,直线塔92基,如表5-1所示。
表5-1 全线杆塔规划一览表6 工程(本体)造价合理性分析6.1 优化方案工程本体安装费用构成合理性分析表6.1-1 架空送电线路安装工程费用汇总概算表(见下一页)表二乙单回路 36.4km 单位:元1011造价合理性分析:(1)土石方工程占本体的6%,指标相对合理,主要因本工程主要为山区,地质条件较好,主要采用掏挖基础、岩石嵌固基础和现浇台阶基础,可有效地减少土方开挖量,减少水土流失,土石方工程投资较少。
(2)基础工程基础工程占本体的23.9%(一般为15%~25%),主要是因本工程一般山地占80%,河网20%,采用掏挖基础、岩石嵌固基础和现浇台阶基础,本工程以山区为主,小运距离较大,运输费用较高。
(3)杆塔工程杆塔工程占本体的投资比例偏高,为43%(一般为35~45%)。
因本工程林区比例较高,采用高跨设计,使得塔材指标相对比较合理。
(4)架线工程架线占19.58%(18%~25%),本工程略低,主要是由于本工程耐张比例为17.86%,相对较低,使得架线工程的造价增加。
(5)附件工程本工程附件工程占本体的7.53%(10%~15%),指标相对较低.6.2 优化方案与类似工程比较分析本线路工程导线型号选用JLHA4-275中强度全铝合金绞线,单回架设,地线采用双地线架设,一侧地线为JLB35-100型铝包钢绞线,另一侧为OPGW-13-100-2型24芯光缆。
线路长度36.4km,曲折系数1.1,设计风速2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