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1 预测某水泥熟料中的3含量, 由4 人分别进行测定。
试样质量均为 2.2g ,4 人获得 4 份报告如下。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 D )A 2.0852% ;B 2.085% ;C 2.09% ;D 2.1% ;2 某人用直接滴定法测出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由计数器算得结果为7.628195% ,你认为此时应取几位有效数字( A )A 3 ;B 5 ;C 4 ;D 23 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 为( B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相对偏差;D绝对偏差4 24 在0.0010 ?13 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1K24 中的溶解度(A ) 24 的 2.0 x 10-12A 小B 相等C 可能大可能小D 大5 使用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标定浓度应使用的基准物质为( C )。
A 邻苯二甲酸氢钾;B 硼砂;C 碳酸钙;D 草酸钙6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为( B )A 0.1g ;B 0.2g ;C 0.3g ;D 0.4g7 摩尔法的指示剂是( B )。
A K 22O7 ;B K 24;C 3+; D8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C )。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9 4沉淀在0.1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B )A 酸效应;B 盐效应;C 配位效应;D 形成过饱和溶液10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C )A 浓、冷、慢、搅、陈B 稀、热、快、搅、陈C 稀、热、慢、搅、陈D 稀、冷、慢、搅、陈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0 分)1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
( 1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偶然误差);(2)分析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系统误差);(3)读取滴定管读数是,最后一位数值估读不准(偶然误差);(4)某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或有缺陷(系统误差)。
2 0.908001 有(六)位有效数字;0.024 有(两)位有效数字;0. 0 1 625 取 3 位有效数字为(0.0162 );21.56501取4位有效数字为(21.57 );615000取 2 位有效数字为5(6.2 X 105)。
3对一般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求相对误差w 0.1%,常用万分之一天平可称准至(0.0001 )g。
用减量法称取试样时,一般至少应称取(0.2 )g 才能满足要求。
4 滴定管的读数常有± 0.01 的误差,则在一次滴定中的绝对误差可能为(土0.02 )。
常量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w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20 )以上。
5写出下列换算因数的表达式:(1)测定样品中2Q的含量,称量形式为4,贝廿(M(Cr2O3)/2M(PbCrO4)) ; ( 2)测定样品中P的含量,称量形式为2F2O7,贝U( 2M (P)/M (Mg2P2O7))。
6 一元弱酸在溶液中以()和()两种物种存在,若一元弱酸的解离常数为,则两种物种的分布分数表达式分别为:S( C()/{C()} ),5 = ( /{C()})。
当(=)时,33 ;当<时,3 > S,溶液中以( )为主要的存在物种;当( > )时,5 <3,溶液中以( )为主要的存在物种。
7 写出下列物质的:2- 31) 4也水溶液的为(C()+ C(H 34)= C()( 3)+ C( 4 -)+2 C(4-))。
2) 44水溶液的为( C()(H 24-)+2C(H34)()( 3)( 43-))。
3) 水溶液的为( C(H2P) + C() = C(P 2-) + C() )。
8 试分析下列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增大、减小或无影响)3.38(1 分)(1 分) (1 分)(1)同离子效应(减小);(2)盐效应(增大);(3)酸 效应(增大);(4)配位效应( 增大 ) 三、计算题(共50分) 计算可能用到的数据:3的1.8 X 10-5 ;的1.8 X 10-5;H 34 的 1= 7.6 X 10-3, 2= 6.3 X 10-8, 3= 4.4 X 10-13 ; 的 7.7 X 10-13;(3)2+ 的「= 103.36 , P 2=107.211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每小题2分,共6分)(2 分)(2) 0.0223 X 21.78 X 2.05631 = 0.0223 X 21.8 X 2.06=1.00 (2 分)3.10 21.14 5.10 = 3.10 21.1 5.100.001120 0.001122 用0.01000 • 1溶液滴定20.00 0.01000 • 1溶液,计算:(1)滴定前值;(2)化学计量点时值。
(10分) 解:(1)滴定前,溶液中的主要来自的解离。
,1.8 X 10-5因 C • 0.010 X 1.8 X 10-5>20 , >500 (1 分)所以,C ()上―K a 0.010 1.8 10 5 4.2 X 10-4 • 1(1) 213.64 + 4.4 + 0.3244 =213.6 + 4.4 +0.3 = 218.32.98 105(2 分)(2)化学计量点时,与定量反应全部生成。
此时溶液的主要 由的解离所决定1.0 X 10-14/(1.8 X 10-5)=5.6 X 10-10, C ()= 0.005000 • 1 (1 分)因 C • 0.005000 X 5.6 X 10-10>20 , >500 (1分)所以,C () . C —K b ,0.005000 5.6 10 10 1.7 X 10一6 • 1 (2分)5.77 8.23(1 分)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值:(1) 0.10 • 14; (2)0.10 • 124 (11分) 解:(1) 1.0 X 10-14/(1.8 X 10-5)=5.6 X 10-10 (1 分)因 C • 0.10 X 5.6 X 10-10>20 , >500 所以 C () C K a 0.10 5.6 10 10 7.5 X 10-6 • 1(1 分)(2) 因 C • 3=0.10 X 4.4 X 10-13<20 , C>20 2 (1 分)(1 分)(1 分)(1 分)(1 分) (1 分)5.12 所以C (H ) ,7 KW )(1 分)6.3_10_8 (0.10_4.4_10_13_10_14 ); 0.10(1 分) -10 1=1.8X 10•(1 分)9.744用计算说明,在5.00的乙酸缓冲溶液中能否用0.02000 •的滴定同浓度的2+?已知18.0 , a ()=2.0 , 5.00时,Y (H )=6.6 ,。
a ()=0 ( 5 分)5在0.10 • 1介质中,用3+滴定2+,试计算化学计量点电位 E 计、0.1%、0.1%。
已知在此条件下,32+电对E =0.73V , 42+电对的E =0.07V 。
(8分)(10 分) 解:设在0.1 • 1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 X • 1,贝U,1C ()= X •(1 分)C () + C (( 3)+) + C (( 3)2+) = X •1 ( 1 分)解:/ = - a ()- a Y (H )= 18.0-2.0-6.6=9.4因 C (M 计)=0.01000 • 1 故 C (M 计)•/ (0.01000 X 109.4)=7.4>6.0(3 分)(1 分)(1 分)解:1 0.732 0.071 20.29v0.1E 2o.1E 1(2 分)3 0.0592Z2 0.073 0.0592Z10.73 (1 分)(1 分)3 0.05922 3 0.059210.16V0.55V(2 分)6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计算在 0.1 • 1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Ag(NH3) 1 1C(NH3) 2C2(NH3)(1分)5 10分)=1+10(2 分)Ag(NH3)C(Ag)C(Ag )依C() -C()所以解得:3.36 7.21 2 5.21X 0.1+10 X (0.1) =10 =1.6 X故C(Ag)誥H3—X X 7.7 X 10-131.6 105-43.5 X 104(1 分)(1 分)(1 分)X(21.6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