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中职)

经济学基础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中职)

此外,尾数为多个“4”的号码,其实也很走俏,曾有人出价15万元 要买尾数为7个“4”的号码,但游先生手头没有现成的,生意也没谈成。
吉祥号码又称为个性号码,是指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个人喜好而
产生的对某个或某组数字的崇拜。正是出于对“吉祥号码”的崇拜,我
国普遍存在着拍卖吉祥号码的现象。吉祥日子、吉祥时辰早己成为人们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要点:一是研究的对象 是整个经济; 二是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三是中 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四是研究方法是总量 分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是在假设出现“市场失灵”的 情况下,如何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市场机制不完善 的问题,并在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尽量避免和纠 正“政府失灵”,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化。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与决 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 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三、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配置
(一Hale Waihona Puke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二)经济资源的配置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是研 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学问或理论体系。 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经济学,是古希腊思 想家色诺芬、亚里土多德、柏拉图等人研 究奴隶制家庭管理的经济学。经济学是研
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制度条件下, 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的问题即为资源配置的问题。资源配 置是指将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 到不同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资 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 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二、经济活动
(一)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需要三个简单要
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从现代社会来看,物质资料生产的进 行,除上述三个要素外,还需要有科 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新的 要素。
二、经济活动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 然以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是全社 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与生产资 料的结合形成的。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 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人们 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教学重点:
1、经济的含义 2、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案例导入
天价的吉祥号码
一个吉祥手机号码的价值是多少?重庆的游 先生拥有一个尾数为7 个“8”的手机号,他将吉 祥手机号码,以22万元的天价转让给别人。
谁会为7个“8”的手机号买单?游先生称,这 个号码转让给了一位从福建来渝做陶瓷生意的老 板。此外,游先生还以19万元的天价,转让了另 一个尾数为7个“3”的吉祥号码。据说,游先生 手里还有类似的号码若干个,比如,尾数为7个 “1”的号码,正在讨价还价,估计转让费会在17 万元左右。
天价吉祥手机号码,买来何用?游先生称, 买家几乎全部是生意人,他们不仅仅是因为这些 吉祥号码好记忆和对数字的崇拜,更重要的是用 来“撑门面”,其中也不乏当作礼物送人。
(转下页)
吉祥手机号码正因为有市场价值,自然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宝贝。游
先生称,他自己从事手机号码收藏己两三年,一共收藏了20多个吉祥号。 其中多数号码都是花钱买来的,像尾数为7个“8”的号码,2年前价格就 超过了10万元。此外,尾数为5个“8”或“6”的号码,手头还有好几个。 尾数为5个“8”和尾数为7个“8”的号码,差价是多少?游先生称,少了 两个“发”,掉价20万元。由于尾数为5个“8”或“6”的号码较为常见, 身价大跌,约在2万元左右。
迎新嫁娶、开张庆典、签约剪彩等活动的首选时日。许多地方也曾经在 这些所谓的吉祥日子里出现了交通拥挤异常、喜庆气氛非凡等现象。
互动讨论题
1、你认为天价吉祥号码 这种现象正常吗?
2、从天价吉祥号码现象 中大家能发现经济学的哪些 原理?
3、你能从生活当中再举 出一些与天价吉祥号码类似 的事例吗?
第一节 经济和经济活动
经济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对象 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二是解决的问 题是资源配置;三是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四是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分析和解 决单个经济单位如何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 化,通过价格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 理配置问题,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 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 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
一、经济的渊源及含义
中国古代“经济”一词,是“经 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 家、拯救庶民的意思,其含义与西方 语言中的“经济”一词并不相同。
在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 色诺芬。他在《经济论》一书中,把奴隶主组织管理奴隶 的活动,首次用“经济”一词来概括,意指家庭管理。现 代社会使用的“经济”一词,就是从希腊文“家庭管理” 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
经济学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商品、商品经济和经济制度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四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机制 第五章 生产、成本与收益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 第七章 个人收入与投资 第八章 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章 宏观经济调控 第十一章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第十二章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两个方面,
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它们的统一构成了社会 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变化了,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相应发生变 化;生产力变化是因,生产关系变化是果,生产关 系随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 力有巨大的反作用,表现在: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 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 系,则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社会再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之间这种既统一又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