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多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多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多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密切,利益牵涉面变广。

中国在走向国际的同时,开始加大对多边外交的重视。

但是因为以下原因,中国的多边外交还面临很多问题。

1、中国参与多边机制起步较晚,参与国际多边机制的程度相对不深,对相应的规则、程序不了解,实践经验不足。

2、当前国际上主要的多边机制都是以西方为主导的,中国要想融入其中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3、多边外交相比双边外交内容更加丰富,关系更加复杂,利益涉及面更广。

一、中国多边外交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1、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程度与其国际地位和国际社会的期待还有差距。

中国视多边外交为舞台,所谓“多边搭台,双边唱戏”的角色定位使中国参与多边外交有工具性和策略性的性质。

中国对待多边外交往往采用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朝鲜问题上中国拒绝了联合国,坚持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解决。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定位反映出中国是否在理念上真正接受多边外交还很值得怀疑。

2、中国设置会议议题的能力差,不能再多边外交中发挥主导作用。

当前国际上主要的多边机制都是西方发达国家设计和主导的,中
国往往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加上中国对相应的多边机制的规则程序不了解,以及中国国力有限导致其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足。

中国在设置会议议题方面能力很差,在多边机制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

3、中国多边外交的战略不明确,中国的多边外交定位模糊。

是对现有国际体系的渐进改良还是另搞一套,是要小改还是大改当前的国际体系,中国都没能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

(1)打破西方主导的局面,首先应该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对于当前的国际体系,很明显中国是不完全赞成的。

但是,要想得到外界的广泛支持,中国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外界更多的支持。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应停留在抽象性表述。

明确表明中国对当前国际体系的态度,发出中国特有的声音,不应停留在抽象性的表述,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4、中国多边外交有国家主义倾向,非政府组织参与多边外交比较少。

(1)中国国内社会狭小,民间组织力量弱小。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没有社会的,政府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包办一切,政治因素甚至深入私人家庭的空间。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内社会空间才逐渐变大,出现了一些民间组织,但较西方发达国家仍不可同日而语。

(2)中国外事部门的传统结构较为封闭。

5、多边外交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中国多边外交的程序建设不
够致使多边外交的成效大打折扣。

多边外交内容丰富、关系复杂、利益牵涉面广,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程序,由于中国参与多边机制的时间较晚,对当前一些多边机制的程序不了解,往往导致中国在多边外交中受挫。

二、中国发展多边外交的建议
1、加强对多边外交的理论研究,深入全面认识多边外交的规则、程序及其理念。

(1)完善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组织、机制和渠道。

(2)培养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多边外交人才队伍。

2、中国对当前的国际体系要有明确的态度,要有明确的多边外交的战略,要有明确的中国在多边机制中的定位。

参与不是受束缚、更不是全盘接受,要认真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安全、民主、人权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提出中国对当前国际体系的态度以及具体举措。

3、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多边外交中作用,使其在多边外交中与外事部门积极配合。

多边外交是复杂的,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往往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在多边外交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部门的相互配合,更需要非政府组织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4、中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发挥中国在多边外交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足,中国视多边外交为舞台,但是
让别国搭台,中国唱戏不现实。

5、逐渐深化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程度,同时避免多边外交的理想主义倾向。

多边外交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双边和多边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更好的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

相关主题